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作者:地球知識局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文/沐沐

圖文:審稿-蟹黃撈飯、制作-七

音頻:講述-沐沐、制作-賽安

封面圖:Shutterstock

說到佛祖,很多人馬上會想到西遊記中的如來佛,法力無邊,動動手指就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當然,這隻是小說中的虛構情節,但佛教作為對中國曆史産生深刻影響的世界性宗教,其創始者——佛祖,在現實中,是有其原型的。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是真實存在的曆史人物,原名喬達摩·悉達多(Gautama Siddartha),原為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u,今尼泊爾境内)的王子,創立佛教後,被後世尊稱為佛祖,而他的出生地——藍毗尼(Lumbini,今尼泊爾境内),如今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是全世界佛教徒向往的聖地。

藍毗尼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西北部有個迦毗羅衛國,國王為釋迦族人,人們稱他為淨飯王。他的王後叫摩诃摩耶(Mahamaya),是鄰國天臂城善覺王(Suprabuddha)的女兒。

傳說,淨飯王與摩耶王後結婚多年,沒有生育兒女,直到他們已過中年,有一次,摩耶王後夢見一頭白色大象進入自己腹中,王後就懷孕了。

按照當地傳統,婦女第一次分娩,要回到娘家去。公元前565年(佛陀誕生年代諸說之一,為北傳佛教說法),快要臨産的摩耶王後從迦毗羅衛國王宮出發,回娘家天臂城去,途經藍毗尼花園時,摩耶王後下車沐浴休息。沐浴之後,她用右手攀住一棵無憂樹的樹枝,這時候,小王子降生了。

尼泊爾畫家穆克蒂·辛格·塔帕(Mukti Singh Thapa)作品,描繪了釋迦王子誕生的場景,畫中的摩耶王後右手抓住樹枝,新生的小王子腳下踩着蓮花

圖:Mukti Singh Thapa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小王子取名為喬達摩·悉達多,當時的智者預言,這位王子長大後,會成為一位強大的統治者或精神領袖。果然,在王子35 歲那年,終于在菩提樹下頓悟,并建立了佛教學說,因為他是釋迦族人,是以他的追随者尊稱其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者”,後世稱其為佛陀。

而釋迦牟尼誕生的藍毗尼園,在此後的兩千多年裡,有無數佛教徒前來朝聖。

藍毗尼園的釋迦王子塑像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藍毗尼園

藍毗尼位于尼泊爾境内西南部,緊鄰印度北方邦。由于這裡是佛祖誕生之地,從公元前開始,就有前來朝聖的佛教徒們,在此處修建寺廟和佛塔,予以紀念。如今,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古代的佛教建築遺迹,藍毗尼也是以成為世界聞名的宗教聖地。

傳說白色的摩耶神廟是佛陀誕生所在,周圍是古代寺廟和佛塔的地基,這些寺廟大約修建于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3世紀,為朝聖者修建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公元 403 年,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前往藍毗尼朝聖,并寫成了《佛國記》一書,書中記載了他在藍毗尼的見聞,提到了佛陀誕生處的無憂樹,以及摩耶王後沐浴的水池。大約公元 636 年,唐朝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經,也專程來到藍毗尼朝敬,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記》中,也詳細記載了藍毗尼園當時的情景,書中提到已經枯萎的無憂樹、王後沐浴的水池,以及附近的寺院古迹。

無憂樹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到了19 世紀,由于長期戰亂,前來藍毗尼朝聖的佛教徒已經很少了,藍毗尼園也逐漸荒廢。1857 年,印度各地爆發了大規模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運動,尼泊爾政府派兵支援,幫助英軍鎮壓了印度的運動,英國是以将靠近尼泊爾的一部分印度領土,劃歸尼泊爾,藍毗尼就這樣被劃入了尼泊爾。恐怕佛祖也沒有想到,兩千多年後,自己硬是被改了國籍。

後來,根據玄奘與法顯兩位中國高僧的記錄,考古人員在藍毗尼發掘出古代寺院的廢墟,以及神龛、阿育王石柱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證明,雖然佛祖誕生的故事有神話成分,但釋迦牟尼并非虛構人物,而是真實存在的。

藍毗尼的玄奘塑像,法顯和玄奘的記錄,幫助考古學家找到藍毗尼許多重大考古遺址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如今,藍毗尼園作為世界公認的佛教聖地,佛教徒又開始絡繹不絕前來朝聖,許多國家都在藍毗尼修建寺院,藍毗尼成為令人向往的佛教聖園。印度見此情景,心裡很不是滋味,畢竟這塊土地是在英殖民時期被劃出去的,如何能忍下這口氣?于是印度和尼泊爾雙方為了這塊土地再起争議,尼泊爾毫不相讓,雙方多次此争執不下。

摩耶神廟

藍毗尼園最著名的建築,是白色的摩耶神廟,考古學家曾在摩耶神廟大殿下面,挖掘出一塊帶有“印記”的石闆。據考證,該石闆所處的位置,正是佛祖誕生之處,為了保護這個古迹,就在此處修建了摩耶神廟。

摩耶神廟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摩耶神廟是一個巨大的白色方形建築,神廟裡面是一些建築遺址的地基,由于被認定為佛祖誕生之處,是以這些遺址都被保護了起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那塊标志着“佛祖誕生之處”的石闆。

摩耶神廟内部

圖:francetvinfo.fr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人們排隊參觀佛陀誕生之處

圖:discover.hubpages.com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佛陀誕生之處的标記石

圖:discover.hubpages.com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在摩耶神廟的南側,有一方池塘,池水清澈透明。據佛教傳說,摩耶王後誕子後,曾在這座開滿蓮花的池塘中沐浴,玄奘在書中描述這方池塘“澄清蛟鏡,雜花彌漫”,池塘最初是橢圓形,後經改造,成為磚砌矩形。

池塘邊長着一棵巨大的菩提樹,法顯與玄奘都曾在書中提到此樹,玄奘描述這棵樹:“有無憂樹,今已枯悴,菩薩誕靈之處。”如今,池塘邊的這棵巨大的菩提樹,雖然不一定是原樹,但長得極為茂盛,綠蔭如蓋,樹下常有朝聖者在此冥想。

矩形池水

圖: 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阿育王石柱

在摩耶神廟的北側,有一根巨大的石柱,這根石柱就是著名的阿育王石柱,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Ashoka)所立。

阿育王柱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阿育王藍毗尼朝聖的場景

尼泊爾畫家哈裡·普拉薩德·夏爾馬(Hari Prasad Sharma)作品,描繪了阿育王在藍毗尼朝聖的場景,畫中的阿育王正在觀看匠人們往石柱頂上安裝馬雕像

圖:lumbinimuseum.org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阿育王在開疆拓土後成為虔誠的佛教徒,大約公元前249年,阿育王帶領許多僧侶、大臣,浩浩蕩蕩前來藍毗尼朝聖,并立石柱紀念,石柱上刻有婆羅米銘文記載此事。

阿育王石柱上的婆羅米銘文

圖 :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圖:worldhistory.org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據考古研究,阿育王石柱的頂端,原有一座雕刻精美的馬的雕像,後石柱遭雷電所擊,斷為兩截,上面的馬雕像已丢失。玄奘在遊記中提到過此事,“上作馬像,無憂王之所建也。後為惡龍霹靂(雷電所擊),其柱中折仆地。”也正是根據玄奘的記載,考古學家得以在1896年發掘出早已被雷擊倒,埋于地下的阿育王石柱,并确定了釋迦牟尼的誕生地。

阿育王石柱被發現時的照片

圖:British Library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佛教寺院

在藍毗尼園内,除了兩千多年前的佛教古迹,還有一片風格各異的寺廟區,這些寺廟是全世界的佛教組織,為了向佛祖朝敬,而在此地修建的。目前,中國、南韓、日本、越南、法國、德國、斯裡蘭卡等多個國家,都在藍毗尼園内修建了寺院,每一座都獨具特色,代表了本國的建築風格。

藍毗尼園大門

圖:wiki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這些風格各異的寺院,都分布在園内中軸線的河兩岸,西岸的西寺院區,都是大乘佛教的寺院,它們以摩耶神廟北側的和平之火為起點,分布在河的西岸。

永恒的和平之火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上下滑動檢視

藍毗尼園地圖

圖:blogs.ubc.ca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西寺院區的主要建築有中華寺、南韓寺、越南寺、奧地利寺、法國寺、德國寺等。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是中華寺。

中華寺為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風格,建于1998年,寺内有大雄寶殿、禅房等建築,氣勢宏偉,裡面的禅房可供前來朝聖的信徒居住。

中華寺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中華寺的旁邊是南韓寺,南韓寺也相當壯觀,是典型的南韓建築風格。

南韓寺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德國寺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奧地利寺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沿河而建的寺院區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東寺院區是小乘佛教的寺院,主要有緬甸寺、斯裡蘭卡寺、泰國寺、高棉寺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泰國寺,它由白色大理石建成,造型獨特,如同童話中的城堡。

泰國寺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緬甸寺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高棉寺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日本和平塔

與其他國家不同,日本在藍毗尼修建的佛教建築,不是寺院,而是一座白色的和平塔,這座白塔映着藍天,顯得十分宏偉。日本和平塔位于藍毗尼園的中軸線北端,與南端的摩耶神廟遙遙相對,兩者一南一北,大約相距三公裡。

日本和平塔

圖:wiki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從日本和平塔沿着中軸線眺望南端的摩耶神廟

圖:visitworldheritage.com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左右滑動檢視

藍毗尼園平面地圖

圖:THE LUMBINI MUSEUM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鳥瞰圖

圖:THE LUMBINI MUSEUM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日本和平塔附近有大片的濕地,是藍毗尼鶴保護區的一部分,這片濕地上生活着許多赤頸鶴(Sarus Cranes),是赤頸鶴的自然栖息地。

藍毗尼園的赤頸鶴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藍毗尼最重要的佛教慶典,是一年一度的佛誕節(buddha Jayanti),佛誕節在每年尼曆一月下旬(公曆5月)舉行。節日期間,藍毗尼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僧人們誦經祈禱、沐浴佛身,将佛像放在一輛裝飾華麗的大木輪車上,四處巡遊,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也雲集于此,參加盛會。

2019年,時任尼泊爾總理奧利參加藍毗尼的佛誕節慶典

圖:samratgroup.org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很多來過藍毗尼的人都覺得,藍毗尼園似乎有一種特殊的精神能量,能讓浮躁的心靈安甯下來。是以,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不遠萬裡,長途跋涉,從世界的各個角落來到這裡,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寺院住下,每天坐在菩提樹下,荷花池畔,遠離俗世的繁華,與閑雲野鶴為伴,冥想靜思,難道不也是一種人生的修行嗎?

圖:Shutterstock

尼泊爾,改變中國的小孩兒

END

本内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行星球立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請背景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