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一個人不喜歡社交,變得沉默,說明了什麼?

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心理學:一個人不喜歡社交,變得沉默,說明了什麼?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數》中,寫下這樣一句話:

“周圍的世界太過荒誕,是以暗下決心保持沉默。”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年齡越大,你的表達欲望越低,分享欲越低;

年齡越大,你就越是無法控制自己,變得愈發沉默。

不喜歡社交,不喜歡喧嚣,不喜歡複雜;更願意獨處,喜歡沉默,喜歡以“旁觀者”的姿态去看待周圍的一切。

為什麼會産生這樣的變化?

當一個人喜歡沉默,不願意社交,意味着什麼?

-01

對生活的麻木以及逃避

生活很難,每個人的生活都像唐僧取經,要經曆各種各樣的挫折與磨難。

過五關斬六将,一次次精疲力竭,又一次次擷取到能量。

每個人的艱難,都是為了最後能獲得更好的成績。

但是,當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全都湧向你,那一刻你隻感覺到崩潰、窒息。

一個人經曆的痛苦太多,内心也就麻木;

一個人懶惰太多,也就失去了奮鬥和上進的動力;

一個人愛得太多,也就不知道如何去愛。

這是一種逃避的,複雜的人格。

心理學:一個人不喜歡社交,變得沉默,說明了什麼?

這種感覺就像什麼呢?

你的工作性質,需要你每天跟各種客戶打交道,等待你的是數不盡的酒場,飯局,逢場作戲,虛僞和假裝。

常見的事情是:

你喝醉了酒,吐了再喝,喝了接着吐。

回到家裡,醉醺醺地躺在沙發上。

夫妻看到你,露出嫌棄的表情;孩子看到你,露出無奈的表情。

可是你的做所作為,也是為了生活,為了自己的事業。

在這條路上,你隻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繼續下去,直到徹底麻木;

一個是醒悟,跳出,然後改變自己,換一種生活方式。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這是人在逃避與面對,懶惰與積極,麻木與堅強之間的轉變。

心理學:一個人不喜歡社交,變得沉默,說明了什麼?

-02

沉默,是人應對社交的一種方式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社交隐形人”。

他們畏懼社交,常常在社交中感受到壓力、尴尬、焦慮甚至是恐慌。

是以,為了避免這種狀态出現,他們就選擇沉默。

在社交中,常常能見到這類人。

比如說:

聚會上,他們總是躲在角落裡,默不作聲,悶頭吃飯的人;

聊天時,他們很少表達自己的看法,而是觀察别人說什麼;

在一些場合上,他們幾乎不願意表現自己,能不出頭就不出頭。

如果不是你跟他們相處時間久了,你甚至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

這類人,就是“社交隐形人”。

雖然他們的确在你身邊,但他們的存在感很低,如同隐形一般。

心理學:一個人不喜歡社交,變得沉默,說明了什麼?

一個人很沉默,不喜歡社交,其實就是“社交隐形人”。

就像:

有些人不喜歡聊微信,也不喜歡回别人消息。

無論跟誰相處,他們都很少回消息。

即使回複消息,也是過去了很久才回應。

這類人,并不是讨厭你,也不是跟你有什麼沖突。

而是,他們面對社交的心态與情緒就是如此。

那是一種複雜的,糾結的,沖突的心理。

他們對社交最直白的感受是:畏懼,緊張,焦慮。

他們應對的政策是:逃離,躲避,沉默。

心理學:一個人不喜歡社交,變得沉默,說明了什麼?

-03

是一個人内心成熟,熱愛獨處的表現

記住這個邏輯:

内心成熟的人,往往熱愛獨處;而沉浸在獨處中的人,未必内心成熟。

這是一個漸進的,遞增的過程。

當你沉默的時間越久,成為“旁觀者”的時間越久,你對生活、人生等各種關系,看的也就越透徹。

内心清明,即使别人戴着面具,你也能一眼看到他最本質的樣子。

開始時,你隻是扮演旁觀者,去觀察周圍人的一切,觀察你所處的生活。

觀察越久,你心中越是明朗。

後來,你就變成了内心成熟的人。

心理學:一個人不喜歡社交,變得沉默,說明了什麼?

無論你是哪種原因選擇沉默,選擇獨處,都不要放棄過好自己的生活。

不喜歡社交,喜歡獨處;但你要具備社交的能力,能夠在兩者之間切換。

不喜歡喧鬧,但你也得具備沉浸在喧鬧中的能力。

即使你再不願意融入某個圈子,你也必須要去面對。

因為每個人都是社會性動物,注定要與周圍的人建立聯結。

我們可以改變内心的态度,但卻無法完全将自己與外界隔開。

“和而不同”,才是最終的歸宿。

今日話題:

你變得沉默了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