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隔林殘月照孤亭》題跋:山水師法遠接唐、五代,中宗宋元,下迄明清,後之學者以師其意而不師其迹者為上。然唐人稚嫩,董巨為後

作者:司俊傑書畫文

《隔林殘月照孤亭》題跋:山水師法遠接唐、五代,中宗宋元,下迄明清,後之學者以師其意而不師其迹者為上。然唐人稚嫩,董巨為後世師範矩矱。模宋人若不避匠氣,則墜闆滞無疑;師元四家而不能化出,易失之于野。若能以我之性靈取宋之格,行元之散,自有異質存焉。

【作者按】

如果畫者把“以書入畫”僅僅定位在提筆落款時娴熟的技術層面,無疑于在大象身上隻摸到了一隻耳朵。書法的筆法千變萬化,随書體、字境不同,筆法迥異,難以盡數其質。“以書入畫”的實質大概是這樣的:一頭“大象”在一幅畫裡翻來覆去地踩踏與翻滾,隻有内行能分辨那些痕迹是大象的哪個部位留下的,涉事未深者眼裡隻有動物世界。

* 相信許多人看過這幅畫之後,心中大概會自語道:“要是給亭子加進去一個人……”不能加,也不必加,真正的好畫(非指拙作)都具有帶入感,有着讓觀者主動走進畫裡的磁力,這種若有若無,亦真亦幻的感覺叫做意境。畫中空亭的位置不是留給别人,隻留給正在看畫的你,你進去了它就不空,這是繪畫的文學性特質所決定的。文學作品裡的意境由文字幻化而出,繪畫用圖式形象營造出來,共同點都歸于作者内心的精神渴望。由此,畫境即是心境,畫“我”不是畫物。不置一人,人皆在焉,空亭不空,不空而空,又會牽涉到哲學義理,打住。

《隔林殘月照孤亭》題跋:山水師法遠接唐、五代,中宗宋元,下迄明清,後之學者以師其意而不師其迹者為上。然唐人稚嫩,董巨為後
《隔林殘月照孤亭》題跋:山水師法遠接唐、五代,中宗宋元,下迄明清,後之學者以師其意而不師其迹者為上。然唐人稚嫩,董巨為後
《隔林殘月照孤亭》題跋:山水師法遠接唐、五代,中宗宋元,下迄明清,後之學者以師其意而不師其迹者為上。然唐人稚嫩,董巨為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