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字韌性需要商業智能系統分類法的改變

作者:賽希咨詢

作者:Gaurav Aggarwal

—Avanade Inc,副總裁, Global Lead

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數字化的動态生态系統中。随着我們對數字越來越依賴,對數字韌性的需求也正在迅速增加。

數字韌性為企業提供一些利用數字工具和系統的方法,進而幫助企業從危機中迅速恢複。如今,數字韌性和供應鍊韌性不再單單意味着管理風險的能力。管理風險意味着比競争對手更有能力應對幹擾,甚至從中獲得優勢。

對數字韌性和可持續供應鍊的需求無疑帶來了商業智能分類法的變化,加快了業務流程,提高了績效。

在這篇文章中,我打算着重介紹過去二十年,IT系統發生的這些變革性的變化,以及企業需要開發和轉型的新IT系統,以便變得更成功、更有生産力和更高效。

商業IT系統分類法變化的時間表

(2000-2015)

記錄系統(SoR)‍

記錄系統(SoR)作為軟體解決方案,負責業務流程的核心。

SoR的強大之處在于它們是關鍵業務資料的最終來源和“記錄”。本質上來說,SoR可以被了解為一個公司的資料存儲和檢索系統,是整個組織的權威資料來源。

記錄系統(SoR)作為單一資訊源,為公司的管理團隊提供重要的洞見和資訊,是以對公司來說很寶貴。

起初,企業内部的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如從Oracle,SAP)被充分使用,SoR相當于ERP。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公司開始意識到結合使用ERP耗時且耗力。它不僅需要專門的IT團隊來設定,他的使用者界面也不盡人如意。

在過去的十年中,SoR結合了Workday、SuccessFactors、Salesforce、Dynamics 365等SaaS(軟體及服務)驅動的軟體工具後,有了改變,比之前更高效。SoR對公司授權資料完整性至關重要。

參與系統(SoE)

使用參與系統(SoE)是為了幫助員工、客戶和合作夥伴生态系統更好地接觸記錄系統(SoR)、資料和流程工作流。SoE主要收集資料,使客戶、員工和合作夥伴能夠與業務和相關方法互動。它們是基于任務的系統或工具,用于檢索特定資訊和資料。企業納入SoE,不是為了他們的軟體,而是為了将新式資料驅動的流程引入到人才招聘、人才管理以及業務流程中,以完成優秀的營運。

企業看到其内部管理系統的變化,正從自上而下的管理轉而建立一個更為靈活的自我管理系統。企業通常結合使用SoR和SoE提高效率。獨立的傳統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處理成本越來越高,且無法緊跟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的腳步。是以,通過納入SoE(雙層方法),企業可以使他們的業務營運更加靈活,成本更低。

這個想法很簡單。

參與系統應該被用于 "吸引客戶或與客戶接觸",并且設計得靈活可以延展。相比之下,記錄系統(ERP、HRMS、ITSM等)隻是資料存儲庫。

(2015-2020)

随着創新的加速,企業開始在業務中自動化并使用分析工具,對不同系統的需求也在增長。随着資料驅動的公司越來越多,對高品質資料和資料模組化工具的需求也在變多,以獲得可操作的洞見,做出更好的商業決策。是以,支援決策的IT系統開始将創新和智能系統(SoII)納入其運作。

創新與智能系統(SoII)

創新和智能系統(SoII)從記錄系統(SoR)和參與系統(SoE)中收集資料,并挖掘洞見。它對累積的資料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以提高業務績效和決策。在早期的企業中,SoR和SoE是單獨進行研究和觀察的。然而現在,SoII融合了這些資料,以挖掘更優質的洞見,進而産出更好的業務成果或創造新的産品。

根據Forrester的報告,企業正在 "淹沒在資料中",而無法擷取洞察。大資料、靈活的商業智能、資料分析等,的确給企業帶來了洞見。然而,它們并沒有完全解決了問題。解決問題的要素在于企業應該采用一個結構化的系統,從收集的資料中擷取實際價值。答案在于嵌入 "閉環系統",或者說創新和智能系統(SoII)。

通過創新和智能系統(SoII),企業可以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不同類型的分析,包括預測性分析、描述性分析、認知性分析等。盡管企業已經結合了BI和分析來擷取洞見,但如果沒有合适的系統将這些洞見轉化為行動,那也是不夠的。測試什麼有效,什麼無效,并了解所需的變化是至關重要的。有了這些資料之後,你就需要明智地采取行動。

創新和智能系統(Soll)的好處

1.更好的客戶體驗和員工體驗。SoII使企業能夠提供定制化、超個性化的服務,通過利益相關者(客戶、員工、供應商)的使用模式,掌握資料,與他們進行互動。最重要的是,主動溝通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2.資料驅動決策。創新和智能系統(SoII)幫助企業發現重要的洞察,并對結果進行分析、衡量及學習。SoII在人工智能的協助下支援其他系統來完善資料,變得更具想象力,提前做出決策,進而增加了這個綜合體的價值。

3.降低成本。利用正确的資料持續改進,企業可以避免重大的失敗或異常情況。錯誤可以被預防,這會為你節省時間、精力和金錢。雖然在起步階段可能開銷很大,但企業失敗的成本更高。是以,結果是最重要的。

4.更快進入市場

5.加速創新。資料和洞察驅動的決策是當今任何數字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創新和智能系統(SoII)解決了數字企業将資料轉化為洞見的憂慮,合理配置設定時間和精力以創新并擴大業務規模。

6.從洞察到執行業務全過程。創新和智能系統(SoII)通常由靈活開發團隊傳遞,其中包括以技術和業務導向的。他們合作來挖掘分析性洞見,以做出更好的決定。這種不斷促進的閉環系統是在當今不斷發展的技術環境中取得競争優勢的原因。

未來需要做什麼改變?

要想在新時代取得成功,關鍵是要适應快節奏的數字化轉型,并采取全面的方法來提高業務靈活性和績效。在我看來,需要改進以下幾點。

記錄系統(SoR)?記錄和智能系統

記錄系統(SoR)應采用雲端優先的方式實作現代化,将其轉變為記錄和智能系統。

将已有的記錄系統(SoR)現代化,轉變為記錄和智能系統,需要從底層基礎設施的角度把握工作量,了解核心應用程式體系結構的特點,以确定它是否适合在雲端運作。但雲端優先的方法将利用雲端市場上豐富的服務生态系統,進而實作SOE應用程式的快速開發。

參與體系(SoE)?參與與體驗系統(SoEE)‍

參與系統現在應該轉型,為員工和客戶提供不同的體驗,至少從以下幾個角度:

1.不同世代的人 (Z世代、X世代)。

2.增強現實(AR)和虛拟現實(VR)驅動着的新體驗。

3.各種形式因素和自然使用者界面。

了解員工/客戶是否能無縫适應這些因素很重要。例如,不同年齡段的員工(Z世代和X世代)需要接觸不同形式和體驗媒介。将參與系統細化為全新的參與和體驗系統,進而為員工提供不同的體驗。

創新系統(SoI)

如今,創新系統(SoI)應該定義企業的未來。他們應該更專注于建立一個具有雲端優先思維的創新系統(SoI)。SoI應該實作快節奏的創新,以開發新型可持續和有彈性的産品和服務。

洞察和合規系統(SoIC)

企業需要確定他們利用資料作為資産,實行洞察系統,基于整個供應鍊和廣泛的業務流程及功能,為做出資料驅動的決策提供支援。如今,企業正面臨巨大壓力,有些來自監管機構、網絡攻擊,客戶也更偏好可信、可靠、可持續産品。這意味着企業必須重視安全和合規問題——轉向洞察和合規系統便是最好的方法。

知識與學習系統(SoKL)

技能和人才對企業來說是新型貨币。從提高生産力和縮短上市時間的角度來看,在整個公司範圍内擷取知識和經驗是至關重要的。

許多企業都以一些形式實施了學習管理系統(LMS)。不過,它們仍被視為人才挽留和追蹤員工教育訓練的次級系統。但為了在這種全新的快節奏創新中取得成功,企業應該計劃實施知識與學習系統(SoKL)。

SoKL使公司的知識更可用、更易得、更準确,降低了低效率而産生的成本。

知識與學習系統的好處。

下是知識和學習系統的一些優點:

a.提升員工的生産力。

b.有利于人才招聘及人才挽留。

c.縮短從雇用到工作上手的周期。

d.讓知識促進更多産品創新和服務發展,使員工更容易擷取相關理論、知識、職業幫助,并與相關領域的專家保持聯絡。

e.促進建立一個積極、充滿活力的知識共享社群網絡。

f.通過知識的再利用和更好的員工經驗給予客戶更好的體驗。

g.創新管理、學習并解決問題。

總結

數字化轉型已經徹底改變了支援決策的業務和IT系統。在IT基礎設施、系統以及軟體的方方面面建立數字韌性,使企業能夠迅速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并在這個新時代創造可持續的競争優勢。

為了在超級數字的動态生态系統中取得成功,企業需要重新審視其業務IT系統,并将過時的記錄系統、參與系統分類轉變為記錄和智能系統、參與與體驗系統(SoEE)、創新系統(SoI)、洞察與合規系統(SoIC)以及知識與學習系統(SoKL)。

更多内容請關注微信公衆号“賽希咨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