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萬人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

作者:廣西新聞網

視訊加載中...

視訊制作:廖慶淩 卿要林

走讀壯鄉

站在進入南丹縣裡湖瑤族鄉朵努社群的坳口放眼望去,數百棟風格統一的農家小樓依山而建,在晨霧中若隐若現,頗為壯觀。走進社群,房前屋後幹淨整潔,草坪青翠,綠樹成蔭,寬闊整潔的道路一側劃出三色騎行道,依山勢不斷延伸;順路前行,内鬥鳥寨、銅鼓寨、牛角寨、陀螺寨、粘膏寨等特色鮮明的主題村寨依次映入眼簾,山腳下則是造型獨特的“瑤王寨”,充滿濃郁民族風情。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萬人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

南丹縣裡湖瑤族鄉朵努社群是該縣三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之一,共安置1127戶6840人,其中大多數是白褲瑤同胞。近年來,該社群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産業,讓搬遷群衆吃上了“旅遊飯”,實作了增收緻富。圖為朵努社群一角。畢榮星 攝

這裡是景區?是的,朵努社群也是朵努景區,近年來先後榮獲“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搬遷安置區?是的,朵努社群是南丹縣三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之一。“我們是‘千家瑤寨·萬戶瑤鄉’項目最大的安置點,主要是安置附近山區搬遷出來的白褲瑤群衆。”朵努社群駐村第一書記黎夏介紹,“社群征地1200畝,建設安置房332棟,安置1227戶6840人。”

9月22日一早,朵努社群的觀景台旁,居民蘭還妹正在打掃衛生。“顧客喝酒聊天會比較晚,是以一般我們都是早上打掃衛生。”蘭還妹說。

蘭還妹是地道地道的白褲瑤族阿妹。2017年底,她全家6口人告别紀呇村蠻告屯老家的茅草屋,易地搬遷到朵努社群,住上了漂亮的“别墅”。白天,蘭還妹在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崗位做景區保潔員,每月1500元;晚上,她和丈夫在社群南門的門面搞起宵夜燒烤,做遊客生意,收入可觀,一家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萬人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

瑤王寨景區鳥瞰。

“黨委政府在設計之初就已經想到了搬遷群衆後續發展問題,提出了利用白褲瑤獨特的民俗風情,以‘上級支援+财政投入+企業參與’的多元融資模式,把全域旅遊與易地扶貧搬遷結合起來,把安置區建設同景區打造結合起來。”南丹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局長譚善亓介紹。

“瑤王寨是易地扶貧搬遷朵努社群配套項目,植入白褲瑤文化,按照國家級5A級景區标準來打造,現在已經投資了5億元。”瑤王寨景區負責人、廣西夢之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華清說。據介紹,目前景區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将來項目正式開放後,可同時容納1萬人參觀遊覽,并為附近白褲瑤群衆提供3000個演藝、服務、餐飲等就業崗位,有效帶動當地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旅遊發展靠什麼?除了自然風光,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觀尤為重要。對白褲瑤“人類文明的活化石”這塊金字招牌,在搬遷脫貧的同時如何留住其民族傳承?這也是令人關心的問題。南丹縣積極組織民間藝人申報非遺傳承,并以安置區的社群民族工藝品展示中心、銅鼓坊、陀螺坊、織繡坊、染坊為載體開展非遺創業。同時,加強民族文化進校園,在學校開設了銅鼓、皮鼓、民族服飾傳承等興趣班。

9月21日下午5時,記者走進朵努社群安置區旁的王尚國小,恰逢課外活動時間,隻見各年級學生有的跳猴鼓舞,有的玩陀螺競技,有的打銅鼓,整個學校猶如大型文藝展演現場。“上學日的下午4:50—5:50,是學校民族傳承興趣班學習時間,天天如此。”學校的銅鼓舞指導老師伍富标向記者介紹。

“十三五”期間,南丹建檔立卡白褲瑤貧困人口高達2.3萬人。“耕地少、石頭多,幹旱缺水,住的是泥巴房、茅草房。”出生在裡湖岜地村的南丹縣政協副主席花明金,向記者介紹了過去白褲瑤群衆的普遍生存狀況。

為了從根本上破解白褲瑤群衆的生存困境,南丹縣在白褲瑤聚居地裡湖和八圩兩個瑤族鄉實施“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旅遊開發項目,先後投資13.7億元,建成裡湖王尚朵努社群、八圩結拉社群、八圩瑤寨團結社群3個集中安置點,共安置白褲瑤群衆2471戶約1.35萬人,通過創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旅遊開發”新模式,讓白褲瑤實作了整體脫貧。

9月22日,記者走進八圩瑤族鄉結拉社群,隻見一排排粉牆青瓦的兩層半聯排“别墅”矗立路旁,前面是花園,後面有小院。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萬人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

朵努社群安置區是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這種‘别墅’共有93棟,另外還有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樓35棟,一共安置了脫貧戶1010戶5945人。”派駐該社群第一書記梁陳冬向記者介紹。結拉社群是八圩最大的安置區,其中白褲瑤占78%,此外還有一個小一點的團結社群,因地處團結水庫旁而得名。團結社群占地130畝,建成聯排天地樓安置房49棟,居住着來自該鄉瑤寨村、吧哈村、塘浪村、關西村、利樂村、立坳村和六寨鎮宣明村7個村的221戶1363人。

在結拉社群,記者随機走進搬遷戶蘭玉合家。交談得知,這位原住在砂廠村桃竹屯的中年男子剛剛賣掉了100多隻放養土雞,收獲上萬元。蘭玉合早年在外打工,如今為了照顧小孩和家人留在了家裡,通過承包10餘畝水田和旱地種植水稻和玉米,同時開展家庭養殖,一年也可獲利數萬元。

據了解,結拉和團結兩個社群居民經濟來源主要靠外出務工及回原村發展産業。如今,“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扶貧搬遷工程涉及的很多家庭已經不再從事傳統農業耕作,青壯年外出務工,能歌善舞的婦女選擇在家門口的景區打工,有的還創業做起了生意,不少家庭添置了各種家電,購買了小汽車。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萬人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

移民搬遷安置區非常注重民族文化傳承,圖為王尚國小學生在民族傳承興趣班學習跳猴鼓舞。

搬出窮鄉僻壤,遷進“幸福家園”。“千家瑤寨·萬戶瑤鄉”移民安置工程是10年來廣西脫貧攻堅工程的代表之一,是白褲瑤整體脫貧的主要載體。該工程通過扶貧與文旅融合,推動群衆家門口就業、造血式創業,讓搬遷群衆走上旅遊路、捧上旅遊碗、吃上旅遊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讓白褲瑤群衆從“廣西最落後的生活狀态”一躍成為“幸福生活”的示範點。該安置工程在國家編制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實施方案》中成為全國13個、廣西唯一一個向全國推介的典型案例。

延伸閱讀

廣西日報-廣西雲用戶端記者 周 映

擘畫新時代,奮鬥百年夢。2016年以來,廣西舉全區之力推動易地扶貧搬遷這一民生工程,各級黨委政府、廣大扶貧幹部和群衆勠力同心,聚焦難點重點,“大關聯”創新性開展工作,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将群衆從“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遷出,以“一戶一策”加大後續扶持,確定群衆可發展,有力夯實脫貧根基。截至2019年12月底,71萬群衆搬出窮山溝,過上好日子。

如今,放眼八桂,一棟棟搬遷樓房拔地而起,易地遷來的群衆就業有着落、生活有奔頭,踏上新征程,迎來鄉村振興新圖景。

奮楫揚帆啟新程,接續奮鬥開新局。廣西把易地搬遷人口作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的重點對象,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打好“組合拳”,進一步完善集中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抓住産業和就業兩個關鍵,加大後續扶持力度,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2020年6月,廣西制定出台《廣西萬人以上特大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幫扶工作方案》,對全區13個特大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的公共服務、産業培育、就業幫扶、社群管理等各項工作作出部署。

同時,全區13個設區市負責對3000至1萬人的大型安置點、各縣(市、區)負責對800至3000人的中型安置點逐一研究制定幫扶工作方案,加大後續扶持工作力度,不漏一戶、不少一人。

産業發展和就業創業幫扶力度逐漸加大。各地各部門認真抓好産業項目發展,多方籌措資金13.93億元,實施後續扶持産業項目60個,截至2022年8月底,已完成投資8.35億元;努力解決搬遷群衆就業創業難題,共舉辦易地搬遷安置區專場招聘會98場;依托粵桂勞務協作機制召開現場招聘會、遠端線上招聘會256場,組織勞務輸送5.42萬人;開辦就業幫扶工廠中的房間465家吸納易地搬遷勞動力就近就業,16.3854萬搬遷戶中已實作就業34.04萬人。

社群管理服務全面加強。全面建立完善安置點的黨組織和自治組織,目前506個集中安置區中,新成立黨支部(黨總支)420個,新設立村(居)民委員會86個、設立村(居)民小組或其他自治組織635個,設立工會組織447個、共青團組織429個、婦聯組織452個。切實完善安置社群黨組織和自治組織議事規則,制定居民公約或村規民約,建立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協商機制,依托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等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在全國率先出台《關于進一步做好大規模移民搬遷基層組織重構優化等後續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動在8000人以上大型安置區設立街道,通過管理機構的升格,提升安置區管理服務的整體水準。

搬遷群衆融入程序加快。506個集中安置區共配套建設1184所義務教育學校、配套建設882處醫療衛生場所、設立3226個社群綜合服務便民利民“九個中心”等,及時為群衆解決生産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文明家庭建立等活動,結合中華傳統節日、少數民族特色節日等節慶活動,有效促進搬遷群衆融入新生活。截至2022年9月20日,全區16.79萬套(包含同步搬遷戶)安置住房不動産權證已全部辦理完成,讓搬遷群衆吃下一顆“定心丸”。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萬人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

述說願景

黃 克 南丹縣委書記

南丹縣因地制宜,創新實施“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和旅遊開發項目,當地白褲瑤群衆搬遷後,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改變了白褲瑤群衆“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貧困狀況,還能将少數民族文化轉換為旅遊資源,實作“文化+旅遊+扶貧”融合發展。

下一步,我們将深耕“南國避暑勝地·世界白褲瑤鄉”特色旅遊品牌,以鄉村振興銜接旅遊項目為抓手,全力挖掘文旅資源,豐富南丹文旅内涵,在培育文旅經濟增長點、優化産業布局體系上發力,努力争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将強化文旅康養深度融合,持續推動旅遊扶貧富民型全域旅遊的發展,實作南丹處處皆景、全域景區化、全域可旅遊目标。通過建構“南丹·荔波”跨省(區)旅遊融合發展新格局,将南丹打造成中國西南旅遊的黃金支點和廣西旅遊面向黔川渝的靓麗視窗。

吳華清 廣西夢之瑤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們“歌娅思谷·瑤王寨”是易地扶貧搬遷朵努社群的配套工程,景區占地1.98平方公裡,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

下一步,我們規劃将繼續投資3.5億元,建設一條連接配接景區和白褲瑤“岜地神山”的索道,讓遊客可以輕松遊覽白褲瑤原住地景觀,尋找白褲瑤的“根”。待景區正式營業後,景區就可以為附近白褲瑤群衆提供演藝、服務、餐飲等就業崗位,讓搬遷群衆實作在家門口發家緻富。

蘭還妹 南丹縣裡湖瑤族鄉朵努社群搬遷戶

過去,我們全家人擠在四處漏風的泥巴房裡。那時我在外面打工,很多朋友想來我家做客遊玩,但因家裡的生活和居住環境實在是太艱苦了,隻能委婉地拒絕。

2017年移民搬遷到朵努社群之後,我不僅住上了漂亮的樓房,還有了工作,做起了生意。現在,我再也不擔心朋友來家裡沒有地方住了。希望各地朋友多來我們南丹“千家瑤寨·萬戶瑤鄉”觀光旅遊,來感受我們白褲瑤民族文化,嘗一嘗我家的燒烤。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萬人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萬人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

報紙版面截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