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整個新聞界被日本方面消息所震驚,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街頭演講時,被一位名為山上徹也的青年開槍擊中,在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

在日本的曆史上,安倍不是唯一一個被刺殺的首相,9位日本首相相繼遇刺,原因各異,有的動機居然隻是“非常反感他”。北韓人安重根開啟了刺殺日本首相的先河。
1885年,伊藤博文擔任首任日本首相,起草并頒布《大日本國憲法》,1888年辭職改任樞密院議長。在第四任首相松方正義被彈劾後再度出任首相,中日甲午戰争爆發後和大學營參與各次戰鬥謀劃,擊敗并迫使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台灣島正是在那時候與大陸開始分離。
此時北韓已經從清朝的附屬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内外面臨着内憂外患的困境,改革的風潮一時間讓許多士大夫和文人志士變成了革命者,而安重根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出生的。
安重根是北韓半島近代史上著名的獨立運動家。他先是開展愛國文化啟蒙運動,後又棄筆從戎,到中國東北等地投身反日義兵運動。
1904年日俄戰争爆發,安重根25歲。這場争奪北韓的戰争,在中國的東北三省和北韓一炮打響,在這次戰争中,日本取得了勝利。1905年日俄戰争勝利後,為控制北韓李氏王朝而被派往北韓擔任特使,次年任北韓第一任統監,又擔任皇太子李垠的老師(太子太師)。伊藤博文脅迫北韓高宗退位,并強迫北韓與日本簽訂新的《日韓協約》,剝奪了北韓政府的政權,并解散了北韓的軍隊,讓北韓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使日本登上了東亞頭号強國的地位。
北韓在日本政府和伊藤博文的管轄下,不僅人民不能安居樂業,反而讓日本人在北韓領土上為所欲為。統監府不僅規定禁止北韓人說北韓語,全部改為日語交流,還把所有最好的農業食品比如大米和肉類全部出口到日本。日本在北韓的殖民統治使得北韓人民民不聊生,仇日情緒十分嚴重。
可以說伊藤博文是一個狂熱右翼的戰争分子,是中國和北韓兩國的罪人,兩國人民對他簡直是咬牙切齒。
1909年10月,伊藤博文準備前往中國東北與俄國官員就北韓問題展開會談。北韓獨立運動的“斷制同盟”組織者安重根,他決定要趁這個時機刺殺這個把北韓人民置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日本首相。
1909年10月26日在哈爾濱火車站一号站台接見俄羅斯财政大臣科科夫切夫時遭北韓人安重根刺殺。安重根的手槍内有8發子彈,發射了7發,向伊藤博文連開3槍,剩下4發子彈怕打錯了打在了伊藤博文身後的人,醫師急忙爬了過來解開伊藤的禮服為其療傷,但由于3顆子彈全射進了内髒部位,再加上安重根事先将子彈劃成十字變成高殺傷力的開花子彈,使得伊藤博文内髒出血無法止住。十幾分鐘後,伊藤博文不治身亡,終年68歲。
安重根當場被撲過來的沙俄憲兵逮捕,關東都督府高等法院于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2月10日判處安重根死刑。”他當庭寫下了“天地翻覆,義士慨歎;大廈将傾,一木難支”,表達他内心的無奈。
1910年3月26日,安重根穿上母親為他做得潔白的韓服,等待死亡。上午10時,安重根走上絞架,從容就義。他的兩個弟弟要求引渡遺體,日本人卻強行将二人送回南韓。午後1時,安重根遺骸安葬在旅順公共墓地。經過長期戰亂,墓址已無存。光複後,南韓為其設立了衣冠冢。朝韓長期以來試圖找回安重根的遺骸,并呼籲與南北及中日合作,但無結果。
安重根在國際上影響最大的國家就是中國。袁世凱的題詞是:“平生營事隻今畢,死地圖生非丈夫。身在三韓名萬國,生無百歲死千秋。”孫中山的題詞是“功蓋三韓名萬國,生無百歲死千秋,弱國罪人強國相,縱然易地亦藤侯”。章太炎稱安重根為“亞洲第一義俠”,還有蔡元培等二十多位名人題了詞。身在日本的梁啟超作了一首《秋風斷藤曲》,其贊頌部分為:“黃沙卷地風怒号,黑龍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畢,狂笑一聲山月高。”
周恩來總理評價道:“中日甲午戰争後,中朝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鬥争,是在20世紀初,安重根在哈爾濱刺殺伊藤博文開始的。”
2014年1月19日下午,位于中國哈爾濱火車站的安重根義士紀念館正式開館。南韓外交部官員19日表示,南韓政府對安重根義士紀念館在中國哈爾濱的落成表示歡迎并給予了高度評價。
安重根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死後,妻子金亞麗獨自撫養3個孩子,在中國上海生活。他的女兒安賢生1960年58歲時去世。長子安文生1917年12歲時夭折(據傳被日本人害死無實據)。次子安俊生在父親去世時隻有3歲。
在日本人的栽培下,安重根的小兒子安俊生成了親日派,安俊生1907年出生,父親遇難時他隻有3歲,最後在日本人的撫養,教育下長大,日本人的目的達成了,1939年10月7日,他作為“全韓代表團”的一員去日本通路,代表自己父親安重根向伊藤博文的靈位前親自道歉,還和伊藤博文的兒子一起合影,以示“日韓親善”,可謂醜态百出。
#安倍晉三##政治##日本##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