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一家很受歡迎的川菜館,推出了一道涼拌螺肉的菜系,本來應該是用海螺制作,但為了節約成本,便換成了經濟又實惠的福壽螺,為了不影響螺肉的口感,廚師隻煮了3-5分鐘就出鍋。

結果有160多人因為吃了沒有熟透的福壽螺肉,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症狀,送醫後發現竟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這原是在廣州老鼠體内發現的寄生蟲,成蟲寄生在老鼠的肺部,幼蟲則會進入水裡寄生在魚、蝦、蟹以及螺等體内,人們如果吃了沒有熟透的螺肉,便會被管圓線蟲寄生。
大部分患者會出現發燒、嘔吐的症狀,極少部分患者會有抽搐以及灼燒感,還有些甚至會癱瘓或因腦部積水而死亡。一夜之間,福壽螺在中國人人喊打,這樣的螺看後你還敢吃嗎?不過據了解,讓中國人不敢下嘴的福壽螺,原産地竟不是中國,那它們來自哪裡呢?
你能想象得到嗎?福壽螺是被引進中國的外來物種,且繁殖速度非常快,一隻福壽螺每年最多能産卵5萬多隻,成活率非常高,隻需要一段時間,就能在水中、石頭上以及濕地處,發現成片成片的福壽螺。
尤其是随着氣溫的不斷升高,不管是公園還是湖邊,都能看到福壽螺的卵聚內建的桑葚狀粉色物體,頗有些泛濫成災的趨勢。更重要的是,福壽螺的原産地其實并不在大陸,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福壽螺被當成是可食用性的物種被引進,随後便在廣州、福建以及四川等地大量養殖。
雖然它們的個頭大肉質厚,可味道并不好,是以閱聽人群體非常少。再加上福壽螺繁殖速度快,體内寄生蟲數量多容易危及生命,如今已經被列為重大危險性外來入侵生物之一。
中國作為吃貨的代表,表示有各種各樣的美食可以享用,為何還要盯着這要人命的福壽螺呢?但印度人卻并不這麼認為,福壽螺雖然在中國人人喊打,可在印度卻成了餐桌上的美食,他們不僅敢吃,而且做法也是五花八門,為什麼印度人會對福壽螺青睐有加呢?
你知道嗎?福壽螺讓很多中國人避之不及,但到了印度,卻成了美食一般的存在。在中國,很多人都喜歡爆炒,尤其是一口把螺肉嘬出來的感覺爽到爆了。隻是福壽螺的殼又硬又厚,如果沒有完全熟透,寄生蟲感染的事情時常發生。
可是在印度就不一樣了,他們覺得福壽螺的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個大肉厚産量還高,成了印度人眼中經濟又實惠的美食。除此之外,他們并不像中國人一樣爆炒,而是用沸水煮熟後将螺肉挑出,加入一些調料以及咖喱,這樣食用既安全又美味。
最重要的一點是,印度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絕大多數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不能吃豬、馬、牛、羊這樣的大型牲畜。再加上印度貧富差距極大,為了補充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很多買不起雞肉的印度人,就盯上了成本效益非常高的福壽螺,隻要在烹饪方式上下一番功夫,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寄生蟲感染了。
在中國人人喊打的福壽螺,印度人卻是青睐有加,着實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