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下半場,後視鏡要“下車”了嗎?

新能源下半場,後視鏡要“下車”了嗎?

作為駕駛人的“第三隻眼”,汽車後視鏡誕生已經百年,現今正面臨被淘汰的處境。

2022年末,國家标準号為GB15084-2022的《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釋出,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将全面取代現行釋出于2013年的舊國标。

新國标的最大的亮點是:電子後視鏡不但可以安裝,而且允許取代傳統後視鏡。

近期,國内外宣稱搭載電子後視鏡的車型此起彼伏。1月9日,吉利旗下高端品牌路特斯汽車官宣,ELETRE車型将成為中國首批裝備流“媒體外後視鏡”(即電子後視鏡)的汽車。

就在幾天前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産品展覽會(CES)上,索尼、本田聯合打造的概念車也配備電子後視鏡,但該車将于2025年上半年開始接受預訂。2022年末的廣州車展,首次亮相的廣汽埃安純電超跑Hyper GT,也采用了電子後視鏡的設計。

待新國标施行後,搭載電子後視鏡同時取消傳統後視鏡的新車,就可以在中國合法上路。本文通試圖回答以下問題:

1、汽車後視鏡經曆了怎樣的演變曆程?

2、相比傳統後視鏡,電子後視鏡有何突出優勢?

3、汽車智能化浪潮下,傳統後視鏡會被取代嗎?

1ONE

好用,但難

所謂的“電子後視鏡”,是一種新型的“間接視野裝置”,學名為“錄影機-螢幕系統”(Camera-Monitor System,簡稱CMS)。

電子後視鏡包括内外兩部分,“電子内後視鏡”亦稱“流媒體後視鏡”,是一塊安裝在汽車内部的顯示螢幕;而“電子外後視鏡”對應着傳統的汽車外部後視鏡,也就是大家常見的“大耳朵”。

相比傳統後視鏡,電子後視鏡主要有三大優勢:

第一,結構更小,風阻更低。

電子外後視鏡隻是一個攝像頭,是以其體積可以縮小至傳統後視鏡的三分之一,甚至可以更小。從專業的空氣動力學角度分析,更小的結構意味整車迎風面積更小,進而降低風阻、減少風噪,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燃油車的油耗、提升了電動車的續航裡程。

2022年8月,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電動汽車上的外後視鏡,會讓電動汽車減少約5%的續航。

第二,受自然因素影響更小。

在攝像顯示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的加成之下,“外部攝像頭+内部顯示器”的解決方案可以大幅改善自然條件的不利影響,比如車主飽受困擾的雨水覆寫後視鏡、起霧、夜間光線不足等“疑難雜症”,在電子後視鏡面前都是“小兒科”。

第三,視野盲區更小。

這也是電子後視鏡最直覺的優勢。傳統光學反射鏡的曲率、形狀和大小固定,視野區域有限。而電子後視鏡可以采用不同角度攝像頭,車主是以獲得更多視野。特别是對體型龐大的商用車來說,視野盲區往往就是緻命區域。

電子後視鏡還有一項潛在的優勢,就是為推進汽車智能化提供輔助支援。首先,電子後視鏡豐富了智能座艙的内容;其次,電子後視鏡可以充當未來自動駕駛系統的傳感器。

雖然電子後視鏡優勢很多,但其自身也并非完美,尚且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

(1)成本高。

稍微動動腦子也能想到“攝像頭+顯示螢幕”比“鏡面+外殼”的成本要高出好幾個數量級,前文提到的路特斯ELETRE車型,其電子後視鏡選裝費高達1.6萬元。本身“金貴”也意味着維修成本也很高。是以,電子後視鏡目前更多配備在高端車型。

(2)穩定性要求高。

雖然攝像頭和顯示屏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但後視鏡事關行車安全,任何一點的技術不穩定都可能影響駕駛人判斷,比如顯示畫面可能突然延遲、甚至畸變,而且頻繁使用顯示屏,還容易造成眼睛疲勞。是以,有部分車主對電子後視鏡的可靠性有所擔憂。

電子後視鏡易裝,使用習可能難改。“大耳朵”摘掉後,消費者需要一定的時間适應車内的顯示大屏,畢竟傳統後視鏡已經使用了100年。

2TWO

從“光”到“電”

1886年1月29日,德國曼海姆專利局準許卡爾·本茨申請的汽車專利,這一天被視為現代汽車的誕生日,但後視鏡直到20多年後才出現。

Dorothy Levitt是英國上世紀初的傳奇女賽車手,她在自己出版的《女人與汽車》一書中提到,“女性駕駛者在路況相對擁擠的街道上,應在車頭正确地擺放一面小鏡子,以便觀察車後方的情況。”

這是首次有駕駛人提出“後視鏡”的構想,但并未引起注意。

1911年,在印地500汽車大獎賽上,美國工程師兼賽車手Ray Harroun為其賽車就真的裝備了一面鏡子,以取代觀察手達到減輕車重的目的,最終獲得冠軍。

Harroun的靈感不是來自《女人與汽車》,而是曾經看到一個趕馬車的人使用了“後視鏡”,他覺得是個好主意。不過在實際應用中,由于賽道颠簸,鏡面抖動得厲害,Harroun說自己什麼也看不清,即便如此,還是有無數賽車手跟風照做。

一時間,各種各樣的“後視鏡”粉墨登“車”,但在普通民用汽車領域,依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這是因為當時行車數量少、行人也不多,“後視鏡”尚非強需求。随着福特低成本的T型車日益普及,行車安全問題愈發嚴峻。

無論是賽車手Dorothy Levitt、Ray Harroun,還是那位不知名的趕馬車者,雖然他們都曾是“後視鏡”的實踐者,但均不被認為是後視鏡的發明人。

1921年,發明家Elmer Berger成功申請了車用後視鏡的專利,将其命名為“COP-SPOTTER”,并開始批量生産。至此,汽車後視鏡正式誕生。

100年來,汽車産業極大發展,如今進入電動化、智能化的新發展階段,此間後視鏡也經過諸多改良,但其基本工作原理始終未變,存在難以克服的問題,比如視野範圍達到極限、受外界自然因素影響很大等等。

于是,“汽車人”開始探索面向未來的新一代後視鏡。據可考的公開資料,電子後視鏡首先出現在商用車領域。

上世紀80年代末,配備電子後視鏡的卡車Eurotruck-1在漢諾威展出,該車由德國AMG和Dekra共同打造,不過這僅僅是一輛概念車。

1997年,搭載電子後視鏡的公共汽車在巴西上路,該車由沃爾沃公司研制,以“錄影機+顯示器”取代了傳統光學後視鏡,但由于顯示技術的不成熟,“巴西方案”沒有普及開來。

2008年,奔馳決定研發電子後視鏡,将該項目交由博世和梅克朗研發,兩家公司花了8年時間才做出可行方案。最終,在2018年的漢諾威車展,奔馳正式推出配裝電子後視鏡的卡車Actros,稱這是全球首款搭載電子後視鏡的量産貨車。

這一年,電子後視鏡也在乘用車領域頻頻露頭。奧迪純電動車型e-tron在美國舊金山首發,媒體稱之為全球首款裝備電子後視鏡技術的車型。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制定有關标準過程中,沒少向奧迪“取經”,後文将提到。

奧迪之後,雷克薩斯ES在日本上市,電子後視鏡為選裝配置,彼時有業内人士稱雷德薩斯“截胡”奧迪,首先實作電子後視鏡的量産。

需要明确的是,電子後視鏡至今未在全行業批量應用,遑論取代傳統後視鏡。

3THREE

“上車”不易

馬斯克是電子後視鏡的頭号擁趸。

自2011年,馬斯克就開始向美國有關部門申請,以電子後視鏡取代傳統後視鏡,甚至在2014年聯合通用、豐田、大衆等12家車企聯合“上書”,然而申請屢屢被否。

當時,電子外後視鏡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沒有獲得法律認可,可以說是頭号難關。大陸舊國标也明确規定車輛必須安裝傳統後視鏡。

中美之外,歐盟、日本等地也對傳統後視鏡“下車”有所顧慮,不過歐盟和日本相對程序更快。2016年,歐盟頒布的新标“R46”放寬了相關要求。同期日本也修改了道路交通法規。

這一年,中國的國家汽車标準化技術委員會(下稱“國标委”),在工信部的指導下,啟動了該标準的研究與修訂工作。國标委之下的車身附件分技術委員會(下稱“車附分委”)組織成立标準起草工作組。

2016年9月,車附分委會組織行業相關企業在深圳召開标準預研會議,會上對R46法規最新版本與GB15084-2013進行了對比分析,對法規中新增及修改的内容做了初步預研。

中國方面認識到,舊國标GB15084-2013已經不能适應汽車技術發展的需求。為了規範行業健康發展和技術提升,是以必須修訂該标準,達到同國際标準接軌目的,同時規範和提高國内汽工廠中的房間接視野裝置産業的發展,也有利于CMS新技術在國内汽車行業中的應用。

2017年和2018年,車附分委兩次與奧迪就CMS技術展開交流。特别是2018年這次,主要交流了奧迪在德國裝備了CMS的車型相關設計驗證及型式試驗内容,為後續标準制定提供資料支撐。兩個月後,國标委下達了GB15084标準修訂計劃。

2020年6月,國标委釋出了新國标的征求意見稿。在制定新國标時,大陸根據國家汽車技術法規和标準的技術體系,等效采用了适合于大陸汽車發展水準、操作性更強歐洲R46号法規。

其實早在國标委啟動修訂舊國标時,凱迪拉克就有車型以前裝的方式出現在中國乘用車市場。此後,越來越多的車企推出搭載電子後視鏡的車型,其中包括長城、一汽、北汽等國産車企。

如前所述,新國标的亮點在于,允許電子後視鏡“上車”的同時,更具革命性的一點是允許傳統後視鏡“下車”。正如電子後視鏡合法“上車”不易,傳統後視鏡徹底退出曆史舞台也絕非一朝一夕,畢竟僅中國汽車保有量近3.2億輛。

電子後視鏡的成敗,關鍵在于增量市場。行業樂觀預計,随着電子後視鏡成本的降低和穩定性的提高,在新能源汽車下半場——智能化的程序中,特别是在商用車領域,将有越來越多的車企擁抱電子後視鏡,以此強化車型的差異化,但消費者的态度仍有待觀望。

【全文參考】

[1]《汽車硬體裝置發展新趨勢電子外後視鏡可能要火》,中國汽車報

[2]《關于虛拟後視鏡在汽車産業應用前景的分析》,魏文淵、趙鵬超、張博、龍騰

[3]《國外卡車先後嘗試,電子視鏡系統會是未來嗎?》,商用汽車

[4]《2021-2022年全球及中國電子後視鏡行業研究報告》,佐思汽車研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