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作者:芯東西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作者 | 雲鵬

編輯 | 漠影

後疫情時代的消費需求更新給全球遊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需求的增長和多樣化讓不少科技公司都看到了新的機遇。

從智能手機到PC,從底層晶片産業到上層應用生态,産業各方都在遊戲市場中嘗試找到自己的切入點。

根據Newzoo預測資料,2023年全球電競觀衆将增至5.74 億人,而中國電競使用者規模也将超過4.78億人。

去年一年,全球PC遊戲玩家增加了2000多萬人,與此同時,遊戲産業的競争也變得愈發激烈,消費者對遊戲内容、遊戲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對于遊戲内容創作者們、對于硬體的性能都提出了更多挑戰。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英偉達作為遊戲産業底層技術提供廠商,一直在通過各類“黑科技”彌合性能與遊戲體驗之間的“鴻溝”,從Ada架構革新、DLSS技術下放、到生成式AI技術賦能,高品質遊戲體驗加速普及,智能化的遊戲創作時代也拉開帷幕。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今天,千元級RTX 4060“甜點”顯示卡已經讓使用者享受到高分辨率、高重新整理率的遊戲體驗,而RTX 40系顯示卡在帶來遊戲體驗革新的同時,其能效比的顯著提升還為網咖等電競産業帶來了大量電力的節約。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綠樹電競網咖更新RTX 4060顯示卡

踏浪電競負責人告訴英偉達,RTX 4060的裝機不僅幫他們節省了電力,還降低了機箱散熱壓力和電腦故障機率,同時讓顧客的遊戲體驗得到改善,機箱風扇“烤大腿”徹底成為過去時。

從玩家到從業者,英偉達的AI技術正在深刻改變着整個遊戲産業,AI技術讓玩家們用新的方式與遊戲世界進行互動。

最近,智東西線下實際體驗了基于英偉達GeForce RTX 40系GPU、DLSS技術以及生成式AI技術的遊戲終端、遊戲作品及創作工具,并通過與英偉達的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其背後的技術以及英偉達對于用AI技術賦能遊戲産業的深入思考。

一、實作畫質幀率兼顧,落地300餘款遊戲,DLSS成遊戲采納“标準”

時至今日,隻要對PC遊戲領域有所接觸的人幾乎都對DLSS技術不陌生了,從2018年英偉達首次推出DLSS技術至今,DLSS已經從“嘗鮮型”技術逐漸發展為行業采納标準,而DLSS也成為英偉達AI能力在遊戲産業中應用的代表性技術之一。

DLSS經過多輪疊代,最新的DLSS 3版本增加了AI驅動的幀生成技術,通過對于遊戲圖像資訊的“學習”,進行智能“插幀”,進而提升整體的遊戲幀率。目前DLSS 3已經應用在英偉達RTX 40系GPU中,根據實測資料,DLSS 3最高能夠實作4倍的幀數提升。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于2018年首次将光線追蹤技術落地在了消費級GPU中,讓遊戲畫面實作“次世代”革新,而次年英偉達釋出的DLSS技術,則讓光線追蹤流暢運作成為了可能。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光線追蹤效果對比

如今光線追蹤技術已經疊代至“全景光線追蹤”,而DLSS技術也實作全景光追技術的可玩幀率。

在這次的線下體驗中,我細緻體驗了衆多具有代表性的遊戲大作,包括一些經典3A單機大作如《賽博朋克2077》、《瘟疫傳說:安魂曲》、《巫師3:狂烈》等。

此外我也着體驗了《鳴潮》、《重生邊緣》、《永劫無間》、《暗黑破壞神IV》、《傳送門:序曲》RTX版等多種網絡遊戲、經典IP大作。

在體驗過程中我發現,DLSS 3的加持對于幀數的提升是極為明顯的,比如在《賽博朋克2077》中,關閉和開啟DLSS 3,幀數幾乎是從“不可玩”到“可玩”的水準,人眼感覺非常明顯。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賽博朋克2077》

在部分遊戲如《瘟疫傳說:安魂曲》中,DLSS 3直接讓這款3A單機大作實作了“電競級”的幀數體驗,這在過去是完全不敢想象的。而《暗黑破壞神IV》對于DLSS 3的支援也令人頗感驚喜,這也足見英偉達DLSS的生态拓展能力。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暗黑破壞神IV》

從《重生邊緣》、《永劫無間》到《暗黑破壞神IV》,DLSS技術早已走入更多玩家所熟知的電競網遊市場。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除了PC端遊,此次我還體驗了搭載RTX 40系GPU的筆記本電腦産品,通過這些産品體驗了《極品飛車:不羁》、《巫師3:狂獵》、《賽博朋克2077》等知名大作。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RTX 40系筆記本電腦産品

在筆記本端,DLSS技術的效果更加顯著,曾經隻有桌面端GPU才能夠實作的體驗,也被移動GPU所實作。

可以看到,英偉達的AI能力在不同規格産品上應用具有很好的靈活性,RTX 40系GPU的出色能效優勢也得以展現。

從PC桌上型電腦到筆記本電腦,經過一輪深度體驗,我深刻感受到DLSS正在給遊戲産業帶來一場變革。

近年來,玩家對于遊戲流暢度、畫面品質的需求越來越高,2K 144Hz、4K 144Hz的高分辨率、高重新整理率顯示器也開始加速普及,另一方面,大型遊戲對于傳統GPU算力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DLSS技術,幾乎成為了“必備”,在需求的推動下,DLSS已經成為遊戲開發行業普遍采納的技術标準。根據官方資料,目前應用DLSS技術的遊戲和應用已經超過了300款,并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在遊戲市場高速發展,遊戲内容品質提升、使用者需求快速更新的當下,英偉達的DLSS以及背後的各類AI技術成為彌合市場需求和硬體瓶頸鴻溝的殺手锏,推動着遊戲産業的發展。

二、DLSS革新遊戲體驗背後,AI給晶片産業疊“Buff”

作為普通遊戲玩家,我們看到DLSS技術的應用讓遊戲體驗實作了“質變”,也成為遊戲行業普遍采納的新标準。

這背後AI技術的深度參與不容忽視,RTX 40系GPU在能效比和性能方面的跨越式提升,都離不開AI技術的加持。

可以說,AI技術讓DLSS 3的實作成為了可能,而英偉達,正在用AI技術突破晶片算力的瓶頸,這也是目前晶片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之一。

各類終端裝置、遊戲内容以及使用者體驗對于晶片端的性需求可以說是“無止境的”,追求更好的畫質、流暢度永遠是一個長期持續的目标。

但産業不可能一味通過晶片算力的提升,來解決裝置的性能瓶頸,從架構、算法到軟體層面的技術更新,同樣都對突破性能瓶頸發揮着重要作用。

英偉達CEO黃仁勳曾在演講中說到,摩爾定律每一年半以一半成本提供相同性能的時代已經結束,半導體密度增長帶動的算力成本效益提升速度早已不及當年,工藝是在持續進步,但成本也上漲得多。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勳

以RTX GPU為例,黃仁勳曾提到,工藝更新隻帶給RTX 40系列GPU約15%的性能提升,其餘的性能提升來自于像DLSS 3、Tensor Core、着色器執行重排序(SER)這樣的研發創新。而實作這些技術組合的關鍵杠杆,正是AI。

毫無疑問,站在今天來看,在晶片中融入AI子產品、AI能力,通過AI技術提升晶片處理具體任務時的表現,擺脫單一的傳統算力依賴,已經成為晶片産業技術疊代、産品更新的大趨勢之一。

從AMD的FSR技術、英特爾的XeSS技術,到近年來高通、聯發科等移動晶片巨頭先後在智能手機端落地了“補幀”、“超分”等技術,并在SoC中專門加入了AI子產品。

這些同領域、不同賽道晶片廠商的跟進,恰恰證明了英偉達方向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晶片領域的AI浪潮已經勢不可擋,而英偉達是走的最前的廠商之一,正通過AI技術改變遊戲産業的發展。

擁有過硬的産品技術優勢,同時新技術在軟體應用中的适配也可以“一呼百應”,這種從硬體、AI算法到軟體應用生态全鍊條的體系化優勢,也是英偉達産品最核心的競争力之一。

三、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用AI給行業帶來新變量

從技術、産品到應用生态,英偉達給消費者帶來了遊戲體驗的提升,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了許多潛移默化的影響。

對于遊戲開發商和遊戲内容創作者們而言,英偉達AI技術的應用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驚喜。

比如《傳送門》RTX版的釋出和流行就意味着,如今打造全景光線追蹤的MOD技術內建門檻已經非常低,十幾年前的老遊戲也可以通過簡單适配實作光追效果,并通過DLSS技術保證遊戲流暢度,甚至MOD愛好者自己就能利用RTX Remix制作工具包打造遊戲的重制版。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傳送門》RTX版

這意味着,DLSS技術和光追技術的潛在适配範圍是“不設限”的,任何正在開發或已經釋出的遊戲都可以通過簡單“改造”适配光線追蹤和DLSS等技術。

在DLSS之外,英偉達還給遊戲創作者們提供了不少應用工具,提升他們的開發效率,而在這些應用中我們能看到許多AI技術的身影。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NVIDIA Canvas

比如今年Omniverse軟體平台就進行了生态拓展,從通過音頻檔案生成動畫的Blender Add-ons、內建各類AI工具的AI Tools,到通過AI軟硬體協同為經典遊戲快捷建立MOD的NVIDIA RTX Remix,以及能夠快速為虛拟形象“注入生命”的Avatar Cloud Engine。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NVIDIA Omniverse的生态拓展

這次在現場我體驗到的來自特效小哥的獨家CG Demo《Flower》,正是通過RTX GPU加速,由NVIDIA Omniverse和虛幻引擎渲染,最後借助Stable Diffusion AI輔助創作的作品。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特效小哥講解CG Demo《Flower》

據了解,曾經需要近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如今借助英偉達AI技術和RTX 4090顯示卡的加持,隻需要幾天就可以完成。針對在本地運作的Stable Diffusion,RTX 40系列顯示卡的圖像生成速度比上一代提升了1.5倍。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英偉達還在2023年的COMPUTEX展會上釋出了一項定制化AI模型平台技術——NVIDIA ACE 遊戲開發版,這也是英偉達生成式AI技術賦能遊戲創作的代表性案例。

試想,曾經隻能“念劇本”的NPC突然具有了拟真的語言互動能力和智能,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英偉達正在把這種體驗帶到現實中。玩家可以在遊戲中全程用母語和NPC進行智能、無預設腳本的動态對話,這些NPC有自己的個性,其表情和語氣也會動态變化。

從DLSS到生成式AI,英偉達正用AI改寫整個遊戲産業玩法

▲借助NVIDIA ACE 遊戲開發版及相關AI工具,開發者制作的AI NPC。

遊戲開發者們可以利用NVIDIA ACE,在雲端和PC上的軟體和遊戲中搭建和部署定制的語音、對話和動畫AI模型,目前已經優化的AI基礎模型包括NVIDIA NeMo、NVIDIA Riva,以及前文中提到的NVIDIA Omniverse 中的Audio2Face。

通過NVIDIA Riva完成語音轉文本和文本轉語音、利用NVIDIA NeMo為對話式AI提供支援,再利用Audio2Face通過語音驅動面部動畫,最終,一個NPC變得栩栩如生。

在英偉達開發者和性能技術部門副總裁John Spitzer看來,生成式AI有可能徹底轉變玩家與遊戲角色的互動方式,進而提升玩家在遊戲中的沉浸感。

可以看到,英偉達憑借其在AI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與遊戲開發者數十年的合作經驗,已經率先将生成式AI技術應用在了遊戲中。

目前,全球PC專業設計師和創業愛好者已經超過1.1億人,而使用英偉達硬體的3D創作者,更是自去年以來大幅增長了42%。

以Omniverse、NVIDIA ACE為代表的各類融入AI技術的軟體平台,正深度應用于遊戲開發行業,并将遊戲開發引向新的發展階段,更多優秀的創作者、優秀内容得以被催生出來,玩家也能享受到更好的遊戲體驗。

結語:AI颠覆遊戲市場隻是開始,未來十年是AI應用的十年

英偉達GeForce業務進階副總裁Jeff Fisher曾在今年的CES大會上提到,AI技術将徹底改變遊戲行業。在今天深度體驗英偉達AI技術加持的GPU和落地終端産品後,我對這句話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英偉達已經通過AI技術深刻影響了遊戲行業乃至整個内容創作産業的發展,英偉達在架構、設計、算法等技術創新上持續積澱的全棧優勢,已經成為英偉達站在GPU金字塔頂端、推動GPU與AI深度融合的關鍵支撐。

未來,不論是生成式AI還是元宇宙的發展,英偉達無疑都是産業背後核心的硬體、軟體技術提供者之一

黃仁勳曾說,“過去十年是AI在算法發明方面的革命,未來十年是AI應用的十年。”面向未來,英偉達必然會成為影響AI産業發展的關鍵變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