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什麼是“婚内單身”?
同住屋檐下,如同陌生人;
明明是夫妻,關系就像合租室友;
沒有愛情,沒有性,沒有溝通,隻剩下冷冰冰的應付和敷衍。
婚内單身還有一個形容詞,叫“周末夫妻”。
-01
“婚内單身”的特征
第一:無性無愛
跟結婚時間長短關系不大,時間隻是影響兩個人感情的一個因素。
有些夫妻,結婚十多年,感情依舊恩愛;
有些夫妻,結婚短短幾年就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最直接的對立狀态,就是無愛無性。
看到對方就厭惡,看到對方就心煩;
你能夠察覺到你們之間的愛情已經消失,面對彼此,隻剩下冷冰冰的,不加掩飾的平靜。
第二:一邊維持婚姻狀态,一邊保持單身
這兩者之間并不沖突。
簡單來說就是:
雖然你們倆是夫妻,領了結婚證,法律意義上也承認的關系。
但是在平日的生活裡,你們又是各自獨立的,完全不打擾彼此,各有各的圈子,社交,工作和生活。
隻不過這種狀态,更多發生在沒有孩子的夫妻關系裡。
正因為沒有孩子,是以他們也不必因為照顧孩子而勉強自己跟對方每天生活在一起。
當然,也存在有孩子,但過着單身生活的婚姻。
那種婚姻狀态叫“喪偶式婚姻”。
網上有句話這樣說:“明明已經結婚,卻過着單身的日子。”
喪偶式的婚姻狀态,一般是:
多數時間裡,隻有一個人承擔起照顧孩子,經營家庭的責任中,而另外一個人很少參與進來。
第三:無話可說,懶得僞裝
婚内單身的另一種表現就是:
“我攤牌了,我懶得裝了,是以你也别裝了”。
倆人下班回到家裡,完全沒有跟對方溝通的欲望。
即使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也懶得說話。
“非不要不溝通”。
甯可跟朋友,跟陌生人聊天,分享心情和生活,也不願意跟對方多說一句。
這種狀态到最後,就變成“懶得僞裝”。
-02
為什麼會出現“婚内單身”的狀态?
第一:需求總是被忽視
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是:
被了解,被尊重,被傾聽,被接納;物質需求,情緒價值。
在婚姻中,夫妻不僅僅是夫妻,還是朋友,隊友,家人,父母的角色。
每天都要生活在一起的人,如果始終都不願意或總是忽略對方的需求,那就容易出現問題。
短時間内,不會對感情造成太明顯的影響。
但長此以往下去,對方察覺到你總是忽視他的感受,忽略他的心情,不給他任何尊重,甚至懶得跟他溝通。
那麼,他也會采取同樣的手段跟你相處。
第二:沖突未及時解決
夫妻相處過程中,産生沖突的可能性太大了,原因也太多了。
柴米油鹽醬醋茶,孩子,雙方父母,感情,懷疑,情緒等等。
每一個都可能是兩個人産生沖突的原因。
一次沖突沒有解決,新的沖突又開始了。
于是,這些小的沖突不斷累積,被壓在彼此心中,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爆發出來的。
讓夫妻感情走向破裂的,從來都不是忽然之間的問題,而是無休止的小沖突,最終變成了大的失望。
-03
該如何改變“婚内單身”的狀态?
對于婚内單身這件事,很多人持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認為:
既然這樣了,那何必僵持呢?能過就過,不能過就離。
也有人認為:
結婚太累了,就湊合過下去吧,能走到哪一天再說。
前者是“果斷派”,察覺到婚姻會對自己造成很大的影響,就選擇及時止損。
但這種止損,同樣需要承擔一些代價。
比如:孩子撫養權,家庭資産的分割等。
後者是“妥協派”。
即使知道婚姻很可能一眼望到頭,今後隻會比這種狀态更糟糕,但他們依舊不願意主動解決問題,改變現狀。
想要改變婚内單身的狀态,隻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第一:發現問題,溝通問題。
這需要彼此克制住心中的煩悶,憤怒與焦慮,隻有保持暫時的情緒穩定,才能跟對方逐一解決問題。
第二:共同參與,增進感情。
一起參與到家庭生活與教育孩子這件事上,隻有一起參與,你們才能感覺到彼此是“一家人”。
第三:了解,接納和尊重。
任何時候,都不要放大你們之間的沖突。
你要明白,你們是夫妻,本應該是最親密的人。
如果解決不了當下的問題,即使離婚後開始新的感情,你們依舊會陷入同樣的困境。
如果婚姻是棋盤,那夫妻就是下棋的對手。
不是棋盤太難,而是兩個對手,水準太差。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婚内單身”?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