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從敬畏山水、崇拜山水,到利用山水、審美山水,再至營建山水城林、居于山水之間,在江南文化中,貫穿始終的山水精神,而江南人也早已将自己融入自然。

近日,特展“山水舟行遠——江南的景觀”在蘇州吳文化博物館對外展出。與一般的考古展,山水主題的書畫展不同的是,這一展覽解析山水關系的方式,向觀衆講述了江南人獨有的“山水精神”,展覽包括古代書畫、古籍、古琴、玉器、瓷器、陶器等文物130餘件套。

江南文明自這片澤國沃土有人類活動痕迹起便不斷孕育、演化,從新石器時代即成的“魚米之鄉”,到明清兩代的風物習尚,再至當代山環水繞的城市意境,貫穿其間的是曆久彌新的山水精神。江南的景觀是自然與人文的共生,猶如穿梭于長三角河網中的舟船,山水精神即是一代又一代江南人延續下來的人地關系緊密的核心。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

對于展覽的緣起,吳文化博物館館長陳曾路告訴澎湃新聞,“我們想做一個關于山水的展覽,這一展覽不僅是講山水繪畫,而是從溯源山水開始。山水精神不光是精神上的,還有物質上的。”展覽“山水舟行遠——江南的景觀”呈現了包含古代書畫、古籍、古琴、玉器、瓷器、陶器、石器、青銅器等文物130餘件套,用解析山水關系的方式,一覽古人如何對山水進行空間布局、巧妙經營,為塑造當代山水城市提供借鑒。

物質中的江南山水

展覽的開端講述便是古代江南人依水而生的生活方式。在展櫃中,觀衆可以看到一批草鞋山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澄湖遺址出土的史前時期文物,包括碳化稻谷、葫蘆形黑衣陶罐等,呈現古人對自然的尊重。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碳化稻谷,新石器時代,草鞋山遺址出土,吳文化博物館藏

大陸是世界栽培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在距今8000—6000年前大陸已有比較成熟的稻作農業,長江中下遊的諸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發現有人工栽培的稻粒,草鞋山遺址就是其中之一。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葫蘆形黑衣陶罐,新石器時代,澄湖遺址出土,吳文化博物館藏

遠古先民在獵取食物時常需與水搏鬥,具有浮力性的自然物就成為了最初的渡水工具。葫蘆具有體輕、防濕性強、浮力大等特點,是以很早就被人們作為浮具來使用。《國語》中有“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說的就是利用葫蘆渡水。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

在展覽中,主辦方向觀衆展示了山水的概念是随着人類文明的發展而轉變的。随着春秋時期各國戰争的爆發,山水也成為了人們擴充疆域的依靠。春秋戰國時期,吳楚越三國争霸東南,而因水而生,臨水而戰,舟楫除了承載着捕魚的功能外,也載沉載浮着吳越的大邦之夢。

在這一部分的展櫃中,觀衆可以看到一批與春秋時期戰争有關的文物,包括楚王邵戈、吳王餘眜劍等。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春秋時期吳楚越交戰地圖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吳王餘眜劍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楚王邵戈,春秋 ,吳文化博物館藏

解構審美中的山水

除了依水而生,臨水而戰外,江南古人也逐漸将自己的審美和思想寄托于山水中。其中,《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在内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先秦時期人們已開始表現出對山水自然物濃厚的審美興趣,《詩經》中包含了大量對山水和花草鳥獸蟲魚等自然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山水的情感和認識。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

諸子哲學對自然山水的審美産生重要影響,自然物在此時被人格化,與人的精神意義和道德價值相關聯。先秦諸子觀山水以比德,察山水而悟道。而魏晉時代,三月上巳,水濱雅集,已經成為文人生活的一個重要内容。曲水流觞,吟詩作賦,《蘭亭序》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而成。士人開始将自然山水視作獨立審美對象,暢神其間。魏晉以降,山水審美發展并逐漸走向成熟,山水詩、山水畫、山水園林作為載體,成為了山水精神的重要表現形式。

在展廳中,觀衆可以看到主辦方對于《詩經》等文獻的展現,以及對渤海藏真本《蘭亭序》的呈現。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詩經二十卷》,清光緒七年(1881)江蘇書局刻本,吳中區圖書館藏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晉王羲之《蘭亭序拓本冊(渤海藏真本)》,明,浙江省博物館藏

此冊系渤海藏真本,渤海藏真帖,八卷,明崇祯三年渤海陳息園刻。沈曾植舊藏,剪裱裝,十一開,有沈氏朱筆批校并題簽。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文震孟《行書山中酬友人見懷詩軸》,明,紙本,浙江省博物館藏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王鏊 《行書洞庭兩山賦卷》,明代,紙本,縱35.1厘米,橫545.7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錄王鏊所作《洞庭兩山賦》一文,全文近兩千字,描寫了太湖之中的洞庭山浩瀚縱橫的壯麗景觀,用詞精當,極富韻味,是王鏊所有文學作品中極為重要的一件。在王鏊創作的衆多紀遊題材的詩文中,有諸多贊美吳中山水的内容,可以看出其對故鄉山水的熱愛,對親近自然以抒懷的熱衷,同時展現了王鏊對其所屬的吳中地域文化的認同。

展覽第二單元“解構山水關系”則從山形、舟行兩種觀景視角入手解構山水畫,進一步講述了古人是如何利用圖像的形式傳達不同觀景角度、态度和心境,反映既定時空背景下的山水審美意趣。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董诰,《西湖十景畫冊》,清,設色,浙江省博物館藏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董诰,《西湖十景畫冊》,清,設色,浙江省博物館藏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董诰,《西湖十景畫冊》,清,設色,浙江省博物館藏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董诰,《西湖十景畫冊》,清,設色,浙江省博物館藏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董诰,《西湖十景畫冊》,清,設色,浙江省博物館藏

在這一單元中,重點展品有清代書畫家董诰的《西湖十景畫冊》。“西湖十景”作為江南城市園林發展的一個縮影,其景緻受到宋以來曆代畫家的鐘愛。文人園林畫重在表現景觀意境,大多對景觀的實際位置、最佳觀景地點、遊覽順序等表現得較為模糊。而“西湖十景”這種标注了景觀名稱的實景畫作将文人對景觀的想象、精神情感體驗和實地景觀巧妙融合,以寫實的手法将人們對山水的追求表現出來。

此套圖冊共10開,分别繪西湖十景,其中“斷橋殘雪”一開有落款:“臣董诰敬書恭畫”,并钤有“臣”、“诰”印。“蘇堤春曉”一開中,詩前有“禦制西湖十景詩”字樣。是以,此冊應系董诰奉敕而作,或主動向乾隆帝進獻。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王鑒《仿古青綠山水圖冊》,清代,紙本,水墨、設色,常熟博物館藏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王鑒《仿古青綠山水圖冊》,清代,紙本,水墨、設色,常熟博物館藏

展廳中,王鑒《仿古青綠山水圖冊》系仿宋元山水,均為青綠設色。其中一開仿北宋巨然,山形結構圓潤,高而不險,水邊設蒲草,以淡墨皴染,焦墨上苔,滋潤渾厚。一開仿元黃公望,淺绛山水,山石以“披麻皴”幹筆皴擦,叢衫林木,多用橫點。一開仿元趙孟頫,描寫江南水村平原景色,柳木垂蔭,遠山清秀,山頭用青綠濕筆皴點暈染。樹木、屋舍等則精描細點,再以多種色調加以渲染,畫面幽靜甯靜。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武丹《仿黃鶴山樵山水圖軸》清代,絹本,設色,常熟博物館藏

此圖為武丹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作,構圖取法高遠的全景式山水,用筆工細,清韻勁健,一絲不苟,設色沉着,畫風蕭疏淡雅。圖繪高山峻嶺的郁茂之景象,山巒疊嶂,飛瀑流泉,棧道盤旋延伸,樓閣亭軒林谷間隐現。其景繁而不亂,令人有望之所見、遐所不見之思。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明錢穀 《求志園圖卷》,紙本,設色,故宮博物院藏

在明代吳門畫家的作品中,有許多以他人的莊園、庭院為題材的作品。它們在描繪人造園林真實性的基礎上,力圖表現園林主人的生活理想,反映他們身居鬧市,卻追求“與深山野水為友”的操守與志向,這類作品成為吳門畫派所表現的一種突出的藝術現象,而錢穀的《求志園圖》正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件。

與正常的山水畫展不同的是,在這一闆塊中,主辦方在23幅山水繪畫作品邊配以畫作的白描稿,解構畫作中的山水關系,分析畫卷中的圖式結構,總結畫家的繪景邏輯。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覽現場,“解構山水關系”單元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覽現場,“解構山水關系”單元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覽現場,對于王鑒《仿古青綠山水圖冊》的結構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覽現場,翁同龢山水作品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覽現場,翁同龢山水作品的結構圖

吳文化博物館文物保管部主管、項目負責人郭笑薇表示,“很多觀衆并非對古代書畫作品并沒有了解,是以這一點解構可以幫助觀衆了解畫家點觀景心思,讓他們知道山為什麼會這樣繪制?觀山的角度是什麼樣的?水是如何流動的?水跟山之間是什麼樣的關系?”陳曾路說,這一部分是希望抛一個磚,讓觀衆了解繪者視角、畫面構思提供一種觀察方式。

從梳理水系到塑造山水城市

沈周曾寫下“吳之為國水所涵”,描述了江南一帶的地貌。水網連接配接着城林,市鎮之内水街相依,居民臨水而居,水與城環環相扣。水系是城市發展的命脈,繁密的水網也是建構江南山水城市得天獨厚的自然基礎。山水城市的理念,正是将中國山水詩、山水畫、山水園林的美學相融,建構出一種理想栖境。在陳曾路看來,江南的水系與自古至今的城市都息息相關,而江南的發展也取決于我們如何把山水的精神發揮好。

相比展覽前半段的溯源山水的物質與精神,展廳尾端的第三單元“塑造山水城市”則是一次“古今對比”,向觀衆呈現一場水域田野調查成果。該部分也是展覽中最有趣的部分。

展覽團隊根據明清時期地方志、府志、水利志、運河圖等史籍資料還原了康熙時期江南八府的水系連通情況,做出一張水系示意圖,讓觀衆進一步了解古代江南地區水網連通各個府城之間交錯縱橫的關系。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牆上的明清時期江南地區水系模拟圖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牆上的當下江南地區水系模拟圖

郭笑薇表示,“從展現的水系網示意圖中可以看到江南水系的變遷,明清時期存在的一些湖泊現已不複存在了,也有一些過去的小型湖泊發展成了更為廣闊的湖泊。不變的是,江南水網繁密,江南也是靠水網支撐起城市與城市間的交流溝通的。”

同時,展覽團隊前往江南地區進行田野調查,選取9個城鎮、60個水系、水域進行調查,對水文情況進行拍攝,并采集水樣本,通過大型蓄水裝置及多媒體的展示,呈現出當下水域田野調查成果,以此希望更多觀衆關注腳下的土地,喚起大家對塑造當代山水城市的關注。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大型蓄水裝置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蓄有不同地區的水的裝置

此外,從業人員還使用GoPro從第一視角模拟人在山水中行走穿梭的狀态,讓觀衆在展覽中遊走于山林之間,徜徉于江河之旁,感受當代城市中的山水魅力。

“這個項目是希望大家除了領略古代藝術家對于自然的描摹外,也去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手腳去感受,探索我們的土地。在江南,無論是這一展覽所在地蘇州,或者常熟(市區有虞山),杭州(西湖)等地,這些城市都是和山水融在一起的,是以這一部分也暗示了我們的一種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講的是我們如何在某種程度上回應生态人文。因為我們就在山水之中。”陳曾路說道。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

打造江南文化産品

依山傍水的景觀資源和多樣化的文化遺産,是江南地區擁有的客觀優勢。貫穿于江南文化中的山水精神,更是塑造山水城市時江南人自發的情感追求。主辦方表示,這一展覽旨在為觀衆在有限的時間空間中,展現出古往今來人文山水的關系。山水中的城鎮與城鎮裡的山水,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審美自然,江南人寄托于山水中的情感,對山水文化的追求,一脈相承。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平江圖,拓本,蘇州碑刻博物館藏

江南考古志|“山水舟行遠”裡的江南景觀與文人精神

展廳現場

此次展覽是吳文化博物館江南地域文明系列特展之一,由吳文化博物館和常熟博物館共同主辦。主辦方也向記者強調了希望通過展覽,加強中小博物館間的聯系,調動更多中小博物館資源和力量,促進館際合作。陳曾路告訴記者,“我們希望結合中小型博物館的特色與優勢,去長期建設一個文化産品。博物館的一次展覽就是一次研發,對于我們是一種積累,對于觀衆來說則是一種新的切入視角,幫助他們思考問題。”

展期内,吳文化博物館将繼續舉辦學術講座、讀書沙龍、直播連麥,開發豐富的展廳課程,組織開展相關戲劇體驗工作坊等活動,引領觀衆一起踏上享受江南山水的旅途。

展覽将展至2023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