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兒子有3忌,養女兒也有3忌,父母要堅持原則,别走彎路

養兒育女,永遠是父母最關注的話題。

尤其随着二胎、三胎政策開放,很多家庭如願“兒女雙全”,湊成一個“好”字,養育孩子的煩惱也随之加倍。

然而,性别不一樣,孩子的能力發展、性格發育、學習方式等方面都有諸多差別。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必須要根據孩子的性别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式。

那麼男孩該如何教,女孩又該怎麼養呢?

對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曾提出“養育兒子有3忌,養育女兒也有3忌”,我們想要少走彎路,這些“忌諱”一定要清楚。

養兒子有哪3忌?

1.忌過于“堅強”

對于男孩,我們常會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希望讓他變得堅強、勇敢,不輕易掉眼淚。

于是很多時候即便男孩感到委屈、想哭,也會硬逼着自己不讓眼淚掉下來。

之前刷到過這樣一個視訊,一個小男孩體檢時抽血,不敢看針頭,一直小聲嘀咕自我鼓勵:“我是男子漢,一定要勇敢”。

結果最後還是撐不住,委屈巴巴地望着醫生說道:“可是我好害怕呀。”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麥克湯普森曾說:“阻止男孩承認本身的情緒,妨礙男孩的情感發展,是引導男孩遠離自我内心的一種錯誤情感教育行為。”

是以在教育男孩時,我們不妨也鼓勵他們大膽表達情緒,委屈害怕時不用強忍眼淚,就算偶爾哭泣,也能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2.忌不放手

還記得被譽為“東方神童”的魏永康嗎?

作為現代版的“方仲永”,他曾13歲考入湘潭大學實體系,17歲考入中科院碩博連讀,本來前途一片光明,最後卻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學校勸退。

魏永康小的時候,他的母親盲目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為了讓兒子一心讀書,對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一手包辦:不讓他自己洗衣服、做飯,甚至就連洗臉都幫他代勞,高中時還親自喂飯。

于是等到考入大學,魏永康獨自離開家鄉時,他的生活也陷入困境:天熱不知道脫衣服,不知道怎樣洗衣服,冬天也隻穿着拖鞋、單衣。

就像雛鷹總要離開父母翺翔天際,養育男孩時,适時放手是最基本的教育要求。

如果父母一味讓兒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最後隻會讓他失去獨立能力,成為所謂的“媽寶男”。

3.忌“窮養”

俗話說“窮養兒,富養女”,很多家長誤以為“窮養”等于“糙養”,雖然家庭條件不差,但仍在物質上對兒子緊衣縮食,恨不得讓兒子“吃糠咽菜”,過得非常窘迫。

實際上,“窮養”應該是讓自己成為後盾,适當使孩子遭受挫折,給予孩子敢于嘗試、挑戰挫折的勇氣,培養他有擔當、有責任的可貴品質。

如果家長隻是單純控制兒子的花銷,經濟上對待兒子苛刻,反而容易使孩子滋生自卑情緒,不利于其開展人際交往,也不利于性格培養。

養女兒有哪3忌?

1.忌嬌慣

教育兒子時,有些家長習慣了“粗枝大葉”,教育女兒卻是溫聲細語。

尤其某些父親甘當所謂的“女兒奴”,對孩子不設任何底線,盲目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

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反而不利于培養女孩的人格完善,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性格嬌慣,沒有責任感,無法獨立。

《爸爸去哪兒》中,爸爸夏克立對女兒夏天的教育方式,就很有借鑒意義。

夏天犯錯後,他毫不留情地讓女兒罰站;

夏天不喜歡運動、不愛吃水果,他陪女兒一起運動,耐心講解吃水果的好處;

我們在教育女兒時,關心疼愛一定要有度,對孩子過于嬌慣,隻會毀掉她們的未來。

2.忌過于“乖巧”

很多“中國式家長”教育女孩時,都習慣把她們培養為“大家閨秀”,恨不得讓她們每天穿着公主裙,拿起仙女棒,成為乖巧可愛的“小天使”。

事實上,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女孩變得“天生柔弱”,不懂得“人間險惡”,徹底失去自保能力。

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是,把女兒變得“有教養”不等于“乖巧”,養女兒時,一定要抛棄性别上的刻闆印象,給孩子一個做自己的機會。

每個女孩未來都有無數種可能,與男孩一起在泥坑裡打滾也并無不可,勇于探索的“女漢子”,一樣也能活得精彩。

3.忌重男輕女

雖說一直提倡“男女平等”,但在某些多子女家庭中,重男輕女現象仍屢見不鮮。

尤其是女孩先出生時,有些家長會發自内心認為“姐姐就該讓着弟弟”,無形中對女孩造成巨大的心理創傷。

父母過于重視男孩,會容易将其培養為“巨嬰”,而女孩被忽視,性格上容易變得不自信,親子關系往往也難以太和諧。

兒子、女兒都與父母血脈相連,家長理應一視同仁,養育女兒,切忌“重男輕女”。

老苗結語:

男孩與女孩有着諸多不同,我們在教育時,切忌帶有性别偏見,提前對孩子做“預設”。

大家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隻有“因材施教”,才能讓孩子跳出“性别桎梏”,真正成為自己。

今日話題:你覺得養育男孩女孩有哪些差別?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紮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讨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