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無論你是否會去看《流浪地球2》的電影,半隻貓都建議你了解一下行星發動機的概念,一定會讓你歎為觀止。

這一期,半隻貓會從以下方面全面解讀“行星發動機”

1、為什麼要造行星發動機?

2、發動機如何産生推力?

3、發動機的參數和構造?

4、對地球産生的影響?

5、現實中能否造出行星發動機?

主要參考了小說、電影、官方微網誌、電影制作手冊等官方資料,并盡可能整理、融合在一起。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電影流浪地球2##流浪地球##劉慈欣##行星發動機##電影流浪地球#

一、為什麼要造行星發動機?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人類預測太陽将在數百年内發生氦閃,成為一顆紅巨星,地球在這個過程中将被太陽吞沒、氣化,不複存在。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是以,人類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花2500年時間前往4.22光年外半人馬座的比鄰星。

而行星發動機則是整個計劃的關鍵所在。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星系示意圖

人類的自救之旅分為五步:

第一階段【刹車時代】用50年的時間研發制造行星發動機,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作的反方向;2039年第一組行星發動機建成,2060年最後一組建成,2065年地球停止轉動。

第二階段【逃逸時代】全功率開動行星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不過,行星發動機的推力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強,它隻能給地球很小的加速度,不能把地球一下子推出太陽軌道,在地球離開太陽之前,還要繞太陽轉15圈,慢慢加速,逃出太陽系。

第三階段【流浪時代Ⅰ(加速) 】地球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這個階段,地球脫離太陽系軌道,飛向目标,不間斷地加速500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這500年中,發動機将燒掉亞洲大陸上一半的山脈。然後地球以光速的千分之五滑行1300年,走完三分之二的航程,

第四階段【流浪時代Ⅱ(減速) 】地球掉轉方向,用行星發動機開始長達500多年的減速;再用100多年的時間,泊入比鄰星的軌道。

第五階段【新太陽時代】地球成為目标恒星系新的行星,人類抵達新家園。

人們将看到半人馬座三顆金色的太陽在地平線上依次升起,萬物沐浴在它溫暖的光芒中。固态的空氣融化,變成碧藍的天空。兩千多年前的種子從解凍的土層中複蘇,大地重歸綠色。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半人馬座的三顆太陽

這就是建造行星發動機的意義

二、行星發動機如何産生推力?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發動機利用真空岩石重聚變技術作為動力源,通過氦三激發矽原子重聚變鍊式反應,進而獲得高能高壓的等離子流。這股等離子流沿着發動機噴口向指定方向噴射,通過反作用力推動地球前進。全功率運作時,一台行星發動機平均每秒産生150萬億噸的推力。

這并不是發動機運作功率的極限,如果使用特定的催化材料和石料混合放入反應爐中,發動機可以産生200萬億噸的推力。

但是如果長時間這樣運作,發動機會因為散熱能力不足而發生故障。由于内壁散熱能力有限,發動機采取脈沖噴射的方式運作,通常的運作周期是每60秒進行一次全功率噴射,噴射持續10秒,間隔50秒以便散熱。

當然,這個噴射周期可以在發動機控制中心進行調整,比如,春節十二響,比如,七娃合一。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這裡半隻貓解釋一下什麼是“重聚變”,首先把這個詞拆分開來。

“重”是指重元素,也就是元素周期表裡原子序數比較大的元素。原子序數,就是原子核内質子的數量,越多也就越重。氫元素的原子序數是1,矽是14,鐵是26,

“聚變”是核反應的一種,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讓兩個原子核能夠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品質更重的原子核,這個過程将産生巨大的能量。

1公斤的氫聚變為氦的過程,産生能量約等于150573.6噸TNT的當量。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但是即便如此,就算燒完地球上所有的氫元素也不足以支撐人類到達遙遠的比鄰星,是以才要燒地球上随處可見的石頭,本質上就是石頭裡矽元素的核聚變。

不過原子序數越大,條件也越苛刻,氫元素核聚變需要1000萬攝氏度,氦元素核聚變需要2億度,到矽元素至少需要10億度,甚至更高,太陽都達不到那麼高的溫度。

那人類到底是如何實作重聚變的呢?現實裡我們有生之年恐怕都很難見到,小說裡壓根沒提,電影裡則增加了“火石”的設定,使其成為行星發動機啟動的必要條件之一。發動機一旦停止運作,就需要安裝新的火石才能啟動。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火石

每個火石隻能使用一次,可以瞬間産生百萬度的高溫,啟動重聚變鍊式反應,一步步實作重元素核聚變所需的苛刻條件。

火石本身就是個非常危險的東西,是以火石沒有就近存放在行星發動機附近,而是要千裡迢迢地運過去。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火石機械臂

但火石可以被槍打壞,這個情節就讓人有些尴尬了,我們暫且了解為,是打壞火石的引信裝置吧。

三、行星發動機的參數和結構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行星發動機,也叫地球發動機,英文名Earth engine,人們也稱它們為“上帝的噴燈”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上帝的噴燈概念畫

行星發動機共有12000台,分為推進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兩大類。前者有10000台,負責為地球提供前進的動力,安裝在北緯30° 以上的亞歐和美洲大陸各個平原上,因為隻有這兩個大陸完整堅實的闆塊結構,才能承受發動機對地球巨大的推力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轉向發動機有2000台,安裝在赤道上,不直接推動地球,作用是停止地球自轉,保持地球運作軌道的穩定,通常以較低功率運作,當地球需要改變方向時,則會根據需求大功率開啟其中一部分。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轉向發動機

外部結構

行星發動機依山而建,高度從8公裡到11公裡不等,成矩陣放置。

為了讓發動機啟動時不會下陷,底部用最新的複合材料制作了直徑超過100公裡的支撐面,以降低對地表壓強,中間有7個支撐臂。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正下方建造了地下城,人類利用發動機産生的能量在地下生存。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7個支撐臂

發動機最外圍是平均高度600米、厚度300米左右的高大防洪堤,為發動機運載燃料的運載車就停靠在這裡。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最前面的就是堤壩

地下城的電梯出口也在防洪堤頂端。防洪堤與發動機外部的冰原和發動機主體結構以橋梁互相連接配接。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推進發動機有3000台大型發動機,直徑33公裡左右,7000台小型發動機,直徑10公裡左右。轉向發動機的規模和建制與大型推進發動機相當

人們稱呼大的叫“山”,小叫“峰”。比如小說裡稱呼一台發動機叫:“華北794号山”。

登“峰”靠巨型電梯,登“山”則必須坐車沿盤“山”公路上行。

大型發動機的進料口在6000米~7000米處,運載車會把石頭運到這裡喂給發動機,作為燃料。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進料口

内部結構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以電影裡赤道上的蘇拉威西發動機為例,我們具體介紹一下發動機的構造。

發動機指揮中心在距離發動機外壁3公裡處,有直達地下城的主電梯以及備用電梯。

指揮中心上層設施包括:中樞電腦和電路室,是主要的程式控制區域,李一一和老何在這裡破解發動機的程式。指揮中心下層,是控制發動機噴射口的關聯裝置,也就是王磊隊長等人推動“撞針”的地方。

蘇拉威西發動機

這裡說個題外話,其實制作團隊自己都覺得撞針需要手動操作不太合理,但劇情上,需要一個衆人拾柴火焰高的場景,于是就有了一群人“推針”的情節。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

圍繞發動機主體,有幾百米高的高速路橋梁,劉啟開着運載車從這裡進入發動機内部——發動機點火核心。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通往點火閘的通道

發動機點火核心的室内溫度可達120度,必須穿冷卻服才能進入。

一直往中心位置走,有一條車行通道可以到達反應堆點火閘,也就是男主角安放火石的地方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反應堆點火閘

點火閘往上延伸的就是行星發動機的主體,重聚變反應堆,發動機的核心裝置,石料發生反應産生能源的區域。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重聚變反應堆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再往上,就是等離子噴射口,發動機的噴射方向可以在指揮中心進行調整,調整角度的極限是15度。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噴射口細節

每個發動機的噴口不止一個,而是由上百個噴口組成陣列。這是為了讓噴射的能量更加均勻而不是集中在一個點上。但是電影中李一一為什麼說是7個發射口呢,你可以了解為七組噴口,每組有14個小噴射口。

PS,百度百科裡有一段關于行星發動機内部結構的描述,但我沒有找到官方出處。這段描述最大的問題就是,1億度還不足以發生矽元素聚變。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百度上的截圖

四、行星發動機對地球産生的影響?

行星發動機的等離子光柱把整個北半球照得通明。并且帶來酷熱,周圍戶外氣溫高達七八十攝氏度,必須穿冷卻服才能外出,在這樣的氣溫下常常會有暴雨。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行星發動機加速造成的潮汐,吞沒了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大城市,發動機帶來的全球高溫融化了極地冰川,更給這大洪水推波助瀾,波及到南半球。加速産生的百米巨浪轟鳴着滾上每個大陸,灼熱的飓風夾着滾燙的水沫,在林立的頂天立地的等離子光柱間瘋狂呼嘯,拔起了陸地上所有的大樹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另外,由于行星發動機産生的加速度及運作軌道的改變,地核中鐵鎳核心的平衡被擾動,其影響穿過古騰堡不連續面,波及地幔。各個大陸地熱逸出,火山橫行,這對于人類的地下城市是緻命的威脅,岩漿滲入災難頻繁發生。

五、現實中能否造出行星發動機?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有網友曾經估算過,如果要造出電影裡北京三号發動機,光是架構結構總重量就達到了1400多萬億噸,按每噸4000元的價格, 就超過了500億億元。

而根據2021年世界鋼協的資料,全球粗鋼産量也隻有19.51億噸,連造行星發動機的一條支撐臂都遠遠不夠。

更不用提“重聚變反應堆”了,我們現在連最輕的元素聚變技術,都還存在着許多問題。重元素聚變,那可能是幾輩子以後事了

當然還有人說,即便造出來了,地球的地殼結構也承受不了,或者動力遠遠不夠,讓地球飛往比鄰星,簡直就是空談。

但科幻,不就是這樣嗎?

曾幾何時科幻作品裡的“不現實”,有多少已經走入了“現實”。如果人類連想都不敢想,那和被三體人的智子封鎖了科技又有什麼兩樣呢?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讓我們一起期待有更多“敢想”的科幻作品吧。喜歡深挖電影的小夥伴記得給半隻貓點個贊,評論區裡來催更吧

5個方面解讀《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這能造出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