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她一生中制作了近30部電影,令人驚訝的是,沒有一部賣得很好。她從不被商業所感動,堅持低成本的創作,堅持用自己獨特的眼光看待事物。她關心個人,女人和最普通的勞動人民。擺脫任何藝術形式,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她是Agnes Varda,她于2019年3月29日因乳腺癌在家中去世,享年91歲。留下"Anes v.瓦爾達",并在鏡頭中說:"是時候說再見了。"

<h1 class="ql-align-center">01</h1>

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來自世界各地的新一代電影制作人湧現,引領了新一波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電影。其中最有影響力的集中在法國

這是一群在電影期刊上詛咒主流電影的年輕人,以弗朗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達爾,雅克·裡維特,克勞德·夏布洛爾等人為代表。

後來,他們不再滿足于評論,開始制作電影。

1959年,裡維特拍攝了《巴黎屬于我們》,戈達爾拍攝了《筋疲力盡》,沙佩爾拍攝了《考辛斯》,特雷弗的《四百首熱門歌曲》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金棕榈獎。媒體稱這種颠覆傳統的新力量為"新浪潮"。

誰知道呢,在石頭被扔進沉寂已久的電影池塘,引發一波浪潮之前,一位名叫艾格尼絲·瓦爾達(Agnes Varda)的攝影師早就已經瞄準了這群人。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 年輕的艾格尼絲·瓦爾達

阿内斯·瓦爾達(Anes Varda)于1928年出生在比利時,母親是法國人,父親是希臘難民。

總而言之,她屬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戰後恢複時期長大的新浪潮一代。但在25歲之前,瓦爾達在巴黎學習文學和心理學,并花了很短的時間作為攝影師學習攝影。

在1948年的阿維尼翁戲劇節上,她拿起相機,拍下了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張照片。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1948©️,瓦爾達在20歲時參加了阿維尼翁戲劇節

然後有一天,她覺得有必要給她的作品語言,"如果你把文字放在一張圖檔上,它不會是一部電影嗎?帶着這樣的天真,她闖入了電影行業。

1954年,瓦爾達拍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片《短角》,嚴格來說是一部劇情片,一對夫妻面對情感危機,來到了男人的家鄉,一個小漁村,徘徊,睡覺,無時無刻不在探索人生的追求。

幸運的是,沒有"粘貼"。影片的攝影技巧和前瞻性叙事技巧與四年後的"法國新浪潮"相吻合。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瓦爾達(左上)在拍攝這部短角戀物之前隻看過十幾部電影,他發明了一種經典的構圖,側臉和全臉重疊(左下角),在世界各地的新電影海報制作中仍在重複。

瓦爾達很小,當他坐在椅子上時,他的腳經常是遙不可及的。她必須踩到一個人的背(右)才能做到這一點,即使她已經緩沖了一個盒子。

她讀了福克納的《野棕榈樹》(Wild Palms),這是一部在同一本書中的兩個故事之間交替的小說,創造了一種強烈的時空互動。她對結構非常滿意,以至于她将其應用于處女短角度外遇的劇本中。

在劇本變成電影之前,你必須了解電影行業的人。

很快,瓦爾達和亞倫·雷奈就成了好朋友,他們拿出所有的積蓄成立了一家獨立的制作公司。

Aaron Renai也深受瓦爾達的影響,認為這是一件短角度的戀情,無論是他成名之後的"夜與霧"還是"廣島之戀",都有短角戀情的叙事陰影。

兩個故事或兩個時空交替結構,跳躍的剪輯,文學的交流,這些獨特的電影語言後來發展成為新浪潮電影的幾個标簽,而瓦爾達和亞倫·雷奈形成了左手邊的趨勢。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從左到右:阿倫·雷納,艾格尼絲·瓦爾達,雅克·德姆

另一方面,戈達爾的"疲憊"将新浪潮推向了高潮,當時他有機會向制片人推薦人才,介紹了他的好朋友雅克·德姆(Jacques Demme),後者進一步向戈達爾的制片人推薦了他的女朋友艾格尼絲·瓦爾達(Agnes Varda)。

就這樣,瓦爾達趁着新浪潮的勢頭,在當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拍攝了《五點到七點鐘的克萊奧》。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克萊奧CC的封面5-7,左,瓦爾達和右,與女人,科琳娜·馬爾尚

依然延續着兩線互動的形式,但迫于成本,兩地拍攝的思路,決定簡單地在同一城市拍攝一天的事件,連變化的數量都可以控制。

作為瓦爾達生平的第二部電影,五到七歲的克萊奧表達了對女性的恐懼,或者更确切地說,是對女性的恐懼。

法國人稱之為"愛情時間",從5到7 p.m.,但對于Cleo來說,一個正常的星期二從5到7 p.m,這不是關于多風的月份,這隻是磨難,就像一輩子。

歌手可能患有癌症,她正在等待診斷,但從塔羅牌開始,她已經看到自己正在死去。

當一個人發現他的生命即将耗盡時,他或她下意識地對他周圍發生的事情格外敏感。人群蜂擁而至,一對小夫婦為芝麻而戰,阿爾及利亞戰争的消息在廣播中播出......

克萊奧在街上遊蕩,看起來焦慮和恐懼,與各種各樣的人交談,隻是為了避免醫療報告。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克萊奧在五點到七點鐘),克萊奧凝視着鏡子裡的自己,依然嬌嫩美麗,但現實的磨難讓她的眉毛濕透了。

尤瓦爾達本人,巴黎市,害怕她,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家人一起逃離,給她留下了灰色,冷漠和悲傷的城市色調的陰影。而這部電影所展示的,是當下最大的恐懼——癌症。

雖然這部電影被稱為"五點到七點的克萊奧",但電影在六點半結束。阿内斯瓦爾達很調皮,說90分鐘就好了,她不想拍兩個小時,是以誰想看呢?

隻拍了一部劇情片,敢于這樣任性的導演,如果能自己控制自己做,認為不出名都很難。

瓦爾達趕上了好時光,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新浪潮如火如荼,《做你想做的事》是電影制作人最好的門票。再加上她作為攝影師的經驗,她被證明對影印構圖天生敏感。

New Wave提倡現實生活拍攝,動作拍攝,自然光源,讓她熟悉光線。是以,無論是瓦爾達與新浪潮相遇,還是新浪潮與瓦爾達相遇,這都是一個意外。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Cleo在5-7點鐘)和瓦爾達表現出不同的活力和活力

當時,在特雷弗和戈達爾之間,瓦爾達無疑是最耀眼的玫瑰,被譽為"新浪潮老奶奶"。這是一個足夠大的名字,她自己也很享受,每次有人叫她"新浪潮的母親"時,她都會糾正,"這是奶奶。"

事實上,從時間線來看,瓦爾達起得足夠早。

雖然拍電影的年輕人還在罵人,但她拍了一部後來被稱為作者的電影。但因為她不喜歡為電影喊口号,太過認真,是以她的名字在法國新浪潮的介紹中很少出現。

顯然,新浪潮并沒有真正擁抱她。

就像在她2017年的紀錄片《臉,村子》中一樣,老朋友戈達爾給她開了一頓關門吃飯,老太太很委屈地哭了,但轉過身來,把他最喜歡的面包放在戈達爾身上。

好吧,與在新浪潮中飛來飛去的"年輕人"相比,她确實變得有點脾氣暴躁,給人留下了異常柔軟的印象。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從青春到老年,她一直保持着一個不具有攻擊性的蘑菇頭,顔色從一變為兩個,當被問及原因時,她說:"我不想像眼前的狗一樣白,我喜歡顔色。"

在臉上,村子裡,她和JR開車經過一片向日葵的田野,陽光燦爛,就像她絢麗的色彩。

她用蹦蹦跳跳的腳步聲給人一種輕松的感覺,從一個年輕人跳來跳去,到兩個人一起跳,到奧斯卡頒獎典禮,仍然毫不猶豫地跳起來。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一個一生都在閑逛的艾格尼絲·瓦爾達

她的笑容也很柔和,即使面對痛苦,臉上嘲笑,面對時間的流逝。

她把所有這些個人色彩都融入了幾乎還原現實的電影中,并完成了她一生的電影的寫作。

從她開始拍攝這部短角度的戀情的那一刻起,她就将其命名為"電影寫作",并認為電影應該像寫作一樣自由,創作者應該對電影的所有元素負責,包括主題,攝影,編輯,海報和配樂。

在特雷弗、戈達爾和霍瑪等專業和狂熱的電影制作人之間,她似乎"沒有學問"。當瓦爾達意識到這一點時,她的生活已經在電影世界裡了。

回顧她的電影,你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真正發生了什麼,你可以看到一個女性導演超越性別的態度。

而在《幸福》中,她似乎和女人站在一起。

《幸福》講述了一個男人走在妻子和情人之間,有一天妻子去世,情人取代了他的位置,一家人的生活一如既往地活着,聞到了氣味。

這部電影讓很多人興奮不已,并一度引起争議。另一方面,瓦爾達隻關心這部電影是否展現了自然法則下的幸福。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被稱為法版的《紅白玫瑰》,瓦爾達作為一個女人,從男性的角度講述了兩個女人墜入愛河的故事。

她也曾為女性堕胎合法化而鬥争,對女性導演指責性别不能拍電影感到憤怒:"讓我們早點回家做飯吧。"

1990年,瓦爾達的丈夫雅克·德姆(Jacques Demme)去世,結束了一段長達39年的戀情。第二年,瓦爾達拍攝了(南特的雅克·德姆)作為對他的愛和紀念。

她一直在想念他。

在村子裡,她臉上讀着丈夫的名字,在戈達爾的黑暗星座上,所有的樂觀和笑容在那一刻都崩潰了。她轉過頭,向戈達爾抛了一句話:"你真是個壞蛋。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電影中,瓦爾達握着丈夫的手

愛,恐懼,悲傷,然後是愛,這部電影的艾格尼絲·瓦爾達是一緻的。她的柔和、微笑、淘氣和女性關懷從電影中慢慢流淌出來,交織成一段漫長的生命。

謝謝你,阿内斯·瓦爾達。

去另一個世界,也要做個酷奶奶啊0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