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評價嘉慶帝的曆史地位?

嘉慶帝即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儀純皇後魏佳氏。

如何評價嘉慶帝的曆史地位?

(嘉慶帝畫像)

嘉慶帝36歲即位,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崩即開始掌握實際政權。同年二月,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珅親信死黨。诏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複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诏罷貢獻,黜奢崇儉。

但嘉慶帝終究是一位平庸天子,與其父、其祖相比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平庸”是嘉慶帝的主要性格特點,嘉慶朝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代。

如何評價嘉慶帝的曆史地位?

那麼,“康乾盛世”的積累是敗在嘉慶帝手裡了嗎?嘉慶帝在位25年究竟幹了些什麼?

如何評價嘉慶帝的曆史地位?

(清代宮廷畫家徐揚《盛世滋生圖》)

首先,我們先看“康乾盛世”在嘉慶帝期間是一個怎樣的景象。帝國入主中原,經過康熙帝、雍正、乾隆帝三代帝王的開拓進取,對内平叛、對外抗擊侵略,維護了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疆域也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頂峰,足足有1300多萬平方公裡。同時,清帝特别重視發展農業,推廣高産農作物,每年進入市場的糧食大約是360萬石,這個數字是明朝時期的3倍。到了乾隆中期墾田總數達到了741萬餘頃,田賦年收入達到了4887萬兩,比康熙時期也是足足翻了一倍。而國庫存銀,從乾隆即位之初的3453萬兩,到乾隆三十九年則增長到了7390萬兩。可以說這一時期清政府的經濟實力相當強大。

如何評價嘉慶帝的曆史地位?

(1820年時的清帝國疆域)

但,乾隆後期,财政嚴重赤字,而且雍正時期掙錢的那些政策,也都被乾隆為了争取地主階級的支援給毀了。再加上清朝的官場,在乾隆的“努力”之下,都處于腐敗無能的狀态,“和珅現象”成了社會現象,阿谀逢迎之人比比皆是,可謂乾隆爺留給兒子是個十足的爛攤子。

如何評價嘉慶帝的曆史地位?

(影視劇和珅)

其次,在嘉慶帝處理完和珅事件之後,又面臨一系列社會危機:如南方白蓮教、京畿的天理教、東南海上的騷動、采礦的封禁、錢糧的虧空、八旗的生計以及鴉片的流入等諸多難題,光平息白蓮教就花了嘉慶帝10年光陰,外加二億兩軍費(相當于四年的财政收入),這次起義讓清朝大傷元氣。

如何評價嘉慶帝的曆史地位?

(白蓮教起義形勢圖)

作為一位“仁君”嘉慶帝是夠格的。在任期間,文化方面他結束了文字獄,竭力用尊孔和提倡封建禮教來完善和鞏固其統治;經濟上蠲免災區錢糧,重視農業發展;社會方面重視河治、解決人地沖突以及整頓旗務;外交方面抑制鴉片進入,維護國家主權,但閉關鎖國政策失去了一次融入世界的機會。

如何評價嘉慶帝的曆史地位?

(吸食鴉片的清朝人)

最後,還得說說嘉慶帝之平庸,面對帝國的危機,種種事端,嘉慶帝都把上述問題當做個案對待,而沒有系統化的去思考,如何從制度上加以解決。嘉慶帝與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二十多年統治,就在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過去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