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這幾年,内娛似乎找到了新的流量密碼——

熱搜。

不少作品,在劇情中捆綁一堆「社會熱點」。

但,經常起到反效果。

比如白百何主演的《門鎖》,被罵消費獨居女性,風評大撲街。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熱門國劇《心居》,提到全職主婦困境、職場性騷擾、買房困難……

但因為「強行扣題」,反倒給人一種懸浮感,豆瓣評分未及格。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心居》影評

其實,熱搜不是不能「蹭」。

關鍵要看怎麼蹭。

最近,就有一部新片帶着「全球熱搜大全」的标簽,卻獲得了超高口碑。

把網際網路上一點就炸的話題,挨個吐槽了一遍。

金句不斷,諷刺拉滿。

看得魚叔隻能說出一個字:爽!

《核磁共振》

R.M.N.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電影開頭,男主的處境就讓人狠狠代入了。

他是一個背井離鄉的打勞工。

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他還能忍受。

可是來自周圍人的惡意,每天都在試探逼近他的底線。

在發達國家,像他這樣來自羅馬尼亞的勞工是被排擠的對象。

在一個極度排外的環境裡,他經常要遭受「地域黑」的攻擊。

一次,他因為急事,不得不在工作時間用了一會手機。

哪知,上司絲毫不顧及他平時賣力的表現,直接唾罵:

懶得要死的吉普賽人!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暴脾氣的奧納咽不下這口氣。

他一頭把上司撞得口吐鮮血,随後跑路回了老家。

然而,諷刺的是,在他看似淳樸的老家,也正上演着一出「本地人VS外地人」的大戰。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起因是,村裡的面包廠招了三個亞洲勞工。

雖說三人吃苦耐勞,大大提高了工廠的生産效率。

但面包廠的日子卻是一天比一天難過了。

原因無他:村子裡的人堅決抵制亞洲勞工。

一開始,村民們隻是在網上的論壇打嘴炮:

把他們都處死!

那些混蛋隻會搶劫和殺人!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但後來,村民對亞洲勞工的仇視逐漸加深,事态不斷更新。

他們白天打嘴炮,晚上動真格。

穿上臭名昭著的「3K黨」的服裝,向亞洲勞工的房子裡扔燃燒瓶。

明晃晃的死亡威脅。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前一秒溫馨和諧的房間,下一秒瞬間被恐懼填滿。

一場鬥争在所難免。

而這場鬥争的高潮,被導演濃縮為一個18分鐘的長鏡頭。

正是這個鏡頭,讓這部電影在不少影迷心中「封神」。

去年在戛納電影節沒拿到獎項,令人意難平。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那麼這個長鏡頭,究竟拍了什麼呢?

它拍的是一場「村民大會」,即村民VS面包廠的大型直播對線。

村民方率先出馬:

我們對那些人沒意見,隻要他們待在自己的國家。

而不是在我們的面包廠裡,把手伸進我們吃的面包裡。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這話看似中立,實則滿是偏見。

想想我們的生活中,不也充斥着這樣道貌岸然的發言嗎:

我不歧視同志,但不想讓他們靠近我

我不歧視女性,但女生在理科方面的天賦的确不如男生

我不歧視……但……

最能展現村民雙标虛僞的,還要屬其中的一名醫生。

他以「專家」的身份,擺出了讓面包廠無法推脫的「權威理由」:

亞洲人的疾病、病毒導緻地球上出現了艾滋病、禽流感,讓他們做面包,不衛生。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是不是和新冠爆發時的「中國人攜帶病毒論」如出一轍?

甚至直到現在,都不乏國人是以在海外遭遇歧視羞辱、暴力攻擊。

諷刺的是,醫生這番「專家建議」,轉眼就被面包廠老闆戳破。

她回應,這些亞洲勞工都已認證體檢。

根本就沒有攜帶什麼病毒。

并且,她同意把亞洲人調動到其他崗位。

這樣總該行了吧?

可村民聽罷,更急了。

不再尋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幹脆攤牌:對,我們就是歧視亞洲人,就是要趕他們走,咋地?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至此,村民一方的嘴臉已經暴露無遺。

而導演更高明的地方,還在後面。

他無意把某一方塑造為「惡人」。

而是通過長鏡頭的層層遞進,平等地冒犯了每一個群體。

面包廠看似是受害者,沒做錯事,卻被抵制。

然而實際上,她們才不是出于維護弱者權益,才為亞洲勞工辯護的。

最初之是以招亞洲人,純粹是為了申請歐盟為多元化企業發放的補貼。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女老闆甚至曾經壓榨員工,要求他們無償加班。

她自己開着豪車享受生活,卻隻肯給員工最低工資。

這還不算完。

大會進行到這,已經火藥味十足。

竟然還有「境外勢力」摻和進來,火上澆油。

一個環保NGO派來的法國小哥突然開麥,準備高呼一些自由平等博愛口号。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村民沒等聽完就破口大罵:

你們口口聲聲說着環保,關掉了我們的礦場,讓我們的人民失業,讓我們的家鄉變成歐洲的動物園。

而你們自己卻在殺野熊,修公路。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漸漸地,讨論演變成人身攻擊。

在這個長鏡頭的最後,一名村民道出了最荒誕的處境:

在座的許多人自己都是外國人,有什麼資格排擠其他外國人?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此話不假,羅馬尼亞由于特殊的地緣因素,生活着許多國家的移民。

村民當中就有不少是匈牙利人。

還沒來得及解決亞洲勞工的問題,積怨已久的内部沖突先被點燃了。

不同族裔的村民站了起來,暴力一觸即發。

最終,在一哄而上的撕扯中,長鏡頭和電影同時達到高潮。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種族歧視、勞資關系、環保主義、政治正确……

導演輕而易舉地把國際熱點「蹭了個遍」。

更難得的是,他「蹭」得有水準:

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沒有生搬硬套的尴尬。

犀利揶揄之中,每一個人物都變得鮮活生動,看得人直起雞皮疙瘩。

而這一切,都被濃縮在一個十幾分鐘的長鏡頭當中。

妙,實在是妙。

提起長鏡頭,大家可能會想到一些以此聞名的電影,例如「一鏡到底」的《鳥人》《1917》。

對于創作者來說,長鏡頭意味着更高的拍攝難度。

國師張藝謀,就曾希望用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拍出《滿江紅》。

可惜最終礙于節奏原因無法實作。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然而,随着長鏡頭「大名遠揚」,導演們對長鏡頭的使用大量增加。

部分電影中的長鏡頭,被認為是可有可無、故弄玄虛的炫技手段,亦或者是宣發時的噱頭。

郭敬明的《小時代4》最後長達8分鐘的長鏡頭,拍攝難度可謂是「地獄級别」。

但,很難說它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而《核磁共振》的長鏡頭之是以能夠「封神」,正因為它完全摒棄了「炫技」,使之完全服務于内容的表達。

這個看似簡單的固定長鏡頭,其實大有玄機。

幾十個表演者需要随着劇情推進,在合适的時機說出對應的台詞。

其中大多是非職業演員。

每個人都在戲裡,每一句台詞的語調,其他人給出的反應,都無比精準、真實。

讓觀衆如臨現場,仿佛真的在看一場直播。

而這背後是大量的編排與練習。

同時,長鏡頭中所含的起承轉合、情緒遞進也不容小觑。

最開始諷刺村民的雙标且自信;

随後又揭穿了面包廠的僞善;

最後包括法國人在内,導演讓在場的每個人都露出了陰暗面。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犀利諷刺的台詞、跌宕起伏的劇情沖突、層層遞進的内容與情緒……

導演全都舉重若輕地做到了。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為什麼要重點聊這場戲?

因為它恰恰挑明了整部電影的最大優點——以小見大。

一個鏡頭,折射出一個村莊,乃至一個國家之痛。

羅馬尼亞作為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國家,不同族裔之間,本就有難以消弭的隔閡。

或許我們對于種族沖突的感受并不清晰。

但與之類似的地域黑、排外,卻再熟悉不過了。

以省份、地區來劃分一個人,并用先入為主的偏見來評判他,已經是見怪不怪的操作。

這甚至已經成了新一代的流量密碼。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而在此之上,電影又進一步,用羅馬尼亞,隐喻全球社會的撕裂。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在「村民大會」當中,有一個群體是缺席、失聲的——

被排擠的亞洲勞工。

明明,他們才是這場戰争的由頭。

可卻從來沒有平等參與對話的權利。

村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沒有了解過他們的為人。

分不清他們是來自哪個國家。

他們對具體的人,視而不見。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就好比當下,層出不窮的性别罵戰中,男性也好,女性也罷,不再是具體生動的人,而是以标簽的形式在以立場、主義為名的搏鬥中釋放仇恨。

隔閡變得越來越深。

影片最後,奧納企圖用獵槍擊斃一隻熊。

結果他追進叢林裡後,發現又冒出了好幾隻熊。

也許在群體沖突激化、分裂日益加劇的世界上,每個孤立的個體都要面對越來越多的敵人。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其實,這種以小見大的拍法,在曾經的國産影視劇中并不少見。

張藝謀在《大紅燈籠高高挂》中,就用高牆宅門之内的幾位女性,勾勒出了千百年來飽受封建摧殘的女性血淚史。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如今,這樣的野心與手法正在逐漸丢失。

相反,《核磁共振》的導演蒙吉,一直堅持着這樣的創作。

雖來自東歐邊緣的小國,卻已跻身世界矚目的導演之列。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除了精妙高超的技術,蒙吉身上還有更值得國内藝術創作者借鑒的地方。

他此前的作品,《四月三周兩天》《畢業會考》講述也是羅馬尼亞的故事。

前者透過堕胎問題探析社會,如今随着美國的堕胎法案争議,這片更是曆久彌新。

後者講述一個父母為了孩子的考試,無所不用其極的故事。

片中對親子關系和社會弊病的追問,今天的中國人看了,依舊會百感交集,難以回答。

《核磁共振》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以小見大,舉重若輕。

戳破熱搜内幕,這新片爽翻了

同樣是遊離于主流話語權之外,同樣受文化差異所困。

蒙吉的電影卻能在立足羅馬尼亞的基礎上,獲得全球範圍的認可。

因為,他的電影講述的不僅是羅馬尼亞人的故事,更是普世的困境。

比起如何蹭熱點,如何炫技。

這樣腳踏實地的創作,才更值得内娛去追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