天天看點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作者: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溫夢華 每經編輯:楊夏

人頭攢動交流聲此起彼伏的會場,擠滿論壇後方甘願從頭站着聽完演講的參會者,一場緊挨着一場的論壇,大咖們你來我往的思想碰撞,和不斷響起的掌聲……“憋壞了”的遊戲人們終于再次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線下盛會。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2022年度中國遊戲産業年會現場 圖檔來源:組委會供圖

作為遊戲産業2023開年首場線下重磅活動,2022年度中國遊戲産業年會對于經曆産業環境巨大變化和挑戰的遊戲行業而言,意義非凡。

過去一年,停發8個月的遊戲版号發放重新開機;未成年人防沉迷監管穩步推進,頭部企業積極落實“限玩令”;遊戲大廠競相争奪遊戲出海前景;暴雪網易長達14年合作驟然“分手”;曾經重金招攬人才的遊戲圈也開始頻頻崗位優化;企業降本增效,大作難産,項目被裁撤。

種種變化挑戰之下,意料之中的,面對論壇上公布的一組組遊戲市場資料,與線下難得熱鬧的行業盛會形成的鮮明對比,遊戲人們早已做好心理準備。

時隔一年多,再次出現在“遊戲産業趨勢發展”論壇上,完美世界CEO蕭泓坦言市場的變化:“很多人看過2022年行業資料都覺得挺悲觀的,但沒人說這個詞。”他強調,資料下滑背後的真正含義值得每個遊戲人深挖,遊戲産業尚未真正釋放它在數字經濟中的價值。

承壓蓄力,是當下遊戲産業的境況;逆風翻盤,則是無數遊戲人2023年的期望。走過紅利爆發期,轉型更新之下,2023年或許将成為遊戲市場上又一個重要裡程碑。

“日前,人民财評發表題為《深度挖掘電子遊戲産業價值機不可失》的文章,提出電子遊戲早已擺脫娛樂産品的單一屬性,已成為對一個國家産業布局、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的行業,值得重視和深度挖掘其潛在價值。可以看出,雖然各國遊戲行業發展的特色各有側重,但遊戲未來發展趨勢是積極正向的,遊戲産業被賦予了更為客觀、多元的認知。”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表示。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敖然 圖檔來源:組委會供圖

2022年投資數量下降

國内遊戲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趨勢?

《2023中國遊戲産業趨勢及潛力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2658.8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下滑10.3%,這是自2013年來遊戲市場收入首次收縮。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圖檔來源:《2023中國遊戲産業趨勢及潛力分析報告》

整體變化之下,《2022全球移動遊戲市場中國企業競争力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930.6億元,同比下降14.4%,這也是自2018年以來中國移動遊戲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移動遊戲的收入占比也從2022年開始下降。報告指出,新品表現不佳是移動遊戲市場規模下滑的重要原因,同時過去一年受疫情影響,部分使用者遊戲内消費意願有所降低。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圖檔來源:《2022全球移動遊戲市場中國企業競争力報告》

相比之下,伽馬資料顯示,中國用戶端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為613.73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4.38%;用戶端遊戲的收入占比也開始增長。伽馬資料(CNG)聯合創始人、首席分析師王旭認為,這一降一增打破了至少中國遊戲市場五年以來的變化規律,國内遊戲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趨勢。

牽一發而動其全身。遊戲市場的增減變化不可避免地帶來了遊戲投資、企業降本增效、移動遊戲新品等變化。從資料來看,2022年遊戲市場投資數量大幅下降,IOS平台移動遊戲新品相比上年同期下降5.3%。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圖檔來源:《2023中國遊戲産業趨勢及潛力分析報告》

在王旭看來,新品數量減少背後,更值得關注的是使用者需求的變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2年頭部移動遊戲流水相較2019年同期流水增長率最高的類型分别為:休閑類、模拟經營類、放置類遊戲,增長率分别為442.49%、293.41%、184.78%。

這意味着,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青睐能夠減輕負擔的遊戲。“目前使用者處于不缺少娛樂的時代,不同年齡段的使用者在經曆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後,需求偏好開始向快節奏、簡單直接就能獲得快樂的方式傾斜,這不僅帶動了以分鐘為機關娛樂型APP的發展例如短視訊,也帶動了包括休閑遊戲、超休閑H5小遊戲的發展。”王旭表示。

海外遊戲市場由藍變紅

尋找逆勢增長市場成“突圍”關鍵

變化的市場資料抛出的另一個問題是:自研遊戲出海收入為何下降。

近兩年來,手遊紅利消退,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市場競争日趨激烈,衆多遊戲大廠将目光瞄準海外市場,試圖将其視作下個增長點。但随着掘金者湧入,出海門檻增高,海外遊戲市場正在由藍變紅。

2020年是明顯的轉折點。資料顯示,2019年、2020年中國自研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分别為115.9億元、154.5億元,增長率分别為21%、33.3%。2020年之後,自研遊戲海外市場收入增長率明顯下滑,2022年的增長率為-3.7%,中國移動遊戲在海外市場已離開高速增長階段。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圖檔來源:《2022全球移動遊戲市場中國企業競争力報告》

細究背後原因,全球遊戲産業的大環境變化是其一。2021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為11938.72億元,增長率為3.69%,到了2022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為11107.6億元,增長率為-6.96%。

王旭表示,過去一年出海企業還主要面臨着本地化難度高、國際環境變化、網絡安全、缺少優質産品等問題。“本地化難度高,是出海企業的長期問題有也是共性問題”他解釋,一是遊戲出海存在文化壁壘和資訊差,缺乏對當地市場和文化的了解;二是衆多遊戲企業集中出海,導緻人才緊缺;三是出海團隊員工管理上存在困難,以及不同地區網絡伺服器、技術條件存在差異等,這些都加大了本地化難度。

挑戰固然存在,但尋找逆勢增長的市場、有機會的細分賽道,也成為遊戲企業出海“突圍”的關鍵。從全球範圍來看,印尼和越南的遊戲使用者規模和使用者消費意願,讓這兩個移動遊戲的市場實作了大幅度增長。

資料顯示,印尼、越南移動遊戲市場規模分别從2021年的16.5億元、11.9億元,增長至2022年18.5億元、12.8億元;印尼、越南TOP100榜單中中國研發遊戲産品數量均在五成左右,中國産品成為印尼、越南移動遊戲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圖檔來源:《2022全球移動遊戲市場中國企業競争力報告》

從純粹娛樂進入到下個階段

數字經濟“遊戲力量”愈發凸顯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蕭泓反問道。

顯然不是,火爆的論壇場面早已給出答案。每經記者了解到,遊戲産業年會往年報名人數為1500人,截至報名管道關閉,報名人數超2400人,數量翻了一番;在論壇設定上,13個平行論壇,也遠多于往年。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會場人頭攢動 圖檔來源:組委會供圖

一直以來,遊戲都被視為重要的娛樂行業之一,但近年來,随着遊戲與文化、科技的融合,使得其在數字經濟中發揮着越來越多的作用。

“很多人做遊戲最開始是因為喜歡玩遊戲,後來有人看到遊戲也能賺錢。我們老認為遊戲行業的挑戰是你搶了我的地盤,我搶了你的使用者,但事實上它早已不再是單一的娛樂産品。我和敖然秘書長有過溝通,他說遊戲行業已經從純粹的娛樂進入到下個階段,已經不是純粹的娛樂。”蕭泓表示。

遊戲産業年會觀察① | “這個産業沒前途了嗎?”中國遊戲産業已從純娛樂進入新階段

完美世界CEO蕭泓 圖檔來源:組委會供圖

在他看來,數字經濟中的“遊戲力量”正在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力量,深入挖掘遊戲産業的技術價值、文化價值、賦能價值和融合價值,不僅有利于遊戲行業自身健康發展,也有助于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遊戲企業該怎麼走?三七互娛戰略投資副總裁王自強認為,穩是大局,隻有穩才能夠穩中求進。“一方面當下精品化趨勢正在慢慢成為行業共識,遊戲技術、美術等都在加速疊代;另一方面遊戲産品的文化向趨勢越來越強,遊戲的文化屬性愈發突出,題材更細分。”他指出,有獨特文化屬性的遊戲産品能夠延長玩家在遊戲中的遊戲黏度,更好地吸引使用者,降低使用者引流的成本,與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結合是遊戲開發未來趨勢。

敖然認為,中國遊戲産業是文化領域的新興力量,未來發展将迎來更大機遇。第一,遊戲産業将更加堅定地走自主創新之路;第二,遊戲産業将更為生動地講好中國故事,遊戲在文化承載上有着天然的優勢,其所涵蓋的技術、美術、音樂、劇情、玩法等形式将承載更多元的文化故事;第三,遊戲産業将更高水準地與技術創新相融相成,在數實融合的趨勢下,遊戲與技術的融合發展将獲得越來越多的跨領域運用,實作跨界共生。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