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進入新世紀以來,失去了之前80、90年代那種激烈的身體對抗,變得更加崇尚進攻,特别是現在的聯盟,已經進入了小球時代,身體對抗更少,各項規則大多數也是鼓勵進攻,外線投籃的比重也越來越大,這讓很多NBA球員不太重視額外的力量訓練,也不需要因為适應對方而迅速增重,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盤點NBA曆史中聯盟的十大瘦子。


第十位,英格拉姆,2016屆選秀的榜眼秀英格拉姆在選秀時被譽為“小杜蘭特”,因為他和剛進聯盟的杜蘭特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瘦。而相較于杜蘭特,英格拉姆則顯得更加瘦弱,簡直可以用“骨瘦如柴”形容!英格拉姆擁有2米06的身高,但是卻隻有86公斤的體重!這是什麼概念呢?被網友調侃為國小生的庫裡體重都有84公斤,隻比莺哥輕了4斤。

第九位,漢密爾頓,面具俠漢密爾頓是史上最優秀的無球大師之一。漢密爾頓是個體力怪,能夠一整場地奔跑,接球跳投能力曆史頂級,堪稱中投王。漢密爾頓是個很擅長長跑的球員,他的身材算是精壯。1米98的身高,但體重隻有168斤而已,放在普通人裡都算瘦了。不過巅峰期他場均可以砍下20分3籃闆3助攻的資料,是3屆全明星球員。

第八位,納什,納什給人感覺就是文質彬彬,這跟他的球風很相似。納什打球非常“紳士”,身體對抗的時候很少,他更多是用腦子打球。他的控場和帶隊能力,在曆史上都是頂級。作為外籍球員能2次獲得MVP,沒有絕對統治力做不到。除了2次MVP,納什還有5次助攻王,3次賽季1陣,他也是“跑轟”戰術的鼻祖。他若是在小球時代打球,那地位絕對跟庫裡是一個級别!

第七位,雷吉米勒,雷吉米勒在NBA18個賽季都是在步行者效力,能夠一輩子隻效力一支球隊,如今已經是種奢望。米勒身高2.01,體重隻有84公斤。但是米勒好勝心強,而且打球有股狠勁,這讓他成為了聯盟最好投手之一。他生涯一共投進2560記三分排曆史第2。1998年東決G4最後0.7秒,米勒迎着喬丹防守投進三分帶隊獲勝,造就了經典的“米勒時刻”。

第六位,杜蘭特,杜蘭特的“瘦”,更多是視覺上的。他的身高超過了2米10,完全就是内線身高,同時他的軀幹很窄,四肢細長,是以看起來非常地瘦。但杜蘭特的體重其實有109公斤,算是比較強壯了。這也是為什麼杜蘭特突破那麼犀利,任何防守人都限制不了他的原因。因為KD的核心力量非常強大,動作完成度很高。

第五位,艾弗森,一個球員能在NBA成為狀元秀、最佳新秀、得分王和MVP并不稀奇,但是若在前面加上1米83的身高75公斤的體重,你就會對他肅然起敬。作為史上有名的得分機器,他總共獲得了4次得分王的稱号,僅次于張伯倫和喬丹。

第四位,喬治格文,冰人是馬刺隊史的傳奇球星,也是隊史得分能力最強的球員。作為一個鋒衛搖擺人,冰人的身高達到了2米01,不過他的體重隻有164斤而已,可以說是非常地瘦了。盡管如此,巅峰冰人進攻端還是不可阻擋,有過場均33.1分5.1籃闆的賽季,還先後4次拿到得分王頭銜,退役後也是入選了籃球名人堂。

第三位,加内特,狼王的身材球迷一直很清楚,而記得曾經聯盟有位球員說過加内特的體型雖然瘦,可是對抗起來是特别痛苦的事,因為太瘦防守起來加内特的骨頭手臂等位置刺痛感十足,都是同等身高下加内特也隻比大加索爾重2公斤。

第二位,“大竹竿”布拉德利,說到“大竹竿”布拉德利我想很多看球晚的球迷應該不怎麼熟悉,但是,如果說到麥迪“死亡之扣”的背景闆,很多球迷便豁然開朗了,當年麥迪隔扣布拉德利的這一球堪稱當年的最佳扣籃,甚至時至今日再次回看依然能夠感覺非常血腥暴力。布拉德利的身體天賦其實非常不錯,他擁有2米29的恐怖身高,隻比NBA第一高的波爾低了2厘米,憑借這樣出衆的身高他也曾拿到過1997年的蓋帽王。不過,布拉德利有一個緻命的缺點,那就是他實在是太瘦了!2米29的布拉德利體重隻有不到250斤,要知道,2米03的詹姆斯都有着226斤的體重。由于布拉德利實在太瘦了,是以球迷也給他起名“大竹竿”,這個外号也是流傳至今。

第一位,波爾,波爾身高達到2米33,但卻隻有200磅的體重,這似乎就注定他并不太成功的職業生涯。人們記住他是因為蓋帽,波爾在NBA打了10個賽季,2.6分,4.2個籃闆屬于草根中的草根,不過他多達8個賽季進入NBA封蓋榜前10位,其中2個賽季名列聯盟第一位。而且他曾單節送出8個蓋帽,并在一次防守中4次阻擋對手,成了當時最讓人激動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