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NS1:到底該如何看待這款本田的純電“戰略性産品”?

上市日期:4月26日

品牌:東風本田

指導價:17.5-21.8萬元(補貼後)

關注級别:★★★★★(非常重要的新能源全新車系)

關鍵詞::N Architecture F全新智能純電架構、新一代缤智的電動版、15.2英寸大豎屏、Honda CONNCET 3.0 、420公裡/510公裡續航、高指導價政策

對于e:NS1,背後還是有着很多的預熱與光環的。早在去年10月,本田就在中國舉辦了一個規模盛大的電動化戰略釋出會,并正式釋出了“e:N”這個本田的全新純電品牌。與此同時,也一口氣釋出了“e:N”系列的五款全新車系。

e:NS1:到底該如何看待這款本田的純電“戰略性産品”?

乍一看起來,這似乎像是本田效仿豐田,采用“批發”的方式推出純電動産品。然而我們仔細一看會發現,真正短期能落地的,也就是東風本田的e:NS1和廣汽本田的e:NP1這倆姊妹車。如果說,這兩款車颠覆以往的全新産品,類似豐田bZ4X那樣,這也可以算是“振奮人心”。從官宣來看,e:NS1似乎也頗具備這樣的特點。例如它号稱誕生自全新的本田e:N Architecture F全新智能純電架構,至少應該是“純純”的純電平台産物沒跑了。

然而實際情況是,e:NS1無論是外觀輪廓、尺寸和空間布局等等,都與去年本田在海外釋出的新一代缤智有着諸多的相似之處。内飾乍一看不一樣,當年如果你忽略那個豎向布置的15.2英寸中控屏,其他部分的結構也是“大同小異”的。

那是不是說e:NS1隻不過就是新一代缤智的“油改電”呢?亦或者說,e:NS1就是思銘M-NV的換代産品?

也不能這麼說。思銘M-NV屬于XR-V的油改電這是沒任何争議的,因為在開發缤智/XR-V的時候,本田應該還沒考慮到太多電動布局的需求。e:NS1則不一樣,它可以算是與新一代缤智同步開發的。它更像是寶馬的做法——通過油電共享平台,來解決同時推出燃油版和純電版的車型,以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更好地分攤研發和制造成本。

e:NS1:到底該如何看待這款本田的純電“戰略性産品”?

是以e:NS1與思銘M-NV雖然看起來尺寸空間差不多,性能續航也差不多,但在技術層面應該有着本質差別。這其中除了平台架構、三電系統,也包括智能化——這個15.2英寸的大豎屏,在本田曆史上不說是首次應用,但也算是極其罕見的。再疊加實際體驗還不錯、并沒有“卡卡卡”的Honda CONNCET 3.0 純電動車專用版本,以及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至少在車機體驗上,你不會再用傳統眼光看待它了。

外觀設計層面e:NS1相比新一代缤智,在許多細節上還是在明顯強調它的純電身份,例如封閉式的格栅等等。隻是,相比一些新勢力的産品,哪怕是豐田的bZ4X,e:NS1設計還是顯得有點“保守”了。

三電層面最值得關心的還是電池和續航。很遺憾,并沒有太多的驚喜。低配版本隻提供53.6度的電池,對應CLTC 420公裡的續航,還不如思銘M-NV。高配版的電池和續航還不錯,分别達到68.8度和510公裡,但也就是“正常水準”。關鍵是,達到這個續航以後的起價,就要到20.7萬元了——着實是不便宜。

例如與比亞迪元PLUS相比——20.7萬元的e:NS1配置确實挺高的,基本上已經接近于元PLUS頂配的水準,但元PLUS頂配的價格隻有16.58萬元。别忘了,元PLUS實際上是要比e:NS1大一号的。

e:NS1:到底該如何看待這款本田的純電“戰略性産品”?

再比如與同樣剛上市的smart精靈#1相比。尺寸級别相當,smart精靈#1在三電方面還略占優勢(性能、續航),配置也可以算各有優劣的情況下,smart精靈#1的價格是19萬元(還是預售價),比e:NS1的e動版還便宜一兩萬元。

當然,我們相信,最終的價格還是會由市場來決定。像元PLUS、精靈這些車,大機率會一直遵循指導價銷售,而e:NS1可能更多遵循傳統的“高指導價疊加終端優惠”的方式。不過卡數還是想說:除了技術、設計、科技等方面的更新,面對純電時代,産品政策可能也要“更新”一下才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