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作者:瞪羚社.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美國OpenAI公司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近來風靡全球,在與之撩騷、使用其學習工作的同時,亦要思考其與醫療行業所能産生的“化學反應”。

目前,AI技術在醫療領域表現出來的“潛在可能性”讓人驚歎。

初創公司Profluent,首次利用ProGen(類似ChatGPT的蛋白質工程深度學習語言模型)合成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質(與自然界蛋白質相似度最低的甚至隻有31.4%),首次實作了AI預測蛋白質的合成。這些蛋白質不僅與已知的完全不同,但和天然蛋白一樣有效。

另一個例子是在診斷輔助領域,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在不同嚴重性45個真實病例中,ChatGPT能夠在39個病例(87%)中做出正确的診斷,而同樣的病例,人類醫生的準确性可以達到84%,部分其他工具準确率隻有51%。

...

有預測顯示,2025年生成式AI産生的資料将占到所有資料的10%,50%的藥物發現與研發将使用生成式AI。

我們中國的“ChatGPT”又在哪裡?哪家公司有望在醫療AI領域發光發熱?

絕對不應該忽略醫渡科技。

01 醫渡科技“大腦”YiduCore:與ChatGPT一樣經曆大量錘煉

在國内衆多醫療AI公司産品中,醫渡科技的大腦“YiduCore”無疑是最亮眼的。

按收入計,醫渡科技在2019年中國所有醫療大資料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占市場佔有率的5%。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資料,是AI之“活水”,醫渡科技市場佔有率的領先能夠說明一定問題。

關鍵在于,醫渡科技的“大腦”YiduCore和ChatGPT的訓練方式、洞見智慧有很多相似或者比對之處。

醫渡科技有三大核心能力,圍繞着大腦YiduCore打開,包括:

1)資料處理能力:将醫院原始、零散的資料快速、準确轉化為可計算、結構化和标準化的資料;

2)資源、知識及洞見能力:該能力由醫療知識、疾病模型和洞見所組成,并在過程中擴充強化,以推動公司為客戶提供各種分析驅動解決方案;

3)場景運作能力:基于知識和資料處理,在不同場景提供營運和服務能力;

其中最核心的是資源、知識與洞見能力。醫渡科技在行業知識&經驗指導下,利用AI技術處理授權資料并學習建構推理模型、算法,并以知識圖譜、邏輯知識庫和機器學習模型的形式存儲在YiduCore中,共同用于推理和預測,使得YiduCore将愈加智能化,吸引更多的醫療生态參與者加入醫渡科技建構的生态,在公司在獲得更多資料源的同時獲得更多訂單。

而要解釋YiduCore為什麼比其他競對“聰明”、擁有更優秀的洞察能力和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無法回避的核心要素是資料量、算法。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資料的儲備取決于醫療AI公司對醫院的合作覆寫。醫渡科技已經覆寫了全國排名前150家三甲醫院中的84家,市級醫院覆寫了幾千家,比如中山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北醫三院等。

算法層面,在醫渡科技的人員構成中,醫學人員比例很高,IT與醫學團隊的配合非常緊密,由此公司建立了一套非常嚴謹的醫學邏輯,花費了較多時間和資源建構知識體系,對整個YiduCore的訓練算法進行了創新。(具體可參見相關訪談:https://mp.weixin.qq.com/s/xg1D0sCEbbr_QPa7MEukVA)

另外在最近的路演中,醫渡科技的管理層也提到:公司2014-2017年大量投入訓練AI,AI的智能化遠高于競争對手,醫學了解是從醫院開始的,而并非像其他公司以簡單圖檔或者娛樂分析。

ChatGPT和YiduCore的強大洞見,都來源于多年算法錘煉+大量資料積累:

● ChatGPT的智力,誕生于此前3年100億條句子的日夜訓練,訓練總文本超45TB;

● 截至2022年9月30日,YiduCore已處理及分析了超過700百萬名患者的30多億份醫療記錄;(注意:醫療記錄和句子,量級和難度顯然有差别)

不同的是,ChatGPT表現形式是“聊天機器人”,而YiduCore則是一個“基礎設施”或者“行業萬金油”。如果将YiduCore植入到這些醫療行業參與者中,醫渡科技可以寄托YiduCore這個平台開發出各種醫療解決方案,進而獲得源源不斷的收入和利潤。

02 業務向幾大賽道沖鋒,想象空間十足

目前,憑借YiduCore建構的核心整體能力,醫渡科技業務闆塊分為三大部分:大資料平台、生命科學、健康管理平台三大解決方案。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大資料平台和解決方案是醫渡科技深耕最久的核心闆塊,主要為醫療機構、監管機構進行服務。其中醫院端相關産品包括臨床輔助決策支援系統、多學科會診團隊智能應用程式、智能病案品質控制系統等,助力醫院提升服務品質、營運效率。

監管機構相關解決方案層面,基于公司彙集處理來自于各地醫療機構的資料建構公共衛生安全檢測等相關系統,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援。例如,YiduCore還為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設了一個智能決策平台,用以分析病毒的傳播、可視化密接者關系圖譜、建構預測模型,進而助力政府決策制定和市級範圍篩查。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公司的生命科學闆塊能夠提供臨床開發的各階段全套端到端服務,包括試驗設計、臨床營運、統計分析等,有效提升臨床試驗效率、加快節省藥品審批中間的不必要環節。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例如,醫渡科技旗下HLT助力首款國産3CL新冠藥“先諾欣”獲批上市,試驗中HLT提供DCT數字化解決方案(依托數字化等創新科技開展的新型臨床試驗),幫助項目順利開展,助力産品獲批。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DCT解決方案内容)

目前,公司生命科學服務團隊已為2020年按收入計全球排名前20的國際藥企中的17家提供服務。

健康管理平台在公司“YiduCore”支援下提供兩大核心服務:一是為醫生提供臨床研究和管理工具,患者可以在該網際網路平台咨詢醫生直接購買藥物或購買保險,醫生醫生也可以借助平台随訪、管理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患者服務;二是平台向保險及經紀公司提供保險科技&疾病管理方案,比如協助開發新保險産品、加快理賠流程等。

截至2022年3月,醫渡科技在地方惠民保領域,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服務了超過20座經濟發達城市。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上述三大賽道(醫療資訊化、生命科學、健康管理),未來均為千億級别的市場(醫療資訊化投資額是萬億級别),市場空間足夠大。而醫渡科技作為在各個細分領域的領頭羊,目前營收體量僅為10億的量級,成長空間十足。

還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有ChatGPT所聯想到的部分服務(如輔助診斷、助力藥物臨床研發等),我們看到醫渡科技都已經在探索,公司作為資料、算法及行業關系都到位的先發者,相信能夠較後入局者更快探索到可行的盈利模式。

03 2023将是強勁複蘇的一年

必須正視的是,在過去一年裡,醫渡科技下遊客戶醫療機構不同程度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業績波動在所難免。

從截止2022年9月的财務資料看,公司業績仍然保持了很強的韌性,不僅營收同比下降了低個位數(5.5%),生命科學、健康管理兩大闆塊逆勢實作正向增長。

中國版醫療領域“ChatGPT”,30億份資料訓練造就“超強大腦”

2022年已成為過去,随着醫療機構狀态回到常态,醫渡科技的業績高速增長是大機率事件。近期的公司調研管理層也給出了一個保守的預期:2024年公司收入将溫和複蘇,2025年高速增長态勢。

據弗若沙利文資料顯示:醫渡科技在醫療&監管機構醫療智能市場、新興醫療智能市場、整個醫療智能市場收入均排名第一,公司在新興醫療智能市場佔25.6%的份額,占據絕對的龍頭地位。

截至2022年6月底,醫渡科技賬上現金及等價物超過30億人民币,有息負債較少,這筆資金足以支撐4年左右的開銷,最新收盤公司市值不到75億人民币。

結語:ChatGPT目前潛在估值高達290億美元,面對這一新興巨頭,深耕醫療領域的醫渡科技,相比下市值和走勢如此疲軟,相信是市場未充分挖掘其核心價值,存在較大預期差。

更多醫療健康前沿資訊與分析,歡迎關注@瞪羚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