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委員風采|陳文傑:“鵝司令”奏響緻富“向天歌”

作者:九派快訊

【來源:象山政協】

委員風采|陳文傑:“鵝司令”奏響緻富“向天歌”

從車水馬龍的主車道叉開一條水泥小路,一路曲折延伸至盡頭,象山文傑大白鵝養殖有限公司出現在眼前。雖離城區不遠,但這裡仿佛将喧嚣隔絕在外,營造出一方獨立的世外空間。

走進鵝場,此起彼伏的鵝叫聲馬上淹沒了耳朵。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是大白鵝生活的标配,在悠然的環境裡,它們十分放松,或低頭覓食,或悠閑踱步,或安心産蛋。鵝場主人陳文傑笑吟吟從鵝群中走出來,他個子不高、皮膚黝黑,開口就是各種養鵝經。

象山大白鵝是浙東白鵝的優質代表,其培育的種鵝在全國内數一數二。象山大白鵝的優質鵝苗是怎麼培養出來的呢?陳文傑不善言談,三言兩語就概括了自己養鵝的經曆,但說起如何培育種鵝,卻像是打開了堤口的江河,滔滔不絕。

委員風采|陳文傑:“鵝司令”奏響緻富“向天歌”

會下“金蛋”的大白鵝

從學校畢業後,陳文傑便子承父業,将家傳的種鵝飼養、育苗手藝不斷發揚光大,成了名副其實的“鵝司令”。“我父親的養鵝模式單一、傳統,但我認為要想靠養鵝緻富,必須走規模化和創新之路。”為此,盡管當時家庭經濟拮據,陳文傑還是和父親設法籌款養了28羽種鵝。此後,他把每年賺到的錢全部投入購買種鵝,使種鵝數量逐年增加。到了第4年,他飼養的種鵝達到了300羽,年收入超過2萬元,成了村裡小有名氣的萬元戶。

然而,陳文傑在1997年将種鵝存欄擴大到800羽時,他發現僅憑自己原有的養鵝經驗,已無法繼續擴大養殖規模了,原因是種鵝配種一般采用人工配種,這種方法成功率高,但非常耗時耗力,成本太大,而自然配種又成功率偏低。為此,他一邊四處拜師學藝,一邊開展各項科學養鵝試驗,經過連續6年的努力,終于修成“正果”。2003年,他在東陳鄉農辦的指導帶領下率先應用了人工孵化技術,辦起了孵化廠,這不僅大大降低了飼養勞動力,而且孵化率達到88%。

記者走進一間長長的水泥平房,裡面暖暖的。幾百隻鵝箱裡,一團團黃色絨毛的小鵝正睜着圓溜溜的大眼睛“嘤嘤”叫喚。這些小家夥大多剛出生不久,有的絨毛都還濕濕的,但個個精神抖擻。“一個孵化箱可同時孵化7000枚鵝蛋,30天時間,大約90%能成功孵化。”陳文傑說,這些幼鵝都“名花有主”,基本落地三個小時内就坐上卡車奔向周邊地區。距離遠一點要搭飛機走的,就會多停留幾個小時。“品種好,品牌好,人家鵝苗賣3元到5元,我們要賣10元多,還搶着要。”老陳滿滿地驕傲。

科學的飼養技術與管理,讓陳文傑找到了突破原有幾乎飽和的養殖規模路子,種鵝數量再一次步入了逐年增加的軌道。如今,陳文傑通過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生産經營模式,已擁有4個養殖基地,占地100餘畝,種鵝30萬羽,年産苗鵝6、7百萬羽,種鵝蛋的孵化和苗鵝的銷量占象山全縣七成以上,由于規模增大,名聲也不斷增大,“鵝王”産品已遠銷全國8個省市,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浙東白鵝種鵝公司,并産生源源不斷的效益,成了名副其實的“金蛋”鵝王。

委員風采|陳文傑:“鵝司令”奏響緻富“向天歌”

唱好扶貧緻富歌

“大白鵝不僅能‘下金蛋’,還能唱好‘扶貧緻富歌’呢。”陳文傑是東陳鄉的鄉賢,不僅自己做大做強白鵝産業,同時也帶動縣内貧困農戶共同富裕,讓一批養殖技術過硬卻無力購買種鵝的農戶盡快走上規模化養殖道路,順利實作“農戶增收,公司增效”的雙赢結果。

2016年,象山成立白鵝扶貧聯盟,根據低收入農戶的不同特點、不同需求,開展白鵝養殖産業幫扶,讓他們先後走上緻富路、圓好小康夢。

象山縣畜牧獸醫總站是推動象山白鵝下金蛋的一支重要技術和推廣力量。站長李玲說,2016年以來,象山借助白鵝産業實施精準幫扶,現已建成24個種鵝産業幫扶基地,帶動43戶低收入農戶增收,戶均年純收入達20萬元。他們已全部申請退出低保戶名單,其中26戶更走上了産業緻富路,有的在城區買了房,有的買了小汽車,并進行擴大再投資……

除了縣内抱團發展,白鵝産業還到省内多線推廣,及至全國面上發散,縣外,仙居、嵊州、蘭溪,省外,吉林、山東、海南、 江蘇、安徽、江西等地都建立了幫扶基地,有效帶動全國13個省份2000餘戶低收入農戶增收,戶均年收入達10萬元以上。

“我縣一直以來都很重視白鵝品牌保護和推廣,特别是在2009年和2010年,‘象山白鵝’分别獲準注冊地理标志證明商标和國家地理标志産品保護後,‘象山白鵝’不僅成了象山農戶脫貧鵝,還逐漸在互助脫貧道路上越走越遠,成為全國知名的‘扶貧鵝’。 ”東陳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至此,象山大白鵝“走南闖北”,産業扶貧呈星火燎原之勢,扶貧路徑越來越清晰,成效越來越明顯。

委員風采|陳文傑:“鵝司令”奏響緻富“向天歌”

“遠嫁”延邊“傳經送寶”

眼下,象山進入夏季,天氣炎熱,白鵝種鵝進入休蛋期。而此時,吉林延邊的氣溫、濕度剛好适宜白鵝生長和産蛋,加上玉米等飼料價格相對低廉,在延邊龍井開展象山大白鵝種鵝“反季節”繁殖,可謂“雙赢互補”。

2018年,陳文傑與龍井市養殖大戶尹國梁聯手,成立了延邊鵝如君禽業有限公司,首批500羽苗鵝在龍井試養成功;去年,象山白鵝養殖項目被正式列入龍井市東西部扶貧協作援建項目。

延邊當地貧困戶開始受惠于這個重在造血的扶貧項目。老頭溝鎮貧困戶徐夢喜認領了50羽苗鵝,養大後由企業回購,一筆就賺了1500元,後來又拿到了1200元的分紅;銅佛村村民王友試養了500羽象山白鵝,賺了1.39萬元,目前他的養殖規模已擴大到4000羽……在當地養殖戶眼中,象山白鵝就像是會走動的“金疙瘩”。

如今,由象山援建的龍井白鵝養殖基地正式投用,基地内有16幢标準化鵝舍。按照規劃設計,基地可滿足3萬羽白鵝的養殖規模,預計年産優質苗鵝60萬羽,将帶動周邊千餘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此外,象山還在海南、江蘇等省,陸續發展了幾十個白鵝扶貧基地。據統計,該縣每年約600萬羽苗鵝飛達海南,帶動當地800多戶農戶養鵝緻富;每年有5萬羽、3萬羽、2萬羽、2萬羽苗鵝,分别入駐江蘇、山東、安徽、江西,帶動了100多戶農戶增收。

象山大白鵝既“走南闖北”,又做“扶貧使者”,可忙壞了“鵝司令”陳文傑,但他忙得樂在其中:“如今肉鵝市場已經發展起來,未來效益會好于種鵝,是以我們一定要堅持地理标志推動的品牌化發展道路,做強肉鵝加工産業,建起一條貫通白鵝全生命周期的緻富‘金光大道。’”陳文傑滿心期盼地說。

委員風采|陳文傑:“鵝司令”奏響緻富“向天歌”

看完文章,點個👍🏼再走哦!

委員風采|陳文傑:“鵝司令”奏響緻富“向天歌”

來源:象山縣傳媒中心

作者:董小滋 胡黛虹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