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内燃機擁簇者被電車征服的一天 大衆ID.4 CROZZ動态試駕

“對不起,我改變了立場。”

“電動車,未來是你的。”

作為燃油車擁簇者的我,免不了對電動車的口誅筆伐,但看到同樣想法的好友被新能源圈粉,同時電動車保持着持續且良好的市場反響,那不如就去當一天電動車的車主!

ID.4 CROZZ定位緊湊型SUV,但它沒有這個級别車型外觀上的“單薄”,ID.4的外觀十分舒展,沒有了進氣格栅讓前臉變得圓潤,外輪廓像是被襯衣包裹着的呼之欲出的肌肉,力量感十足,整體看起來确實不像這個級别。

不如幹脆說電動車有一種隐形的魔力,這種魔力使電動車在目前階段能夠跳出傳統汽車的評級标準,同時還具備幾種“光環”,勇于嘗試新鮮事物、可以承受強大的試錯能力,不過這種錯覺會随着電動車的普及而逐漸淡化。

雖然目前階段路上已經有了非常多的新能源車,但它在大部分人眼裡還屬于新鮮事物,或許是對比藍牌車龐大的基數還是占比非常少。

同時我身邊的群體中擁有新能源車的也是少數,比如最近我的一位球友把新能源車第一次停到球場邊時,大部分人還是會因為對綠牌的新鮮感而引發讨論,出現“買了一個綠牌車”“綠牌挺帥啊”等對綠牌的集中評價。

雖然隻當一天車主、雖然對所有車都這樣,但我還要說,一輛停着的車隻為守候我的滿足感溢于言表,讓我欲罷不能。

内飾和大連春天的氣候很像,清爽,剛剛脫離寒冬,又會時不時的出現一次冬天的影子。

方向盤風格與内飾設計體系完全融為一體,懷擋的換擋方式是上下旋轉。

座椅樣式深得我心,舒緩的縫線鋪設的恰到好處,還有灰色翻毛皮,灰色是整個内飾的點睛之筆!簡單的水泥灰色一改黑色内飾的單調陰沉。

“ID.”鑲嵌在椅背翻毛皮之上,環顧内飾,誰想到這是緊湊型級别的細節處理!誰想到這是落地23.99萬元(2023年之前)(不加保險)(某些地區還有優惠)的“個人IP”。

滿電出發,讓座椅開始按摩,去歡樂搬磚!

出發之時就立刻發現這台車的轉彎半徑太小了!駛離車位的時候在360度全景影像上顯示了一個詭異的前進路徑,我看了看右前方,看看了全景影像,沉思了片刻選擇了退縮,選擇保守的再倒一次車,經過後來的實踐證明,轉彎半徑是真的小。

對了,電動車是不是不用等到發動機進入工作溫度?恰好出門是條雙向四車道,一腳地闆油加速到限速。

這是我與電車相愛的第一個瞬間,在今晨與它相遇後的第575秒,如果給這份愛規定一個期限,我想是在84.8kWh的電池結束生命的一刻。

電車的加速動作:踩油門——立刻爆發最大扭矩開始加速。

我的車加速動作:踩油門——響應時間——降檔——很短時間的無動力——頓挫——轉速飛速攀升——開始加速——升檔——加速。

ID.4雖然零百加速在8.3秒左右,但0-50km/h的加速時間在3.2秒,地闆油的體感與3.0T V6的SUV不相上下。下着雨的路面,後驅的ID.4後輪沒有打滑。

ID.4的設定似乎就沒想讓駕駛員或乘客感受到與油車的差別,預設的D擋與傳統燃油車D擋感受無異,旁邊的B擋是動能回收模式,激活方式是在D擋上再重複一次挂D擋的操作,并且每次預設是D擋。

隔音不錯,在巡航駕駛中沒有突兀的胎噪與風噪,車内攀談的時候能感覺到車内的整體分貝處于一個比較低的狀态。

懸挂很舒适,懸挂的設定就像軟硬水轉換器一樣,無情的把來自路面的颠簸過濾到很軟,回想整個駕駛過程都是以一個很放松的狀态在進行。

懸挂軟但不虛,每次一颠簸都能在兩次一伸一縮的幅度内完成,車内左右晃動的抑制也比較不錯。

抵達目的地,離開之前預約一個出發溫度,大連的春天還算舒适,嚴寒酷暑用上這個功能就美滋滋了,安靜的等我吧ID.4。

管他能當幾天車主,必須回頭看一眼。前輪235/50,後輪255/45,前後都是20寸輪毂,和車身的比例很協調。

深邃的後輪是鼓刹的顔色,對鼓刹有偏見的占大多數,包括在了解鼓刹之前的我,自從簡單的了解了鼓刹後才明白,鼓刹的刹車力度強于盤刹,但最大的弊端是熱衰減,在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熱衰減的情況少之又少,希望能夠有機會能夠測試ID.4的100-0km/h連續刹停10次的成績,甚至更多次數直到熱衰減的出現。

越野車的主場是非鋪裝路面,因為有交叉軸!那電動車的主場就應該是商場,因為有充電樁,而ID.4還有個在地下停車場極為明顯的彩蛋。

彩蛋是會發光的車标。

想象一下,走在地庫的時候,看見一個車标發光的車獨自停在那,多看兩眼都不是我風格,我都想過去跟車唠唠嗑!

開啟示廓燈的電耗在每小時0.1kWh左右,我會選擇全時段将車标點亮,我就想說一共有幾台車能如此任性!

又能有幾台車能夠進入視線範圍之内就能知道這是自己的車。

我終于明白了,我對燃油車的過往一直是我在照料它,給它挑好品質汽油、讓它用全合成機油、擔心怠速積碳、按時帶它保養、工作溫度沒到達之前盡量輕聲細語。對不起,我改變了立場,電動車,我愛你。

電車它把我照顧得很好,上車立刻就走,随我喜歡随時調用全部動力,寒來暑往間不用等待車内溫度慢慢改變,上車前手機APP設定好溫度,夏天不用為了找到陰涼之處把車停在很遠,冬天不用忍受冰涼的座椅和方向盤,上車、關門、系安全帶、挂擋、絕塵而去。

本來想在前一段将本篇結束,但我想做一個負責的“渣男”。一天的體驗僅行駛了65公裡,沒有體驗到充電的場景,不過還是要提醒想要購買電車,但沒有良好的充電環境的老鐵們,最好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幾次全面的使用場景還原,再去選擇是否購買純電動車型。

鳴謝車輛提供:大連中升彙衆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