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見是一種緣分,若是喜歡請關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文接上回:
在對《三體》第1集的解讀中,我們聊到了球狀閃電與宏電子對《三體》三部曲的深遠影響,以及他們在書由來與發展演進。
雖然這隻不過筆者對《三體》的粗淺認識,但還是希望對《三體》這個故事感興的你,有機會可以去讀一下《球狀閃電》這本算是前傳的小說。
他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三體》的前世今生,以及丁儀這個看似不太重要,實際上影響深遠的人物。
在筆者觀看完《三體》第2集之後,最讓我為之着迷也是最感到恐懼的,便是借由丁儀之口講出來的“射手假說”與“農場主假說”。
雖然在一段劇情與原著小說中的多少有一點出入,但并影響整個劇情的發展與走向。
至于這兩個假說的具體内容,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贅述與解釋了。
總的來說,這兩個假說想要說明的,就是大多理論或見解都建立在“經驗知識”的基礎之上。
而這種經驗知識更是現代實體學之是以存在,最重要的其中一個基石。
是以當實體學家發現自己奉為真理的基石突然不見了,可想而知,那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人,很容易是以走向極端。
雖然從《三體》的劇情來看,這像是“科學邊界”在已知的情況下,用無知毀掉了這些實體學家。
但事實上,這些假說的存在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而是在哲學界被廣泛認知與讨論的事情。
比如這個最容易讓人心生恐懼的“農場主假說”,其實是源自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火雞說”。
在這個關于火雞的故事中,那隻善于使用“歸納法”來思考的火雞,早早地便注定了自己的悲劇結局。
雖然這是由哲學家提出來的一種說法與理論。
但卻被我們的數學家華羅庚所借鑒,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完善。
華羅庚提出了更适合用在數學研究上的說法或理論“公雞歸納法”。
在這一歸納法中,華羅庚認為隻進行部分内容的研究,就是所謂的“不完全歸納法”。
雖然這種方法最終也可以得到一些結論,但卻并非是可以适用于全部情況下的理論。
一旦人們将這些理論用于實踐,是很可能會鬧出笑話或産生危險的。
這樣的結果與理論,就像《三體》中促使楊冬等人自我了結的原因一樣。
當他們發現,自己無論在歸納推理過程中列出多少相同的案例。
都無法百分之百保證,下一個案例會得出與之前完全相同的結果。
當他們發現自己為之奮鬥的目标,在可能的實驗、觀察、數量與類型上,幾乎都是無限的。
任何一個将自己的事業作為宗教信仰來崇拜的人,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此文章系“花煜寒”原創文章,非“花煜寒”賬号釋出皆為抄襲與搬運!)
而對于“射手假說”來說,與其最有相似性的應該就是“黑天鵝理論”了。
你可以将其簡單地歸納為:從沒見過的事情,并不代表永遠不會發生。
在這理論下,那些不可能發生的事可以被定義為是“離群值”。
他們通常隻存在于經驗之外。
是不被人所見、所想、所認知的。
而這種在發生前不被認為是會存在的事件,通常都會帶來對現有事與物極大的沖擊。
最終,當這些事發生後,由于人的天性與慣性使然。
我們會開始試圖對這些事件進行解釋,并最終讓他變得看起來是可以預測的。
而這一切,或許就是現代實體學的基礎,一個看不見也不想被承認的基礎。
就像筆者前面做的鋪墊與解釋一樣。
在《三體》的故事中,無論是楊冬還是目前的汪淼,似乎都已經相信了這兩種假說,并對自己所信仰的實體學産生了疑問與不信任。
當他們相信、承認這兩種假說後。
他們會發現使用歸納思考法,并不足以讓他們認識這個世界,也不足以支撐他們的學術研究。
實體學不存在的,經驗主義有着嚴重的瑕疵與不足。
即便是在最不容易受到這兩種假說影響的數學界,同樣也存在歸納法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僞的例子。
這或許就是《三體》之是以讓人着迷的地方,這并不是一個完全基于實體與科幻的故事。
因為有了射手與農場主假說的存在,讓我們感受了哲學對《三體》、對劉慈欣的影響之深。
當我們發現在有限的認知或認知限制下,無論你再如何努力都無法突破被“三體”銷定的科學邊界時。
你會發現,自己為之奮鬥、為之努力的一切,都是徒勞的、無意義的。
就像那标靶上的二維世界,無論如何都無法認知與了解射手的三維世界一樣。
就像“夏蟲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所蘊含的哲理一樣。
如果我們隻不過三維世界裡的夏蟲與蟪蛄。
我們又如何能推論或設計出有意義或有用的東西,并以此來了解三體世界或整個宇宙呢?
《三體》不僅包含了許多真實的科學理論與不現實的科學想象。
《三體》更蘊含了許多細思極恐的哲學概念與哲學理論。
或許這一切,隻有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才能解釋清楚。
以上便是我對《三體》第2集的了解與感悟,更多精彩解析,咱們下回見!
(看完記得關注“花煜寒”哦,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