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位獨臂少年嗎?
他雖然是殘障人士,但他身殘志堅,籃球技術令人驚歎。
僅僅兩年時間,他就練壞7雙球鞋,打起籃球動作娴熟。

視訊中,他面對高出自己許多的運動員,絲毫不慌,用獨臂完成了一系列高難度動作。
觀衆都為他發出歡呼。
看了他的視訊後,庫裡都發文感歎想要尋找到他。
01
這名少年叫做張家城,年僅14歲。
他并不是天生獨臂,在他5歲時,一場意外發生了。
但張家城沒有自怨自艾,始終抱着樂觀的态度生活。
再次提起那場緻使他殘疾的事故時,張家城已經記不清了。
當時,張家城的右手不慎卷進攪拌機裡。
直接讓他的整條胳膊受了重傷。
等送到醫院後,經過醫生診斷,醫生表示傷勢太過嚴重,必須截止。
這讓張家城的父母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張家城才五歲大,還沒有開始踏上人生道路,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故。
父母聽過診斷後痛苦不已。
張家城在看到父母為他傷心後,主動安慰他們說自己沒事。
出了醫院後,張家城沒有因為殘疾自怨自艾,
他努力适應獨臂的生活。
張家城并不打算依靠父母,在發現曾經不起眼的瑣事,現在都成了難題。
他開始努力練習穿衣、吃飯、握筆。
對于年齡尚小的張家城來說,這些事情着實是不小的挑戰。
但張家城并沒有放棄,最終堅持了下來。
不管是衣食住行,還是寫字練字,他都重複過很多遍。
換做是旁人,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開始自怨自艾。
但張家城很樂觀,心态并沒有因為那場事故而改變。
這也讓一直擔心他的父母放下了心。
看着如此懂事的張家城,他們是即難過又欣慰。
上學後,張家城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特殊,與其他同學産生隔閡。
獨臂的張家城,寫出來的字都要比同學們好看不少。
有同學好奇他的胳膊,張家城也大大方方地說出真相,并不為自己的胳膊感到自卑。
如此坦然、樂觀的态度,讓大人們感慨不已。
直到12歲時,他在暑假,參加了少兒籃球教育訓練班。
教育訓練班隻開辦了短短十幾天,但就在這很短的時間内,就讓張家城喜歡上了籃球。
籃球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提高水準。
更别提獨臂的張家城,遇到的困難隻多不少。
剛開始,他連球都無法控制。
張家城毫不氣餒,沒有輕言放棄。
隻要有時間,張家城就會拿起籃球練習。
在學校的操場上,在家中,都能看到他努力的身影。
在同齡人都在玩鬧的時候,張家城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籃球。
哪怕身體有些缺陷,也不能讓他放棄這項運動。
張家城再次拿出曾經練習寫字的勁頭,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着動作,隻為提升籃球技術。
他知道自己的缺陷,知道自己将要付出遠超常人的汗水和精力。
面對困難,張家城絲毫不慌,按部就班地重複着、努力着。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經曆長達一年的練習後,張家城從最初簡單的運球,逐漸學會了胯下運球……
他付出了遠超常人的時間和汗水,終于提升了自己的技術。
在追逐籃球夢的道路上,張家城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朋友們的出現,也讓張家城不再孤獨。
他與朋友們共同組建球隊。
張家城在揮灑汗水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他直白地說出自己的夢想:想要成為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
這個夢想,也得到了朋友們的支援和認同。
張家城的父母曾看兒子如此喜愛籃球,對他的學習成績深感擔憂。
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張家城在學習上更下勁兒了。
他要用實際行動,來打消父母的疑慮。
不管是學習,還是打籃球,張家城都不想放棄。
他所付出的努力,也被身邊人看在眼裡。
同學們都看到他的付出,經常能看見張家城在放學後,與朋友一同打籃球。
不管天氣有多熱、多冷,不管是下雨還是刮風,張家城始終專注于籃球。
02
練起球來有多拼呢?
一度練到手指磨破,鮮血直流。
看着張家城打籃球如此努力,這讓身邊的人都擔憂不已。
但就算是再苦再累,張家城也始終按照自己的步調走,沒有放棄這項運動。
他并不是自顧自的練習,有時也會在網上搜尋,看到技巧和動作後,他就會反反複複的練習。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流了許多的汗水,就連籃球、球鞋也換了好幾個。
籃球被張家城打壞了至少三個,球鞋壞了七雙。
左手的手指,多次出血、結繭,重複數次。
或許在一些人看來,他的舉動有些傻,太過執着。
為了追求遙不可及的籃球夢,如此努力,值得嗎?
張家城用行動告訴外界,值得。
經過兩年的努力,他的動作從最初的僵硬,變得更加熟練。
運球流暢,技術高超,就算是面對健全的對手,也毫不遜色。
甚至還能将對方逼到絕境。
這樣厲害的技術,哪裡還能記得張家城的小缺陷呢?
如此堅韌的性格與精神,讓張家城的隊友和對手都紛紛為他豎起大拇指。
在籃球活動中,張家城向所有人展示了自己的運球和投籃。
高超的技術折服了所有人,赢得滿堂彩。
張家城籃球訓練的視訊,一經釋出,就獲得了100多萬次的點贊。
這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張家城這個名字。
NBA球星庫裡在刷到張家城的視訊後,轉發并配文:
這個少年是誰?快幫我找到他。
中國知名籃球運動員易建聯為他發聲:
心,永遠是身體最強壯的地方。
朱芳雨毫不吝惜誇贊,直言道:
這是我見過籃球打得最好的孩子。
不僅如此,還向張家城發出邀請,請他參觀隊伍。
登上美國熱搜、國内熱搜的張家城,獲得了國内外許許多多網友的認可。
很多人都在誇贊張家城的技術,并沒有因為他的特殊,而産生憐憫。
畢竟他們知道,對于如此堅韌不拔的人來說,同情反倒是對他的侮辱。
許許多多的人為張家城加油,為他鼓勁。
無數人鼓勵他繼續追夢。
NBA球員中,不止有庫裡注意到了他。
還有利拉德、塔克。
其中,籃網隊還為張家城寄去了他偶像歐文的11号球衣。
不僅送了張家城偶像的禮物,還邀請他等疫情過後,前往紐約看球賽。
CBA還邀請張家城出席複賽儀式,為廣東男籃複賽跳球……
成為衆人焦點的張家城,并沒有因為名氣沖昏頭腦,
沒有因為自己飽受贊譽,而沾沾自喜。
在某社交平台的賬号上,他吸引了一百多萬粉絲的關注。
在走紅後,有不少人會在他練球的時候湊過來。
接二連三的采訪,和打擾他的人們,讓張家城不太開心。
很快的,張家城不再情緒低落,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态。
他表示,就算是走紅了,也還是需要繼續磨練技術,并不會感到驕傲。
相反,他會更加努力的抱有謙虛之心學習,繼續精進自己的籃球技術。
在得到NBA球員、國内知名球員的支援後,張家城倍受鼓舞,也越發堅定起來。
張家城相信,總有一天,他能夠站在比賽的賽場上,與各類球員競技、比賽。
03
在2020年下半年,張家城被東莞大朗毛一隊邀請加入。
張家城的父親張北海,為了支援兒子的運動生涯,專門帶着一家人搬到了大朗居住。
對于張家城而言,這一切都是新穎的。
能接觸到更好的平台,更專業的訓練,這也讓張家城高興不已。
畢竟曾經的張家城,很多時間都是自己摸索自學的。
能學習更專業的技術、更系統的訓練,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張家城在為了籃球搬家後,也沒有忘記學習。
他轉入東莞大朗東明學校,在學校中借讀。
張家城沒有因為加入隊伍,就開始懈怠。
就算是在學校裡面,他也會像以前那樣,在球場上打球。
這也讓同學們感到無比敬佩,紛紛誇贊張家城的執着。
張家城會為自己定好目标,傳球、下蹲、俯卧撐。
每天按部就班,堅持着枯燥無比的訓練。
等到了周末的時候,張家城就能跟專業教練進行學習。
有時候,他也會自己訓練。
父母為了照顧張家城,也會帶着弟弟陪同,看着他練球。
到了年底時,張家城也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
他在前CBA球員教練的指導下,首次參加廣東省籃球協會主辦的小籃球聯賽。
張家城首次參加比賽,就出席了省級聯賽。
在經過激烈的比賽後,張家城助力球隊,最終奪得了冠軍。
奪得冠軍後的張家城,也更有信心了。
他相信,在經過自己的努力,籃球技術一定能更上一層樓。
張家城自己也會為球隊赢得更多榮譽,踏上更多的賽場。
他的種種經曆,也讓網友們感慨不已。
誰能想到,身患殘疾的少年,竟然能憑借自己的努力,踏上賽場呢?
張家城用實際行動,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術,用實力擊敗對手,讓他們心服口服。
球場上,有許許多多愛打籃球的人。
但很多人,都比不過張家城。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張家城那般的毅力。
不是所有人,能打籃球打到手指流血,反複磨出繭子。
不是所有人,能忍受枯燥的訓練,能頂着烈日和寒冬打球。
他對籃球的熱愛,驅使着、讓他日複一日的練習着。
張家城的意志之堅定,是常人無法超越的。
網友們十分敬佩張家城。
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不管是誰,都不能取笑他。
張家城為了實作夢想,付出了許多努力,流過數不清的汗水。
他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
當然,也有很多很多追逐夢想的人。
例如羽生結弦,在他兩歲時就被診斷為哮喘病。
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花滑夢想。
沒有因為病痛而放棄花滑。
是以,羽生結弦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來彌補缺陷。
因為哮喘,肺部無法承受大開大合的呼吸。
于是,羽生結弦在體力上,遠遠不如其他選手。
但羽生結弦始終不肯服輸,哪怕是身體上的硬傷,也不願意妥協。
他為了能進行更多的訓練,想盡辦法。
什麼藥物、針灸等等方法,羽生結弦都用了個遍。
甚至還曾在訓練過程中,戴着口罩,隻為了能更好的提高心肺功能。
羽生結弦在兩歲時,就注定了他與運動無緣。
但他始終不肯服輸,憑借滿腔熱愛,堅持了下來。
如今,羽生結弦也是國際知名的花滑運動員,獲得了許多人的認可和喜愛。
他打破19次世界紀錄,達到了旁人難以企及的成就。
羽生結弦克服無數困難,最終在自己喜歡的運動領域到達巅峰。
換做是旁人,恐怕就不會有這般毅力。
很多時候,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放棄。
也許未必能成功,但放棄一定會失敗。
有許多你曾以為難以跨越的難關,
再回過頭來看,顯得如此不值一提。
少年時的煩惱,是作業和書本。
大學時的煩惱,是課業和考試。
等到了進入社會後,再回過頭來,曾經的煩惱又算什麼呢?
隻有堅持下去,做出實際行動,才有可能克服困難。
日積月累積攢出的經驗,足以讓你克服一切。
最重要的,并不是錢财的多寡,而是是否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
隻有傾盡全力的付出,腳踏實地地去做某件事情,
等到了未來,才不會留下遺憾。
小編曾聽過一句話,至今也牢記于心: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與其在十年後自怨自艾,倒不如從現在就開始,拿起鏟子,做出行動。
追逐夢想的人,都在閃閃發光。
也祝願張家城,能在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
你是否看好張家城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