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4年後,中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

作者:黃恩512

來源:東方資訊

“哇——哇——哇”,1988年3月10日8點56分,随着響亮的啼哭,一名體重3900克、身高53厘米的女嬰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産科病房裡出生了。

醫護人員一片歡呼,在場的衆人相擁而泣。早已在産房最佳位置架好攝影機的《新聞聯播》記者匆忙記下了這一刻,并在當天的節目中告知了全中國。

她是誰?為何會驚動記者?她的出生又為何引來如此大的關注?

她叫鄭萌珠,中國首例“試管嬰兒”,她的出生代表着中國試管嬰兒技術的曆史性時刻。

她的出生傾注了一群人的心血,但最重要的是兩個女人,一個是她的媽媽鄭桂珍,另一個是中國試管嬰兒之母張麗珠教授。

1、想盡辦法,也要生一個孩子

上世紀60年代,一位名叫鄭桂珍的普通鄉村教師正過着煎熬難耐的日子,她與丈夫左長林結婚20年了,天天盼日日念,一直未孕。

鄭桂珍身世清苦,從小沒了雙親,跟着爺爺長大。結婚後,年邁的爺爺最大的心願就是她能擁有一個自己的孩子,老來有依靠。

34年後,中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

丈夫是一位少言寡語的農民,在那個年代的農村,傳宗接代是男人們刻在骨子裡的傳統。

但造化弄人,年輕時鄭桂珍因為感染過盤腔結核,雙側輸卵管堵塞,一直懷不上孩子。

求醫拜佛、找偏方、喝土藥……各種方法試盡,夫婦倆陷入無盡痛苦,卻無計可施。

身為女人的鄭桂珍雖然絕望,但還是不放棄任何一絲機會,她想為自己生個孩子,也想為丈夫留一個後代。

皇天不負有心人,一次聽廣播的時候,鄭桂珍了解到北京的一個機構正在研究體外受精技術,她很是激動。

鄭桂珍二話不說,拉上丈夫就從甘肅沖向了北京,通過各種管道,她了解到這項技術是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張麗珠教授團隊正在攻克的項目。

可是,在她之前張教授團隊并沒有成功的案例。在被問到怕不怕時,鄭桂珍雖然有一絲絲的擔憂,但還是毫不猶豫地簽了字。

她知道,自己大老遠跑到北京,不能試都沒試又跑回去,她把這一次當成命運的最後一次機會。

就這樣,她住進了北醫三院。

經過一系列複雜地檢查和漫長地等待後,鄭桂珍等到了取卵的日子。那個時候沒有先進的儀器和裝置,取卵需要開刀,通過腹腔去觸碰子宮裡的卵泡。鄭桂珍二話沒說,忍着痛,積極配合。

34年後,中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

取卵成功後,又熬過了漫長的胚胎培養過程,鄭桂珍終于等來了胚胎移植。或許是上天對這位苦命女人地眷顧,四個胚胎成活了一個,也就是說,鄭桂珍終于可以受孕了。

她不敢有任何怠慢,自從胚胎被移植進子宮受孕後,鄭桂珍每日都盼着這個小生命長大,掐指算着臨産的日子。

這一天終于到來,熬過了十月懷胎,1988年3月10日,鄭桂珍被推進了産房,剖腹産生下了她盼了20年的孩子。

她看着身邊揮舞着雙手的小生命,感慨萬千,不禁喜極而泣。

她有太多想感謝的了,感謝丈夫的不離不棄、感謝自己的堅持不懈,最要感謝的是張麗珠教授的妙手仁心。

于是,她給孩子取名鄭萌珠,萌是生命的萌芽,珠則取自張麗珠教授的名字中的字,為的就是讓世人和孩子永遠記住張教授。

2、排除萬難,也要搞試管嬰兒技術

說起張麗珠教授,也是因為偶然而研究起了試管嬰兒技術。

她1944年從聖約翰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後,就一直從事婦産科相關的研究,期間去了英國和美國留學,學習了世界先進的婦産科技術,回國後,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任婦産科主任。

34年後,中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

原本,張麗珠教授隻想着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深耕,是一千多封不孕症患者的來信打動了她,她們向張教授訴說沒有孩子的痛苦和焦慮。

也正是從看完那些聲淚俱下的信件開始,張教授決定研究試管嬰兒技術。

可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試管嬰兒隻在國外呼聲很高,在中國大家聽都沒聽說過,更别說有相應的儀器和裝置了。

據張麗珠教授回憶,那時連培養皿都沒有,卵泡液的試管隻能裝進保溫杯;全院唯一一根取卵針還是她從國外帶回來的,用鈍了就請鐘表店的師傅幫忙磨磨;實驗室的窗戶關不嚴,進風進土,大家就動手用膠帶封嚴。

比條件艱苦的,還有人言的可畏。

那個時候中國人口衆多,許多人認為,張麗珠的這項研究就是在跟計劃生育作對,這個帽子扣的可不小。在查了相關資料後,張麗珠教授認為計劃生育倡導的是優生、少生,自己并沒有違反政策。

34年後,中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

接着又有人說試管嬰兒就是從管子裡蹦出來的孩子,她又不厭其煩的科普,試管嬰兒其實最終也是在母親的子宮中長大。

雖然條件簡陋,雖然阻礙很多,但既然開始了,就要堅持下去。張教授沒日沒夜地帶着團隊研究,可惜前面12個不孕患者都失敗了。

張教授接診的第13個患者就是鄭桂珍,看到對方如此信任,張教授不敢懈怠,她一心撲在鄭桂珍身上,想着圓患者一個夢,也圓自己一個夢。

雖然取卵和胚胎培養的過程很順利,但胚胎移植還是把張教授難倒了,當時的北醫三院并沒有用于胚胎移植的實驗室,張教授隻能借用生殖醫學教授劉斌的實驗室,并跟劉教授合作完成了胚胎移植這關鍵的一步。

忙活完這一切後,張教授并沒有松一口氣,她把進入受孕過程的鄭桂珍留在了北京,一邊照顧她的生活一邊觀察她的妊娠反應。

9個多月過去了,張教授等到了鄭桂珍臨産的重要時刻。身經百戰的她,依然緊繃着神經,她擔心生出來有唇腭裂或者其它的殘疾疾病,而無法向全國人民交代。

哭聲響亮,白白胖胖的孩子被抱出來的那一刻,張教授終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34年後,中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

鄭萌珠的出生,讓萬千不孕家庭看到了希望,來找張教授的不孕夫婦趨之若鹜。她,真正的成為了中國的試管嬰兒之母。

3、心系所囑,小鄭萌珠已漸漸長大

出生後,小小的鄭萌珠硬是在張教授的要求和呵護下,在北京待到兩個月才跟着爸媽一起回了甘肅老家。

回到甘肅後,小鄭萌珠也是被一路優待,相關醫學人員對她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監測。

身體發育、智商、語言能力……都在醫學團隊的監測和研究範圍内,好在,一切都很正常,可以說,第一例試管嬰兒非常成功。

即便如此,鄭萌珠的童年還是受到了異樣的眼光。上學時,不懷好意的同學嘲笑她是從管子裡蹦出來的,街坊鄰居們更是私下竊竊私語這個孩子應該長不大。

她沒有理會這一切,已經懂事的鄭萌珠知道,為了生下自己,媽媽和張教授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她不會被流言擊中。

就這樣,鄭萌珠健康地成長着,期間張麗珠教授一直鼓勵她好好讀書,接受高等教育,将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0歲這一年,鄭萌珠考上了西京學院。也正是這一年,北醫三院組織了一場慶祝會,醫院邀請了那些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出生的孩子們回到了他們生命起源的地方,這其中也有鄭萌珠。

34年後,中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

張教授再次鼓勵鄭萌珠好好學習,将來也能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幫助更多的人。

轉眼間,鄭萌珠畢業了,神奇的是,她也成為了一名醫生,并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北醫三院工作。

如今的她是北醫三院生殖中心檔案科的一名從業人員,她說自己的工作就是幫助像媽媽一樣的人,雖然并不偉大,但很有意義。

她覺得當初是張麗珠教授無私的幫助了他們一家,才能讓爸爸媽媽了了心願,才能讓他們擁有更完整的幸福。如今她也要學着回饋,這不僅是張教授對她的教導,更是她自己的心願。

34年後,中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

2019年,31歲的鄭萌珠也迎來了自己的小生命,她在北醫三院順利地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

首例試管嬰兒能分娩寶寶,這又是一項重大突破,幫助鄭萌珠生産的趙楊玉醫生說,這标志着中國試管嬰兒技術的成熟。

34年後,中國第一個“試管嬰兒”,怎麼樣了?

2021年,“騰訊人物”制作了一檔紀錄片叫《先見之人》,其中就邀請了鄭萌珠。在節目中,鄭萌珠向觀衆講述了孩子的狀況,如今已經2歲的兒子,活潑可愛,正在健康的成長。

不得不感歎命運的神奇,30年的輪回,在媽媽的堅持下,在張麗珠教授團隊頂着艱苦條件日夜奮戰下,當初通過試管培育的小小嬰兒已經成家立業,有了下一代。

這是值得被曆史銘記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