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時刻到來!比亞迪4月銷量超越一汽大衆奪全量冠軍

作者:龐義成 李豔嬌

在整個汽車市場一片悲歌的4月,比亞迪奇迹般實作了逆勢增長。5月3日比亞迪宣布:4月銷售新能源汽車105,475輛,環比微漲1.1%,這是繼3月後,比亞迪連續兩月銷量突破10萬輛,再創曆史新高。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市場競争格局,在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5月6日,第一電動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乘聯會等機構求證得知,一汽大衆、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廣汽豐田、上汽通用、上汽大衆等傳統豪強,4月銷量均出現了斷崖式下滑。

同日,中汽協釋出了銷量預估,4月汽車行業銷量預計完成117.1萬輛,環比下降47.6%,同比下降48.1%。此前,乘聯會預計4月乘用車零售市場在110萬輛左右,同比下降31.9%。

圖檔來源:汽車公社

盡管4月各廠牌完整銷售資料尚未公布,但已可做出清晰判斷:比亞迪超越一汽大衆奪得中國汽車市場4月全量銷售冠軍,提前半年實作其内定的奪冠目标。這不僅是比亞迪的曆史時刻,同時也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曆史時刻。

正在到來的油電“交叉點”

燃油乘用車總銷量進入盤整期,已經多年。嚴格地說,從2018年7月起,中國汽車市場的主體——燃油乘用車就開始掉頭向下,進入盤整萎縮期,迄今已長達46個月。

在這46個月裡,大市下滑,但上司品牌比如一汽大衆、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以及幾家日系合資公司,總體表現還算穩健,月銷量基本能穩定在8到10萬台水準,日系公司甚至還曾有過不錯的增長。和他們相比,比亞迪的銷量(油車電車加一起),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差距巨大,排不到前10名。

是以,比亞迪的4月奪冠,讓很多人感到突然。實際上,巨大的變化并非始自目前,而是15個月以前。

這張對比圖顯示,過去15個月裡,傳統四強(一汽大衆、長安汽車、吉利汽車、長城汽車)中,長安、吉利、長城月銷量在7萬到14萬台區間盤整,一汽大衆則從月銷23萬台水準快速向下,到2021年7月已跌至10萬台水準,其後半年雖重拾增長,但未再回到曆史峰值。傳統四強過去15個月的銷售曲線,恰恰是老大哥一汽大衆看起來最危險。

與之相對的是,從2021年1月開始,比亞迪的銷售曲線持續快速增長,相繼于2021年8月、2021年11月、2022年2月三個時間點,分别擊穿了長城、長安、吉利的銷售曲線。也就是說,從去年8月開始的半年時間裡,比亞迪的月銷量先後超越了長城、長安和吉利,到了今年2月,已經悄悄來到了全量第二的位置,僅次于一汽大衆。

3月長安汽車快速反彈,反超比亞迪來到第二。但緊接着的4月疫情撲來,長春、上海先後封城,中國燃油車供應鍊集中的兩個地區:長三角和吉利省,均遭受嚴重沖擊,傳統四強不可避免地陷入生産困境。保守估計,四強的4月銷量,均遭腰斬。日系美系同行,也好不到哪裡。

是以,10萬台銷量,在4月的中國車市,就是一個奇迹般的數字,比亞迪确定奪冠無疑。

你可以說,是老天爺幫了比亞迪一個忙,讓它提前奪冠。但這種說法可能會遮蔽一個更重要的事實:即使沒有疫情,比亞迪超越一汽大衆,也是早晚的事——決定市場未來格局的“油電交叉點”,正在到來。

為啥隻有比亞迪沒受傷?

問題來了:4月車市,大家都遭到重創,為啥隻有比亞迪看起來沒受傷?

先回答一個點:如果沒有疫情,比亞迪4月可以賣多少?根據我們掌握的資訊,4月其年初内定銷量目标為13萬台。另有消息稱,截至4月,比亞迪積壓的訂單總數,已經攀升到50萬台。

是以,比亞迪不是沒受傷。疫情對其供應能力也産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大概-25%,比行業均值低一半。它是怎麼做到的?

在我們整理的這張“比亞迪國内生産基地分布圖”裡,你可以找到答案。

首先,它幾乎什麼都自己做。全國23個比亞迪生産基地,跟電動汽車生産制作相關的所有核心部件,包括電池材料、電池、電機、電控、正常汽車部件、汽車電子等,它都自己做,頗有“自力更生、自成一派”的氣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它“代工狂魔”的創始基因。

其次,運氣好。這些基地大多在華南、華中、西北、西南這些地區,長三角和吉林省兩地不多,真正受到疫情沖擊的,隻有甯波、常州、長春三個生産基地。

以上兩個原因,讓比亞迪得以把疫情對整車生産造成的沖擊,降到了行業最低水準。

這個冠軍是昙花一現嗎?

4月交叉點的出現,在第一電動編輯部内引發了激烈的争論。一派觀點認為:這是偶然事件,5月後以一汽大衆為代表的傳統豪強,會快速收複失地,重回領先位置。而比亞迪這個冠軍,隻是昙花一現。

這個判斷可能過于樂觀。乘聯會4月22日曾釋出預警,4月以來,新冠疫情多地擴散,東北、江浙滬地區主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生産均遭受較大影響,供應短缺也逐漸影響全國整車生産和終端銷售。目前江浙滬地區複工複産白名單已經釋出,企業陸續恢複生産,物流運輸逐漸解封,但産業鍊整體恢複至疫情前水準仍需較長時間。

“5月份上海的車企和供應商,可以恢複小規模正常生産”,5月6日,行業觀察者張翔說,“到6月份,上海的車企和供應商的産能會恢複到疫情前的水準”。但與此同時,多家機構通過公開管道發聲:複工複産仍存困難。

6月産能恢複到疫情前水準,這應該是目前對整個汽車行業最樂觀的估計。顯見的困難,一方面來自于産業鍊啟動所需要的複雜的市場傳導機制,另一方面來自于多地頻發的新增疫情風險,以及由此引發的力度更大的管控措施。

以最樂觀的心态來假設,6月産能全面恢複,一汽大衆的銷售能回到什麼水準?不考慮疫情所引發的消費行為變化,僅從過去15個月的銷售曲線看,一汽大衆在傳統燃油車銷售淡季的6月,最樂觀的銷量預估,在14萬台以内。

根據規劃,屆時比亞迪的産能釋放,可以達到15萬台每月。是以,即使6月産能全面恢複,一汽大衆大機率也赢不了。現在就可以預判,整個Q2(4、5、6三個月),比亞迪已經預訂全量銷冠了。

如果比亞迪能在6月以後保證15萬台的月産能,它大機率就可以實作15萬台的月銷量,因為積壓的訂單實在是太多了。究其原因,參見《一電觀察 | 比亞迪瘋狂增長的天花闆在哪裡?》。如果能保持住這個銷量,2022年Q3、Q4,比亞迪大機率都将是中國車市的銷冠。這樣一來,4月交叉點,就是一個曆史性的“油電交叉點”,代表電動車的新興力量,一旦取得領先位置,就再也不會給過去的老大哥任何機會了。

這個局面太過理想化,拉鋸戰仍然可能在Q3到Q4發生。要想徹底超越一汽大衆,比亞迪需要跨越兩道關:産能和終端。在這兩個方面,一汽大衆作為深耕中國市場30年的合資大廠,領先比亞迪一個身位。是以,從生産和營銷基本盤上,比亞迪還需要時間。

另一個關鍵挑戰,是它的關鍵産品線DM-i系列,開始被同行作為進攻的重點,哈佛DHT和帝豪雷神在4月間以火箭速度上架,就是明證。長城和吉利兩家,均拿出自家最強産品線捆綁油電混合技術,去攔截比亞迪的積壓訂單。這一招,短期看非常有效。

被當做沖擊目标的比亞迪,如何在群雄環顧之下,仍能取得訂單的超正常增長?合理的推測是,Q2到Q3消化完積壓訂單之後,比亞迪的訂産比(訂單比産能)會逐漸回歸,從目前的4降到1.5。

在這個過程裡,一汽大衆的确有反超的機會,比如通過大規模促銷和上新等行為。但是,趨勢是難以逆轉的。即便一汽大衆在Q4中的某一個月取得反超,屬于它的時代——燃油車時代,正在以人人都肉眼可見的速度走向結束。

夏天來了。當你走在北京大街上,看着因為禁止堂食而紛紛在門前擺攤的飯館服務員們,聽着他們的吆喝,你會忍不住回想起19年前的夏天。那個時候,馬路上的人更少,闆藍根更貴。戴着口罩的人們關心的問題,和今天的人們一樣:什麼時候才能過上正常的日子?沒有人想到,淘寶和京東就是在那個時刻起飛,并徹底改變了其後19年中國人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

這件事告訴我們,曆史總會以我們無法預料的方式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