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它世界第477期 關于葡萄的那些事

作者:華商報
它世界第477期 關于葡萄的那些事

立秋一過,西安城裡的葡萄就陸續上市了。綠色的陽光玫瑰、紫色的戶太八号、紅色的紅地球、蜜色的無核白、黑色的玫瑰香……待到端上桌來,若隻會說一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那可就太煞風景了。為了讓你能夠成為果盤前那個最靓的仔,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于葡萄的那些事。

萬裡殊方種,東随漢節歸。

露珠凝作骨,雲粉漬為衣。

柔綠因風長,圓青帶雨肥。

金盤堆馬乳,樽俎為增輝。

——《葡萄》宋 孔武仲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涼州詞》唐 王翰

葡萄起源于何處?

葡萄,學名Vitisvinifera,是葡萄科葡萄屬的植物。《中國植物志》上的記載是這樣的:木質藤本,原産亞洲西部,現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之是以認為其原産西亞,是因為這裡有着最早的葡萄栽培曆史。在《聖經》卷一《創世紀》中記載:“諾亞是農夫,也是第一個培植葡萄園的人。”而傳說就是在逃脫洪水之災後,諾亞在阿勒山(位于今土耳其、亞美尼亞、伊朗三國交界處)附近的山坡上種下了第一株葡萄藤。從此,葡萄便成了兩河流域的重要農作物之一,并逐漸随着人類遷徙和貿易活動傳播開來。

在現代植物學分類中,葡萄有歐亞種、東亞種與美洲種三大種群。我們現今吃到的葡萄絕大多數都是經由歐亞種馴化選育而來。而所謂東亞種,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刺葡萄(Vitisdavidii)這一類的野葡萄。《詩經·豳風·七月》中提到“六月食郁及薁(yù)”,而《詩經·周南·樛木》中“南有樛(liáo)木,葛藟(lěi)纍(lěi)之。”據考證,這裡先後提到的“薁”、“葛藟”都屬于野葡萄。可惜的是這些野葡萄皮厚、味酸、果小,食用價值不高,是以并未引起先祖們的重視。

中國的葡萄從哪裡來?

中國雖不是葡萄的原産地,但也算得上栽培曆史最久遠的國家之一。自古以來,國人公認的說法是自漢武帝時從中亞地區傳入中原。《史記·大宛列傳》記載:“宛左右以蒲陶為酒……漢使取其實來,于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這裡所說的蒲陶就是葡萄的古稱。

從名字的漢字演化,大家就能看出來葡萄八成是個外來物種。伊朗語中葡萄的發音是budawa,漢使張骞将其帶回時可能就是借鑒了它的發音。到了魏晉時期又寫作蒲萄,魏文帝诏書:“南方有龍眼荔枝,甯比西國蒲萄、石蜜乎。”直到宋以後,葡萄一詞才開始流行于後世。

葡萄與美酒

作為多汁、含糖、高産的水果,葡萄與生俱來就擁有可以作酒的潛質。但凡栽培葡萄的地方,都有用它來釀酒的傳統。早在距今3800年前的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王國頒布的人類第一部成文法典《漢谟拉比法典》中就已經有了關于葡萄酒買賣的法律條文。

雖然葡萄的引種自漢代起,但由于栽培技術滞後導緻規模化的葡萄種植發展很慢,加之中原人久以五谷為食,用谷物釀酒一直都是主流,是以唐朝以前葡萄酒在中國還是物以稀為貴的。據《續漢書》記載:“扶風孟佗以葡萄酒一斛遺張讓,即以為涼州刺史。”所謂一斛,大約就是現在的30公斤。相當于用如今五箱幹紅換了個副省級的官職。想來那時得自西域的葡萄酒真的是奇貨可居!難怪連大詩人蘇東坡讀到這段曆史時都會忍不住感歎:“将軍百戰竟不侯,伯郎一斛得涼州。”

到了唐代,中原日漸鼎盛,葡萄的種植與釀造業也開始蓬勃發展。公元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率兵平定了高昌。《太平禦覽》中記載:“及破高昌,收馬乳葡萄于苑中種之,并得其酒法……”這是大陸史書上第一次明确記載内地用西域兄弟民族的方法釀制葡萄酒。

唐人常喝的米酒以糧谷蒸煮後輔以酒曲進行釀制,酒色清亮透明,口味醇正;而葡萄酒則是以葡萄的果肉連汁帶皮一起經自然發酵而成,色澤鮮豔,清香似美人。是以葡萄酒一經上市,就被喜愛飲酒的文人雅士們稱為“美酒”。自此,這美酒便成了上流社會大排筵宴時的上品,以至于喝它都須用夜光杯這樣精美的酒具了。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街上酒家眠”,這是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描繪李白的詩句。詩仙好酒,尤其鐘情葡萄酒。以至于在嶽陽樓上高唱《襄陽歌》時,恨不得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中:“……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蒲萄初酦(pō)醅……”

葡萄與長安

無論強漢還是盛唐,最早種植葡萄的無疑是都城長安一帶。《全唐詩》中張谔的“昨夜蒲萄初上架,今朝楊柳半垂堤”,以及沈佺期的“楊柳千條花欲綻,蒲萄百丈蔓初萦”,都描繪了春日西京城裡遍地葡萄的一派生機。而初唐詩人李颀的“長安春物舊相宜,小苑蒲萄花滿枝”,更是把葡萄比作長安的代表風物來吟詠。

但是,自唐以來長安的葡萄一直都是農家房前屋後庭院經濟的代表作物,并未形成産業。反倒是逐漸東進北上,在河北、山西開枝散葉形成了規模。自明朝以後,江浙、湖廣、雲南也陸續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了全國開花的局面。與歐美國家主要以葡萄釀酒不同,中國的葡萄自古多是用來鮮食的佳果。正如清代文人陸求可詞雲:“橘柚難同,有荔枝、可争價。”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随着以巨峰葡萄為代表的鮮食葡萄品種的引進,昔日長安遍植葡萄的景象又回來了。自1996年農民育種家紀儉在戶縣(今鄠邑區)以巨峰葡萄為母本成功選育出了“戶太八号”,西安的葡萄産業算是開啟了新局面。由于具有早熟、豐産、抗逆、耐儲運等特點,戶太八号成為陝西遠近聞名的優質葡萄品種,被多地引種。僅在西安市周邊各區縣就已形成了近10萬畝的規模,成為當地農戶脫貧緻富的主産業。

近年來,随着生物育種技術的不斷進步,鮮食葡萄新品種日益豐富,異軍突起的陽光玫瑰、紅巴拉多、京優、藍寶石等品種也開始在西安落地生根。西安,正以它昔日盛唐都城的廣大胸懷和氣魄,接納這些葡萄家族的新成員,把它們送到普羅大衆的餐桌前。 李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