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往往展現了一個國家的生産力水準,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份額,其通常也是用以區分開發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重要名額。
我國制造業作為國家的支柱産業,一直保持着較好的發展态勢。然而,随着老齡化的加劇、人口紅利的消失、人工費用的增長,傳統制造業依靠人力發展的道路已經越走越窄。與此同時,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正為傳統制造類相關行業的生産方式帶來全新的變革。
随着各流水線、裝置的自動化改造與更新,工業機器人為企業帶來了高度生産自動化,可控的成本以及豐厚的利潤。一線生産流程的自動化問題解決了,但新的問題又逐漸浮出了水面。

背景流程仍需進一步提
為了在全球經濟中保持競争力,制造商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方面,需要在商業和監管方面最大限度地減少支出、設法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還要提高業務靈活性、客戶響應能力和透明度,以提升整體效率。這些目标的實作不僅展現在核心制造環節上面,同時其還依賴于高效的背景流程支援。
雖然企業正将其生産機關的人力資源逐漸轉變為工業機器人,以提高産量和生産率,但他們仍然不得不面對營運管理和背景流程等,暫時還沒能應用到機器人且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的工作。
這些任務通常屬于手動及時間密集型流程,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并且還要承擔随時可能出現的人為錯誤,非熟練勞動力産生的意外,以及應對過時的供應鍊管理系統和經常變化的監管要求。如何保持背景流程的簡單、快速和高效,将是企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為了克服這些痛點,制造業企業正在轉向業務流程自動化工具,以簡化和優化複雜的背景營運(包括供應商通信、庫存管理、采購、支付處理及報告生成等),增強核心業務流程的及時和高品質輸出。
從實體機器人到軟體機器人
制造業一直是機器人技術的追随者。幾十年來,制造業一直使用實體機器人來組裝、測試和包裝他們的産品,以簡化裝配線各流程。
如今,企業的背景流程同樣需要機器人的部署,隻不過這個機器人将從實體實體轉變為虛拟軟體。
眼下,在制造業,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正在從一種利基技術轉變為該行業中必不可少的技術。從傳統制造執行系統(MES)內建到貨運評級、支付審計和SKU管理,RPA正在為企業的衆多背景流程提供自動化。
根據ISG的研究,RPA技術允許訂單到現金流程所需資源減少43%,發票處理減少34%,供應商管理減少32%。
RPA技術已成為工業過程自動化的關鍵推動因素,每個制造商都應該利用其來降低成本、加快工作,提高競争優勢。
RPA機器人來臨
RPA能夠模拟人類使用者的操作方式,在企業的計算機上跨平台、不間斷地執行基于規則的各種工作流程,同時保持穩定的速度和準确性。RPA以外挂的形式存在,對企業現有系統影響小,可以與現有的遺留系統無縫內建,無需昂貴且耗時的軟體開發。另外,其還具備實施周期短、投資回報高、不需要編碼等特點。
RPA的出現,可以讓員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高價值、更需要創造力、更強的邏輯甚至聯想能力的任務中去,幫助制造商更多地關注産品創新和核心優勢,而不是日常重複、瑣碎的低附加值任務。
企業可通過選擇一組特定的操作流程進行RPA試點項目,在實施後的幾周内觀察到切實可衡量的結果,以決定是否需要批量部署。
RPA在制造業中的優勢
●有助于優化以時間為中心的日常流程
●增強對端到端流程的控制和可視性
●通過最大化生産力來提高上市速度
●通過最小化人為錯誤降本提效
●釋放可以專注于更高效任務的資源
●降低停機時間和提高品質
●提高營運靈活性
制造業可從RPA受益的領域
●物料清單自動化生成
●物流資料自動化跟蹤
●采購訂單建立與管理
●工廠記錄管理及報告
此外,RPA還可應用于制造業企業
财會(發票支付、AP自動化、運費等級和付款審計等)
營運(庫存、SKU更新、銷售、定價報告建立、MES內建等)
客服(訂單更正、與供應商溝通、向客戶發送更新等)
合規(GDPR要求的客戶記錄更新)
等領域或方面。
RPA技術正在快速有效的拉動傳統制造産業的數字化轉型更新。想要充分發揮生産力和管理營運潛力的制造業企業,也應該考慮在其相關環節、功能領域應用RPA。
面對降本提效和生産力提高的行業趨勢,RPA将會是制造業的下一個改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