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浪地球2》:愚公移山的浪漫

作為今年春節檔最期待的電影,《流浪地球2》沒有辜負我這四年以來的期待:

它幾乎在所有方面都超越了第一部,要場面有場面,要視效有視效,要格局有格局,要演技有演技,甚至連笑點都很紮實有趣,但最令我驚訝的,是它對于感情主題的忠實履行。

一部科幻作品的落點應該是什麼?可以是各種超越現實的奇思妙想,也可以是颠覆虛實的另起爐竈,而《流浪地球2》證明,它的落點還可以是愛,是人,是能超越一切險阻障礙的浪漫。

這部影片能談的點太多了,二刷肯定要安排,今天這篇文就來聊聊我感觸最深的一些地方吧。

【溫馨提示:下文會有劇透。】

《流浪地球2》首先“吓”到我的,是其在特效、畫面、場景上的全面更新,不光是更大、更細、更強,關鍵是還很懂得“藏”,嚴格讓技術服務于故事。

以影片第一大段的2044年太空電梯危機為例,粗和細兩方面就都兼顧地很好:先以張鵬和劉培強師徒的視角,慢慢切入準末世下在建的行星發動機,對工業巨獸驚鴻一瞥後,又安插了地空銜接的史詩科幻長鏡頭,之後還有三種五代機領銜的戰鬥機與無人機的激燃空戰,最後以空間站墜毀告終。

這幾場高潮戲裡明明已經細節爆炸了,卻仍一直把鏡頭聚焦于人物和故事,沒讓硬體部分有任何喧賓奪主的機會,品控着實一流。

其實,之後執行逐月計劃以及月球危機兩部分也都有相應的優秀表現,隻是觀衆的注意力進一步放在了角色與劇情推進上,是以這種“重劍無鋒、大巧無功”的感覺反而更弱了。

《流浪地球2》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點,是它對《流浪地球》的各種解構和緻敬,有許多對第一部的call back,或者說 call future。

比如太空電梯打鬥時,韓朵朵臨時改造的戰鬥機械臂,讓我們明白了她兒子劉啟的機械天賦和啟蒙是怎麼來的(王智的演繹,讓人想起她在“秋雅”之前是習武的打女出身),她情急時飙的上海話,也使人想起了韓子昂的老家在哪兒。

馬兆對着圖恒宇大吼了句“沒有硬體你解個屁”,這與《流浪地球》裡老何吼李一一極其相似,都蘊含着老技術員對晚輩的傲氣和寵溺,至于月球危機緻敬木星危機這類明顯的梗就更不用提了。

吳孟達以數字形象再次出演韓子昂,更是不少人的笑點和淚點,還有收到劉培強蘋果的小女孩,是未來韓子昂收養的孤女韓朵朵……再加上許多台詞和場景的重複使用及重拍,都結結實實地聯系起了兩部電影。

此外,影片的笑點也一直貼合着人物與故事背景,我很喜歡巴黎指揮中心裡的那段對話,一個中國人疑惑“沒有月亮了還過不過中秋節”,隔壁的白人同僚說隻要有肉餡月餅吃就行,兩人還牽扯到了接地氣的“南北口味之争”,短短幾句話,便反映出了2058年時國家、民族、文化之間邊界的不斷消弭,這可比後面圖恒宇吐槽“北京房價終于降了”要進階多了——當然,後一個讓我笑得更大聲。

接下來聊聊《流浪地球2》的劇情。

影片是一個很明顯的1+1+1的大結構,分别是太空電梯危機、逐月計劃事件和月球危機,其中第三個危機,又包含了月球安放核彈、破解核彈密碼、恢複全球網際網路三個階段性高潮。

可以看出,《流浪地球2》被塞得非常滿,不少看過的觀衆都會覺得影片有些臃腫,超過170分鐘的内容若是再豐富一些,哪怕拆分成兩到三部電影都沒問題……如果硬要說這片子有什麼缺憾,那就是節奏感和專注性方面不如第一部那麼“上頭”了。

但這點也是能夠了解的無可奈何,因為導演郭帆和原作者劉慈欣達成了一緻:要拍最困難、最真實的科幻片,即紮實、可考的編年史作品。

是以,《流浪地球2》的厚實性與資訊量相比第一部高了整整一個量級,《流浪地球》看上去更像是它編年史的一部分。

劉培強确實是更好的主角選擇,但他畢竟隻是名一線軍人,在厚度、廣度和深度上無法蓋得住《流浪地球2》,是以才需要另一名主角圖恒宇的加入。

話說,我前段時間又重看了一遍《流浪地球》,确認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就是影片裡傳達的那份衆志成城和團結一緻,但這恰恰是電影最“科幻”的地方,因為人類幾乎不可能沖破彼此間無數的隔閡與藩籬,《流浪地球2》展示了這份現實,具體來說就是與“移山計劃”針鋒相對的“數字生命計劃”——而圖恒宇正是該計劃的堅定支援者和執行者。

盡管影片在表現人類沖突上沒有太過深入,但“數字生命計劃”已經在“流浪地球計劃”身上站穩了腳跟。

現在,該說說《流浪地球2》讓我感觸最深的故事主題了,那就是藏在我們每個人心中、與他人難舍難分的情。

影片通過三段迥異的傳承和相伴關系,具體且精妙地闡釋了精神主旨。

首先是劉培強一家。在劉培強初登場時,他說“我上天就等于全家上天了”,明示劉培強是孤家寡人一個,而張鵬也開玩笑叫他别找對象别生孩子——在“準末世”來臨之際,不婚不育已成為了大家的主流選擇,這證明許多人類面對未來是持消極态度的。

但劉培強很快看到了韓朵朵,之後兩人不可抑制地相戀、結婚、生子,2058年時劉培強以更積極的姿态去應征領航員空間站,因為他愛妻子,他要努力為兒子争取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這是最普遍、最樸素、最易懂的人之常情,劉培強用他的家庭經曆,身體力行地證明了“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

然後是圖恒宇的執着。

同樣是為了“給孩子完整的一生”,圖恒宇的選擇要少得多,在女兒肉體死亡後,他必須也隻能選擇數字生命計劃,無論該計劃是否在法律意義上被禁止,他都要努力進行下去,并可以為此犧牲一切。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圖恒宇“血肉苦弱,機械飛升”的願望除了極度依賴計算機更新疊代的算力外,還重新定義了時間和生命,可無論形式和含義如何變化,永遠不變的是父親對女兒無法割舍的愛。

最後是周喆直的氣魄和風範。

老實說,李雪健老師在《流浪地球2》裡出場不算多,但他的戲份卻往往是最點題的。

“團結是有代價的”“危難目前,唯有責任”“世上沒有公平”等台詞,再結合其扮相,我忍不住會想到我們那位沒有子嗣的總理,周喆直大膽把在UEG的發言權放給郝曉晞,影片結尾時郝曉晞又同樣把權放給了小章,其中的傳承意義不言而喻。

隻有這樣的老人,說出“我信,我的孩子會信,孩子的孩子會信,我相信會再次看到藍天,鮮花挂滿枝頭。”時,才會讓人信服和感動。

老實說,當下這個世界已經很難再讓人相信愚公移山的精神了,人類連現在的世界都往往漠不關心,更何況是100年後、300年後甚至更遙遠未來的世界……但這并不妨礙《流浪地球2》用我們曆史文化中最浪漫的語言,去講述一個需要100代人、2500年時間才可能實作的希望。

我愛死這天底下獨一份的浪漫了。

最後多提一句,《流浪地球2》的編年史創作已初具雛形,2044太空電梯危機,2058月球危機,2075木星危機,2078太陽氦閃危機均已安排,通過彩蛋也能得知,此時地球上同時存在人類、人工智能(自我進化的AI)、數字新人類(數字生命、上載智能)三種“智慧生物”……舞台已經搭起,未來大有可為。

是以,最後的最後,希望《流浪地球2》票房大賣,郭帆已經說了,隻要不賠錢就能拍第三部,我還想看到更多這樣的科幻電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