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孤獨》為何被譽為20世紀的文學經典?你讀過嗎

《百年孤獨》為何被譽為20世紀的文學經典?你讀過嗎

每個時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文學經典,無論價值标準如何不同,這些經典都蘊含着共同的經典品質和精神核心。毋庸置疑,曆經時代和讀者的考驗,它們的經典性将更加鮮亮地呈現于世人面前。

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随之《百年孤獨》作為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在西方文學界引起了極大轟動。在中國也掀起了巨大的熱潮,出現了“魔幻現實主義熱”和“馬爾克斯熱”。

人們驚詫于貫穿小說始終的獨特叙述方式,一時間,小說著名的開頭“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将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成為小說家紛紛效仿的對象。

然而,随着對這種叙述方式模仿的泛濫,許多作家開始從形式上有意脫離,由此,《百年孤獨》帶來的狂喜、驚訝乃至困惑的心情已随時光的流逝而淡薄。

但這種叙述方式及其背後的思考方式已滲透到我們的思想中,對我們傳統的閱讀和思考能力提出了挑戰。

雖然時過境遷,但《百年孤獨》所昭示的諸多意義正如它的持久魅力一樣耐人尋味,這也許是深藏作品的經典性之故吧!

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接受采訪時,曾說:“事隔30年之後,我才領悟到我們小說家常常忽略的事情,即真實永遠是文學的最佳模式。”

他用極富洞察力的視角穿越了拉美自然世界和社會的層面。進而尋找到深藏于其中的本質性的“真實”——“現實中的魔幻和魔幻中的現實”。

加西亞·馬爾克斯曾多次否認“魔幻現實主義”的稱謂,強調自己是一位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家。

但是,這裡的現實主義已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現實主義,他以魔幻的态度來呈現拉美的現實生存狀态,這種真實是一種更廣泛、更深邃、更具有穿透力也更具感染力與活力的真實。

這部作品從本質上來說是拉美文化、曆史和現實本質的呈現。

在拉美文學中,幾乎每一部作品都包含着對國家和民族、曆史與現實的深沉思考,但并非每一部作品都是傳世的經典之作。

能夠稱得上經典的,應該是那些對國家和民族命運具有憂患意識、對曆史與現實充滿了強烈的批判意識和超越意識的文學作品。

倘若沒有了對曆史和現實生活的否定與超越意識,文學藝術的生命也就蕩然無存了。對曆史與現實的批判與超越的藝術家才不會被曆史遺忘。

曆史才不會被人們遺忘。加西亞·馬爾克斯對布恩地亞家族的經曆和馬貢多小鎮滄桑曆史的書寫中滲透着他對布恩地亞家族、拉美人民乃至整個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百年孤獨》也是以被稱為拉丁美洲的聖經。

《百年孤獨》不僅是拉美文學的經典,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的經典。

它之是以成為經典,就在于能在對具體家族生存狀态和命運的把握中,洞察民族乃至人類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精神狀态和命運本質。

在這部作品中,我們深切地體會到了拉美文學家以獨具民族特色的方式,來體悟世界、生命,思考拉美人民乃至人類的生存狀态。

孤獨、遺忘、仇恨、亂倫和愚昧落後等問題萦繞在許多拉美文學大師的心頭。

正如烏蘇拉所說,憑着家族成員身上與生俱來的孤獨生存特征,她一眼就能辨認出從未見過的奧雷良諾·布恩蒂亞的18個私生子。

在哥倫比亞,甚至在拉丁美洲,這種孤獨的生存狀态早已成為其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傳統,隻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更加詳細、準确地表達出來了。正是由于他的抒寫。拉美人民的生存狀态才得以真實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尼采喊出“上帝死了”的時代,人們的精神信仰崩潰瓦解,一切價值失去依存。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特有的方式,從文學藝術層面思考人類的生存狀态,反思曆史和現實等具有永恒意義的問題,以探求拉美民族乃至整個人類新的生機。

《百年孤獨》是一部穿越時空,具有永恒意義的經典。

有人曾說過藝術家是與上帝交談的,也就是說藝術家應該探究曆史的真谛、人類生命的真谛,傾聽現實生活的精神之音,反思曆史和現實,尋求人類生存的出路。《百年孤獨》正是作者與上帝交談的精神産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