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舅舅死了,困擾媽媽大半生的心結也解了

文:小栖

圖:來自網絡

“你舅舅去了!”接通媽媽的電話,她隻說了這一句話,電話那邊就傳來了哽咽的抽泣聲。

舅舅死了,困擾媽媽大半生的心結也解了

我有一瞬間的愣神:這對相愛相殺半生的姐弟,今天終于有個了結了嗎?

說到舅舅,村裡沒人不稱他一聲白眼狼。

外婆有三個孩子,舅舅是最小的,上面還有兩個姐姐:媽媽和姨媽。媽媽是大姐,姨媽從小就被抱養給了别人,舅舅比媽媽小5歲,從小就是跟着媽媽長大的。

那個時候家裡很窮,外婆又重男輕女,媽媽剛跨進國小的校門,就被外婆叫回家,幫着操持家務。外婆從小就灌輸給媽媽一個理念,要照顧舅舅,要供他讀書。都說長姐如母,這一點在媽媽身上演繹得淋漓盡緻。

我經常聽媽媽講在舅舅念國中的時候的一段經曆。

那是上世紀60年代,學校沒有現在這麼多,舅舅念的國中離家有30多公裡的距離。學校有食堂,但學生自己的口糧都要家裡人送到學校去。

舅舅從小被外婆嬌慣,就算放假回家也不願意自己扛着糧食去學校,那個時候沒有公共汽車,每一次舅舅的糧食都是媽媽背着一步一步走路送到他學校的。

媽媽說有一次因為從家裡出發晚了,走到學校天就黑了。帶來的幹糧早已吃完,媽媽身上沒有錢,不可能去住旅店。又累又餓的媽媽趁着夜色,提心吊膽地走在山路上,快天亮才回到家裡。

為了讓媽媽照顧家裡,外婆不讓媽媽外嫁,于是爸爸成了他們家的上門女婿。

舅舅已經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爸爸是榮民,回來配置設定到一個廠子當了廠長。

舅舅死了,困擾媽媽大半生的心結也解了

因為工作關系,爸爸跟鄉鎮上的上司關系都處得不錯,外婆見不得舅舅閑在家裡,便整天跟媽媽叨叨,讓爸爸給他介紹一份工作,不然這10來年的書就白念了。

後來爸爸通過關系,介紹舅舅做了鄉鎮的一名臨時從業人員。再後來,舅舅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上爸爸幫他疏通關系,終于成了正式的公職人員。

在那個年代,家裡有吃皇糧的人是一件足以光宗耀祖的事。外婆一心偏寵的小兒子終于成了她的驕傲,也成了她繼續壓榨媽媽的底氣。

媽媽跟爸爸結婚後沒有分出去單過,是以舅舅結婚時的一應事宜全是媽媽在張羅。

可以說在舅舅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完全充當了外婆的角色。

舅舅結婚後,舅媽不願意跟爸爸媽媽一起過,媽媽終于可以分家了!分家的時候外婆将最好的都留給了舅舅,自己也跟着舅舅一起生活,分給媽媽的隻有三間破瓦房。

那個時候爸爸已經從廠子裡退出,回到村裡做了村幹部。爸爸本是一個強勢的人,之前是為了遷就外婆,是以諸多讓步。現在分家了,有些東西在爸爸看來是應該争取的,也是因為爸爸的強勢,屋子周邊的田地分給了我們。

沒想到這也埋下了以後舅舅和媽媽相愛相殺的禍根。

在我的記憶裡,小時候媽媽和舅媽常常會因為舅舅家的雞吃了我們家的莊稼發生争執。舅舅家的雞都是放養的,而家周圍的田地都是我們家的,是以他們家的雞經常是成群結隊地在我們家的地裡啄食。

以我對媽媽的了解,如果當時舅媽能夠說一句道歉的軟話,媽媽肯定不會跟她計較,可偏偏舅媽恃寵而驕,仗着外婆的寵愛,還有舅舅國家幹部的身份,絲毫沒将媽媽的責問放在眼裡。

她還挑釁媽媽:“你要是不樂意,那咱們就換田地,我讓你家的雞在我家的地裡吃個夠。”

小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大人之間的沖突并沒有影響我們和舅舅家孩子的關系。舅舅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比我哥大一歲,小兒子跟我是同年的。我們4個孩子就在雙方父母吵架、和好、和好,吵架的惡性循環中慢慢長大。

舅媽是一個嫉妒心強又愛占便宜的人,我哥高中畢業後,順利考上了大學,而大表哥國中畢業後就辍學了,這對舅媽來說無疑是被赤裸裸打臉,讓她一直以來的優越感大打折扣,于是在自己的心裡将跟我們家的沖突更新了。

農村的地在劃分的時候都有明确的界線,但舅媽時不時越線一點,慢慢地去擴充她家的田地。兩家的山也是挨在一起的,舅媽經常是在我們的山上砍柴,将自己山上的樹留着。

如果放到現在,那一點點山一點點地沒有人會計較,但在那個年代,山和地決定着家裡的存糧,很多人會因為争山争地打得頭破血流。

舅舅在鄉鎮上班,一周隻在家呆一天,家裡的事全是舅媽說了算,就連舅媽跟外婆吵架,他也是堅定不移地站在舅媽這邊。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二十四孝好老公。

舅舅死了,困擾媽媽大半生的心結也解了

而兩夫妻在對待媽媽這個問題上,可謂“同仇敵忾”。不僅沒有感恩媽媽對舅舅的付出,反而是變着法地來算計媽媽。

除此之外,舅媽還有一張沒有把門的嘴,說盡了周圍人的是是非非。

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舅媽到處造謠,說爸爸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被媽媽知道後就跟她吵架。當時我剛上國小,那天正好是周末。

舅媽和媽媽分别坐在自家的院壩裡對罵。我當時還小,聽不懂她們在罵什麼,隻覺得她們這樣吵架挺好玩。

媽媽的嗓子罵啞了,我就趕緊去給她沖白糖水潤嗓,那個年代的農村,白糖水可是稀罕物,是用來招待貴客的。

我一邊蹭媽媽的白糖水,一邊給她加油打氣。現在想來,我覺得吵架好玩應該是因為那杯白糖水。

後來我們都長大了,大表哥和表弟都沒有考上大學,兩兄弟去深圳打工了,哥哥大學畢業後配置設定到縣國土局。我高中畢業後,也跟朋友一起去湖南做了酒店服務員。

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媽媽和舅舅舅媽之間那些小沖突,對我們來說,就變得無關緊要了。有時候我們也會勸媽媽,不就一點山一點地嗎,讓給他們也無所謂。

可是長久以來積累下的沖突早已經不是一點山一點地的問題。舅舅習慣了媽媽的付出,而媽媽因為舅舅的忘恩負義後悔曾經的付出。這些沖突,最終因為舅舅家的兩條狗引發了一場血案。

當時正是玉米苗瘋長的季節,舅舅家的兩條狗不知道發什麼瘋,居然在我們家的玉米地裡打架。将我們家好好的玉米苗壓死了一大片,媽媽看見氣急了,一邊在地裡扶那些還有救的玉米苗,一邊罵那兩條狗。

舅媽正好從地裡回家喝水,手裡拿着一個陶瓷杯子,聽見媽媽罵她家的狗,便跟媽媽杠起來了,兩個人罵着罵着就開始翻陳年舊賬。

舅舅當時也在家,舅舅舅媽最怕的就是媽媽翻舊賬,因為他們理虧!被媽媽罵得無地自容的舅媽端着杯子向媽媽沖過來,一杯子砸在了媽媽的頭上,當時就将媽媽的頭砸破了,血奔湧而出,舅舅在一旁不僅不阻止,還鼓動舅媽繼續砸,往死裡砸。舅媽又砸了幾下,看媽媽的頭流血流得很厲害,這才住手。

等爸爸回家時,血人一樣的媽媽,正無力的躺在舅舅家的堂屋裡,舅舅和舅媽冷眼旁觀,沒有一個人想到要去給媽媽請醫生。

舅舅死了,困擾媽媽大半生的心結也解了

當時我和哥哥都不在家,出了這件事後哥哥回來了,我在外地,他們沒有告訴我,直到後來兩家因為這件事打官司,我才從哥哥口中得知。

小時候媽媽對舅舅的撫養和這些年媽媽對舅舅舅媽的忍讓,鄉裡鄉親都心如明鏡,是以知道媽媽要告舅舅舅媽時,幾乎所有的鄉親都願意出庭為媽媽作證,最終在法庭上媽媽還是因為舅舅的一句對不起接受了庭外和解。

因為這件事,鄉裡鄉親都成了舅舅舅媽的眼中釘,而舅舅也成了鄉親們眼中當之無愧的白眼狼。

媽媽将當時穿在身上的血衣留下來了,當我回家看到已經變色的血衣時,心疼媽媽,也是以恨上了舅舅,從那以後我們跟表哥表弟之間也基本上就斷了聯系,父母一輩的沖突終于影響了我們下一代的關系!

兩家雖然不再有來往,但畢竟山連着山,地連着地,房子相隔也隻有幾步路的距離,是以小摩擦依然不斷,隻是自那以後的沖突展現方式從對罵變成了指桑罵槐。

我每次回家聽媽媽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吐槽舅舅舅媽,比如舅舅舅媽費盡心思去破壞哥哥的婚姻,比如舅媽四處散播謠言,說我在外面做見不得人的職業……

舅舅的忘恩負義已經成了媽媽心裡邁不過去的坎。我雖有心勸慰,但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是以很多時候,我都是一個安靜的聽衆。

對于父母輩的沖突,我因為長期在外奔波,沒有感覺到困擾,會跟舅舅家斷絕來往,是無法原諒他們動手打媽媽。

但哥哥不同,他就在縣裡,每次舅舅舅媽和媽媽吵過架之後,都會給哥哥打電話,有什麼不可調和的沖突,也會把哥哥叫回來,這讓哥哥不勝其擾。是以在哥哥買了房子之後,就連哄帶騙地讓媽媽将老家的房子賣掉,跟他來了縣城。

眼不見為淨!看不到讓自己糟心的人,媽媽的心态也慢慢發生了改變,不再糾結于跟舅舅舅媽之間的沖突,而是慢慢融入到城裡老人們的生活中,沒事就逛逛街,跳跳舞,養養生。隻是每次回了老家後還是忍不住會叨叨幾句。

我最後一次見到舅舅是在姨父去世的那一天,那天我們這一輩的孩子全部到齊了。

舅舅的兩個兒子,一個在武漢,一個在江西,我們也有很多年沒有見面了,如今我們都已經40+,過去的那些恩恩怨怨随着時間的流逝逐漸淡化,彼此眼中看到的是對方身上歲月留下的痕迹,舅舅也早已是滿頭銀發。

因為我是遠嫁外地,平常回家的時間很少,也就沒有多少機會跟舅舅舅媽碰面,自從媽媽被打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開口叫過舅舅。如今乍然面對面,那聲舅舅始終沒有叫出來,隻是禮貌地點頭,微笑,然後便跟表哥表弟在一起寒暄。

媽媽和舅舅依然是相見不相認,但她也沒有再反對我們去招呼舅舅舅媽,也許那些怨恨在她的心中也沒有那麼深了吧。隻是彼此都知道,不可能跨過那些曾經回到一家人該有的樣子。

離上一次見到舅舅已經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了,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我沒有從媽媽口中聽到過關于舅舅的任何消息,沒想到今天收到的消息竟是舅舅因病去世了!

媽媽難過的哭泣,讓我不免唏噓,畢竟是自己真心疼愛過的弟弟,雖然差點反目成仇,也相愛相殺了幾十年,但那絲血脈親情又怎能完全割舍?如今舅舅的病逝喚醒了媽媽藏在心底深處的親情。

幸運的是自從離開老家,媽媽就不再是那個滿心滿眼都是怨恨的媽媽,她有了新的圈子,也有自己的生活節奏。

舅舅死了,困擾媽媽大半生的心結也解了

相信放下了一切,終于跟自己和解的媽媽,能夠幸福地度過自己的晚年!也希望舅舅一路走好,下輩子做個人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