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壓中國綠色産業 美國暴露“既要又要”本質

作者:直新聞

近期,美國再現沖突姿态。一方面,拜登政府為争奪全球綠色治理的話語霸權,許下雄心勃勃的氣候減排承諾;另一方面,為促成美國制造業的回流,又打着“産能過剩”的幌子,遏制打壓中國綠色産業。其背後“既要又要”的本質暴露無疑。

當地時間8日和9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與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進階顧問波德斯塔在華盛頓進行正式會談。據中國生态環境部官網11日介紹,中美雙方分享了各自氣候政策和行動的經驗與挑戰,旨在有效應對氣候危機及其影響。能看出雙方均有意在逐漸減少煤炭消費和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方面進行合作。

打壓中國綠色産業 美國暴露“既要又要”本質

美國總統國際氣候政策進階顧問波德斯塔

直新聞注意到,在談論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同時,美方夾帶私貨,再提“産能過剩”議題。美國國務院一位進階官員10日說,美國和中國在兩天氣候變化雙邊會議中,讨論了中國太陽能和電池制造、鋼鐵生産和煤炭發電方面“産能過剩”的問題。

果不其然,在中美氣候特使會談後的第二天,拜登政府迅速“變臉”,宣布對華新能源“三駕馬車”加征關稅。10日,綜合彭博社、美聯社和《華爾街日報》等美媒相繼援引消息稱,拜登政府最快下周宣布對華加征關稅,涉電動汽車、電池和光伏等關鍵領域,其中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的關稅将升至100%。

實際上,美國對新能源産業需求量十分旺盛。據美國光伏行業協會(SEIA)的統計,2023年美國累計光伏裝機達到162GW,相較2022年增長13.5%。此外,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預測,在2024年和2025年,随着光伏發電的增長,太陽能将成為美國發電增量的主要來源,傳統能源的發電占比将下降。美國太陽能發電在其發電總量中的份額有望從2023年的4%,提高到2024年的6%和2025年的7%;煤炭發電的份額将在2024年下降9%。

打壓中國綠色産業 美國暴露“既要又要”本質

  圖為美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機關:GW)

随着光伏技術的不斷創新疊代和産業鍊的完善,中國光伏産業在過去10年将發電度電成本下降了超過80%,在全球市場中擁有了難以撼動的效率和成本優勢。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23年的資料,中國在太陽能電池闆(如多晶矽、鑄錠、晶圓、電池群組件)的所有制造階段的份額超過80%,太陽能光伏出口額在2021年超過300億美元。

打壓中國綠色産業 美國暴露“既要又要”本質

然而,美國卻逆全球化趨勢,試圖将光伏供應鍊引流到本土。拜登政府不僅延續了前政府的201關稅、301關稅等政策,對光伏産品不斷加征關稅和反規避調查。除此之外,拜登政府還為光伏發展提出激勵措施。2022年8月,美國又通過了高達3690億美元的《通脹削減法案》(IRA),法案中對于光伏的需求端與供給端皆有補貼。

2023年3月,為了對沖美國的巨額補貼,歐盟連續出台《淨零工業法案》和《關鍵材料法案》草案,盡管《淨零工業法案》是沖着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而來,但裡面一些條款不可避免會對中國相關産品産生影響。

然而,有分析人士指出,若将光伏産業強制轉移到美歐,将會導緻全球氣候進一步惡劣。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中國可持續投資部研究員徐生年表示,光伏供應鍊轉移到美國和歐洲将會令全球1.5度溫控目标的實作難上加難。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大緻估算,如果中國以外區域所需光伏産品隻在美國或歐洲生産,達成國際能源署(IEA)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目标的期限要分别延後6.3年和11.3年。相關内容WRI還在繼續進行下一步更細緻的研究。

諷刺的是,自拜登上任以來,一直努力将美國塑造成拯救世界于氣候危機的“英雄”。這種努力旨在填補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後留下的空白,并重塑美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話語霸權。在2021年4月舉辦的全球上司人氣候變化峰會上,拜登宣布了美國的氣候目标: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量降低50%至52%(按照2005年水準),并力争在2050年實作碳中和的氣候目标。然而,目前的情況表明,拜登的做法正在與全球綠色治理目标背道而馳。

打壓中國綠色産業 美國暴露“既要又要”本質

2022年6月,拜登召集主要經濟體能源和氣候論壇上司人會議,以激勵加強能源安全、增進全球糧食安全的健強性,并應對氣候危機。

作者丨李長春,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主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