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artner:2009年IT十大戰略技術報告

來源:比特網論壇

作者:不詳

(開學第一天,翻閱《中國資訊化》(2008.12)雜志,讀到一篇介紹Gartner關于2009IT行業十大戰略技術報告的短文,據此從網上查閱了國内網站的一些相關報告。——孔目湖畔守望者) 

   2009年全球IT領域到底流行什麼?著名市場分析機構Gartner為2009年業界科技趨勢把脈,預計将風行的十大關鍵性技術。上月(指2008年11月)在美國舉行的2008年度技術大會上,Gartner兩位分析師卡爾·克勞奇(Carl Claunch)和戴夫·肖爾利(Dave Cearley)列出了2009年值得關注的十大戰略技術,其中虛拟化技術名列首位。

  作為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顧問咨詢公司,Gartner趁此大會釋出了《2009年IT行業十大戰略技術》報告。該報告中的許多技術在去年的同類報告中出現過,但Gartner根據今年的發展狀況和使用者回報情況,調整了它們的排序。

  其中,去年排名第5的虛拟化技術今年一躍成為冠軍,今年大熱的雲端運算也榜上有名。Gartner指出,這些技術都有“影響環境和市場的潛力。”

  點評Gartner10大戰略技術

  (1) 虛拟化技術(Virtualization)(去年排名第5)

  在研究了經濟危機對IT企業開支的影響後,Gartner把虛拟化技術列為企業必須擁有的首要技術。Gartner認為虛拟化技術對于網際網路企業來說,具有“瑞士軍刀般一刀緻命”的能力。Gartner表示,虛拟化技術可以讓使用者“組合不同種類和代際的存儲技術”。這友善了使用者在不同的競标中混合和比較存儲技術。

  點評:虛拟化技術已經從炒作階段向實際應用階段邁進。是以,将虛拟化技術列為2009年十大戰略技術之首,不僅僅是因為金融危機引發的需求變革,更關鍵的是虛拟化技術能夠切切實實為使用者降低成本。

  (2)雲計算(Cloud computing)(今年新上榜)

  Gartner分析師戴夫?肖爾利指出,如果世界上有一份炒作力度最大的IT技術榜,雲計算必定是位列榜首。他在論壇上說到,“這些日子來,就算你揮舞一隻死貓,碰到的人都在談雲運算。”這番話引起了現場觀衆的一陣會心的輕笑。但實際上Gartner對雲計算非常重視,它認為雲計算可以改變IT行業格局。它不僅可以作為軟體服務的平台,也可以作為存儲和運算基礎設施的提供者,甚至還可以作為資訊和商業處理的平台。

  點評:雲計算目前而言仍然處于一個激烈的讨論過程中。但是,雲計算也确實已經在許多領域展開,尤其是谷歌這樣的企業所提供的服務中,必須采用類似雲計算這樣的技術。目前來看,諸如谷歌、IBM、SUN、甲骨文、亞馬遜、戴爾、惠普、微軟、Oracle和EMC這類搭建整個全球網際網路以及提供全球網際網路服務的企業都将成為雲計算的主要推動者。其實去分析這些企業的産品、技術和客戶就知道雲計算的價值所在了。雲計算已經被視為繼Web 2.0之後,下一波資訊業的重要商機。根據美林證券估計,未來五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将達到九百五十億美元,占全世界軟體市場的12%。Gartner的報告則認為,至2012年有80%《财富》五百大企業會使用各式不同的雲計算服務。

  (3)運算架構(Computing fabrics) (去年位列第8)

  伺服器技術不斷演進,目前已經到了一個關鍵階段。使用者要決定是否購買實體資源,包括存儲器、I/O或者處理器等,還是購買并将它們集中到一起,形成一個“資源池”。 Gartner分析師卡爾?克勞奇說,運算架構将“你需要的資源都組合到了一起”。是以,IT商店能根據這個模式,通過大中小不同伺服器的“獨立池”進行分别處理。刀片式伺服器(blade Servers) 也擁有運算架構的部分功能,比如說具備了移動存儲器和處理器的能力,但是相當有限。

  點評:運算架構仍然是為大型企業所準備,對于中國而言,似乎是考驗CIO們的智慧了。盡管運算機構躍居第三位,但是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運算架構還不需要這麼早就去考慮。目前而言,這仍然是伺服器廠商的一種自我宣傳和自我解剖的概念上。

  (4)面向網際網路架構(Web-oriented architecture)(新上榜,但同去年位列第7的“網際網路平台”很類似)

  Gartner去年曾談及這個架構,預測其将成為服務遞送的模式。今年,Gartner則更進一步,讨論了架構方法,以及面向網際網路的模式如何影響服務導向的架構等内容。顧名思義,這個架構使用的網際網路标準、辨別、格式和協定。

  點評:事實上,各個行業都在向網際網路學習,如何借助網際網路來提高自己的服務甚至是延伸自己的服務和産品是所有行業考慮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以,考慮面向網際網路的架構就應用而生,在标準、協定等方面盡早提出,就可以使更多領域借助網際網路提供并延伸其服務。

  (5)企業級聚合(Enterprise mashups) (去年位列第6)

  聚合本來是一個很有趣的生活用詞,現在正成了一個嚴肅的企業工具。聚合允許使用者使用公共APIs,迅速整合各種服務和能力。這個内容整合工具使商業使用者有能力迅速處理企業内外的大量資料。

  點評:聚合這個詞已經出現了很多次,地圖mashup、視訊和圖像mashup、搜尋和購物mashup、新聞mashup等等。而企業級聚合的概念其實和這些都如出一轍,是一種新型的基于Web的資料內建應用工具,類似于之前我們談的SOA的性質。

  (6)專業化系統(Specialized systems)(今年新上榜)

  思科的路由器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市場上還有關于Java、資料倉儲和其它處理内容的專業化裝置。采取這種方式,可以節約成本,而且同新的趨勢保持與時俱進。

  點評:事實上,專業化系統和通用化系統目前有些沖突。從節約成本的角度看,似乎通用化裝置更合理一些。比如移動通信在核心網上的通用性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仍然按照以前的一網一核心的思路,那成本就大的出奇。是以,這個問題還需要從兩個角度來看。但是,某些方面的專業化系統也是很有必要的。

  (7)社會化軟體和社交網絡(Social software and social networking)(去年位列第10)

  這些工具可以讓員工“能夠以一種動态的流行方式,從事跨越組織内各部門的工作”。

  點評:今年可以說是社交類網站在我國非常流行的一年,比如最火爆的就是開心網。但是,目前的社交類網站仍然以娛樂為主,對于我國而言,這些從國外的舶來品最關鍵的還是如何将其用途進一步延伸,而不僅僅是一個網際網路模式以及一個娛樂場所。如何應用到企業極其内部管理或者一些大型組織,提供有利于行業發展的路徑上來,而不是所有的員工在上班的時候,偷偷去開心網上練停車。當然,目前很多機構已經對這個比較重視,關鍵是各個領域的使用者也要有所改變,不要把這個僅僅當作是一個娛樂的工具。

  (8)統一通信技術(Unified communications) (去年位列第2)

  Gartner表示,在過去5年裡,由于統一通信技術的發展,“通信服務提供商的數量可能減少了至少50%”。

  點評:這項技術的關鍵還在于企業管理層以及普通員工的工作習慣,起碼的一點是整個資訊化水準的進一步提升。如果企業管理層沒有這方面的考慮以及員工資訊化素質的提升,統一通信都将是大型企業的專屬品。

  (9)商業智能技術(Business intelligence)(今年新上榜)

  這對企業來說完全不是新東西,但随着電腦運算能力的不斷提高,IT企業能夠提高分析和運用商業情報技術的能力,比如将商業智能的情報分析直接應用到商業運作過程中。

  點評:這個話題也是老生常談了,這項技術如果能夠規模的去應用,關鍵還是考慮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經營模式。在未來,不管是那個行業,不管是那類企業,ICT部門将不僅僅是一個支撐部門,而是應該在商業決策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隻有在那個時期,商業智能的威力才能大力發展下去。

  (10)綠色IT技術(Green IT)(去年位列第1)

  這已經是一個戰略性的技術了,而且其重要性不會迅速弱化。對于IT行業來說,綠色意味着一切,包括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燃料使用等等。

  點評:2008年中國才大力推動綠色IT戰略。但是,從目前來看,這方面做的已經不錯,最關鍵的是,有沒有綠色管理的概念,隻有管理層和決策層普遍擁有綠色管理的概念,那麼綠色IT技術的應用就顯而易見。如果沒有綠色管理的理念,那麼,綠色IT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另:

eNet矽谷動力:《2009年10大IT趨勢:虛拟化最受關注》

本文是從 孔目湖 跨站釋出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