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万人搬出大山过上幸福生活

作者:广西新闻网

视频加载中...

视频制作:廖庆凌 卿要林

走读壮乡

站在进入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的坳口放眼望去,数百栋风格统一的农家小楼依山而建,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颇为壮观。走进社区,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草坪青翠,绿树成荫,宽阔整洁的道路一侧划出三色骑行道,依山势不断延伸;顺路前行,内斗鸟寨、铜鼓寨、牛角寨、陀螺寨、粘膏寨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村寨依次映入眼帘,山脚下则是造型独特的“瑶王寨”,充满浓郁民族风情。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万人搬出大山过上幸福生活

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是该县三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之一,共安置1127户6840人,其中大多数是白裤瑶同胞。近年来,该社区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让搬迁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实现了增收致富。图为朵努社区一角。毕荣星 摄

这里是景区?是的,朵努社区也是朵努景区,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搬迁安置区?是的,朵努社区是南丹县三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之一。“我们是‘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最大的安置点,主要是安置附近山区搬迁出来的白裤瑶群众。”朵努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黎夏介绍,“社区征地1200亩,建设安置房332栋,安置1227户6840人。”

9月22日一早,朵努社区的观景台旁,居民兰还妹正在打扫卫生。“顾客喝酒聊天会比较晚,所以一般我们都是早上打扫卫生。”兰还妹说。

兰还妹是地地道道的白裤瑶族阿妹。2017年底,她全家6口人告别纪呇村蛮告屯老家的茅草屋,易地搬迁到朵努社区,住上了漂亮的“别墅”。白天,兰还妹在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做景区保洁员,每月1500元;晚上,她和丈夫在社区南门的门面搞起夜宵烧烤,做游客生意,收入可观,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万人搬出大山过上幸福生活

瑶王寨景区鸟瞰。

“党委政府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想到了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提出了利用白裤瑶独特的民俗风情,以‘上级支持+财政投入+企业参与’的多元融资模式,把全域旅游与易地扶贫搬迁结合起来,把安置区建设同景区打造结合起来。”南丹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谭善亓介绍。

“瑶王寨是易地扶贫搬迁朵努社区配套项目,植入白裤瑶文化,按照国家级5A级景区标准来打造,现在已经投资了5亿元。”瑶王寨景区负责人、广西梦之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华清说。据介绍,目前景区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将来项目正式开放后,可同时容纳1万人参观游览,并为附近白裤瑶群众提供3000个演艺、服务、餐饮等就业岗位,有效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发展靠什么?除了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尤为重要。对白裤瑶“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这块金字招牌,在搬迁脱贫的同时如何留住其民族传承?这也是令人关心的问题。南丹县积极组织民间艺人申报非遗传承,并以安置区的社区民族工艺品展示中心、铜鼓坊、陀螺坊、织绣坊、染坊为载体开展非遗创业。同时,加强民族文化进校园,在学校开设了铜鼓、皮鼓、民族服饰传承等兴趣班。

9月21日下午5时,记者走进朵努社区安置区旁的王尚小学,恰逢课外活动时间,只见各年级学生有的跳猴鼓舞,有的玩陀螺竞技,有的打铜鼓,整个学校犹如大型文艺展演现场。“上学日的下午4:50—5:50,是学校民族传承兴趣班学习时间,天天如此。”学校的铜鼓舞指导老师伍富标向记者介绍。

“十三五”期间,南丹建档立卡白裤瑶贫困人口高达2.3万人。“耕地少、石头多,干旱缺水,住的是泥巴房、茅草房。”出生在里湖岜地村的南丹县政协副主席花明金,向记者介绍了过去白裤瑶群众的普遍生存状况。

为了从根本上破解白裤瑶群众的生存困境,南丹县在白裤瑶聚居地里湖和八圩两个瑶族乡实施“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先后投资13.7亿元,建成里湖王尚朵努社区、八圩结拉社区、八圩瑶寨团结社区3个集中安置点,共安置白裤瑶群众2471户约1.35万人,通过创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新模式,让白裤瑶实现了整体脱贫。

9月22日,记者走进八圩瑶族乡结拉社区,只见一排排粉墙青瓦的两层半联排“别墅”矗立路旁,前面是花园,后面有小院。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万人搬出大山过上幸福生活

朵努社区安置区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这种‘别墅’共有93栋,另外还有公寓楼35栋,一共安置了脱贫户1010户5945人。”派驻该社区第一书记梁陈冬向记者介绍。结拉社区是八圩最大的安置区,其中白裤瑶占78%,此外还有一个小一点的团结社区,因地处团结水库旁而得名。团结社区占地130亩,建成联排天地楼安置房49栋,居住着来自该乡瑶寨村、吧哈村、塘浪村、关西村、利乐村、立坳村和六寨镇宣明村7个村的221户1363人。

在结拉社区,记者随机走进搬迁户兰玉合家。交谈得知,这位原住在砂厂村桃竹屯的中年男子刚刚卖掉了100多只放养土鸡,收获上万元。兰玉合早年在外打工,如今为了照顾小孩和家人留在了家里,通过承包10余亩水田和旱地种植水稻和玉米,同时开展家庭养殖,一年也可获利数万元。

据了解,结拉和团结两个社区居民经济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及回原村发展产业。如今,“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扶贫搬迁工程涉及的很多家庭已经不再从事传统农业耕作,青壮年外出务工,能歌善舞的妇女选择在家门口的景区打工,有的还创业做起了生意,不少家庭添置了各种家电,购买了小汽车。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万人搬出大山过上幸福生活

移民搬迁安置区非常注重民族文化传承,图为王尚小学学生在民族传承兴趣班学习跳猴鼓舞。

搬出穷乡僻壤,迁进“幸福家园”。“千家瑶寨·万户瑶乡”移民安置工程是10年来广西脱贫攻坚工程的代表之一,是白裤瑶整体脱贫的主要载体。该工程通过扶贫与文旅融合,推动群众家门口就业、造血式创业,让搬迁群众走上旅游路、捧上旅游碗、吃上旅游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白裤瑶群众从“广西最落后的生活状态”一跃成为“幸福生活”的示范点。该安置工程在国家编制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中成为全国13个、广西唯一一个向全国推介的典型案例。

延伸阅读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周 映

擘画新时代,奋斗百年梦。2016年以来,广西举全区之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这一民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广大扶贫干部和群众勠力同心,聚焦难点重点,“大联动”创新性开展工作,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将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迁出,以“一户一策”加大后续扶持,确保群众可发展,有力夯实脱贫根基。截至2019年12月底,71万群众搬出穷山沟,过上好日子。

如今,放眼八桂,一栋栋搬迁楼房拔地而起,易地迁来的群众就业有着落、生活有奔头,踏上新征程,迎来乡村振兴新图景。

奋楫扬帆启新程,接续奋斗开新局。广西把易地搬迁人口作为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对象,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打好“组合拳”,进一步完善集中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加大后续扶持力度,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0年6月,广西制定出台《广西万人以上特大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帮扶工作方案》,对全区13个特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公共服务、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社区管理等各项工作作出部署。

同时,全区13个设区市负责对3000至1万人的大型安置点、各县(市、区)负责对800至3000人的中型安置点逐一研究制定帮扶工作方案,加大后续扶持工作力度,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帮扶力度逐步加大。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产业项目发展,多方筹措资金13.93亿元,实施后续扶持产业项目60个,截至2022年8月底,已完成投资8.35亿元;努力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难题,共举办易地搬迁安置区专场招聘会98场;依托粤桂劳务协作机制召开现场招聘会、远程在线招聘会256场,组织劳务输送5.42万人;开办就业帮扶车间465家吸纳易地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16.3854万搬迁户中已实现就业34.04万人。

社区管理服务全面加强。全面建立完善安置点的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目前506个集中安置区中,新成立党支部(党总支)420个,新设立村(居)民委员会86个、设立村(居)民小组或其他自治组织635个,设立工会组织447个、共青团组织429个、妇联组织452个。切实完善安置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议事规则,制定居民公约或村规民约,建立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机制,依托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大规模移民搬迁基层组织重构优化等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在8000人以上大型安置区设立街道,通过管理机构的升格,提升安置区管理服务的整体水平。

搬迁群众融入进程加快。506个集中安置区共配套建设1184所义务教育学校、配套建设882处医疗卫生场所、设立3226个社区综合服务便民利民“九个中心”等,及时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特色节日等节庆活动,有效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截至2022年9月20日,全区16.79万套(包含同步搬迁户)安置住房不动产权证已全部办理完成,让搬迁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万人搬出大山过上幸福生活

述说愿景

黄 克 南丹县委书记

南丹县因地制宜,创新实施“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和旅游开发项目,当地白裤瑶群众搬迁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改变了白裤瑶群众“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状况,还能将少数民族文化转换为旅游资源,实现“文化+旅游+扶贫”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耕“南国避暑胜地·世界白裤瑶乡”特色旅游品牌,以乡村振兴衔接旅游项目为抓手,全力挖掘文旅资源,丰富南丹文旅内涵,在培育文旅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布局体系上发力,努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将强化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旅游扶贫富民型全域旅游的发展,实现南丹处处皆景、全域景区化、全域可旅游目标。通过构建“南丹·荔波”跨省(区)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将南丹打造成中国西南旅游的黄金支点和广西旅游面向黔川渝的靓丽窗口。

吴华清 广西梦之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歌娅思谷·瑶王寨”是易地扶贫搬迁朵努社区的配套工程,景区占地1.98平方公里,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下一步,我们规划将继续投资3.5亿元,建设一条连接景区和白裤瑶“岜地神山”的索道,让游客可以轻松游览白裤瑶原住地景观,寻找白裤瑶的“根”。待景区正式营业后,景区就可以为附近白裤瑶群众提供演艺、服务、餐饮等就业岗位,让搬迁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发家致富。

兰还妹 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朵努社区搬迁户

过去,我们全家人挤在四处漏风的泥巴房里。那时我在外面打工,很多朋友想来我家做客游玩,但因家里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实在是太艰苦了,只能委婉地拒绝。

2017年移民搬迁到朵努社区之后,我不仅住上了漂亮的楼房,还有了工作,做起了生意。现在,我再也不担心朋友来家里没有地方住了。希望各地朋友多来我们南丹“千家瑶寨·万户瑶乡”观光旅游,来感受我们白裤瑶民族文化,尝一尝我家的烧烤。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万人搬出大山过上幸福生活
「非凡十年·自豪八桂」1.35万人搬出大山过上幸福生活

报纸版面截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