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停止“内耗”,是一種高層次的自律

01

《自律力》裡寫道:“進階優質的生活,來源于一個人内心的自律,以及對生活本身極大的熱愛。”

你要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人攔着你。對你好的人,會給出建議;對你不好的人,會給你臉色。但歸根結底,事情要你去決斷,也要你自己去抓落實。

很多人以為,隻要通過各種限制,讓自己高效利用時間,然後去賺更多的錢,得到更高的位置,自律的效果就展現出來了。

其實,真正高層次的自律,是不需要任何的限制,還能主動去做某件事,不斷調整自己,讓生活漸入佳境。

做人,既要慎衆,更要慎獨,還要慎微。把一切消耗自己的小事,都停下來,生活的碎片就會連在一起,變成一面明亮的鏡子,讓你越過越舒服。

停止“内耗”,是一種高層次的自律

02

第一,家人之間:需要設身處地的體貼。

應該絕大多數的人,都反對“窩裡鬥”。

都是一家人,怎麼能互相猜忌、算計?父母算計兒女的錢财,把兒子的錢給女兒,把女兒的錢給兒子,這哪能是父母做的事情呢?兒女老想着父母的家财,要占為己有,這哪是感恩的态度呢?

還有,夫妻相處,為什麼不能好好說話,一開口就說挑三揀四,恨不得馬上就離婚。從結婚第一天開始,就後悔了。

自覺維護家庭的和諧,把自己當成家人之間的“潤滑劑”,你就會發現,每天回家都特别舒心,能夠讓自己真正處于放松狀态。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叫“波羅奈”的國家,國人有一個壞習慣——父母六十歲之後,人們就讓他們穿破鞋,成為守護家門的人。

有一對兄弟,他們的父親過了六十歲生日。哥哥找出一雙破鞋,對弟弟說:“去送給父親吧。”

弟弟一聲不響地回到屋裡,再找了兩雙破鞋,然後對哥哥說:“我們也穿好破鞋,和父親一起守門吧。”

哥哥很驚訝。

弟弟接着說:“遲早有一天,我們也會六十歲,總要早做打算才是。”

哥哥聽了,慚愧地低下頭,收起了破鞋。

一個人,最難的不是給家裡錢,而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家庭,和家人換位思考。

家庭沖突注定會存在,也無法捋順。你能夠做的,就是捋順自己的心情,遇到任何事情,都為對方考慮。

03

第二,身在職場:需要積極主動的态度。

我的一個老上司,說過這樣一句話:“既然這件事,非得要你去做,那麼你就不要推三阻四,而是主動去做好,并且可以提前做好。”

帶着預見性去做某件事,你會發現,工作效率提高很快,并且情緒也消失了。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不可能沒有煩惱。哪怕你是某個機關裡最大的上司,也會因為機關效益的起起伏伏,客戶的對接,下屬的能力等問題,感到誠惶誠恐。

曾經我做了這一件事:一大早接到制作報表的任務,内心非常不愉快。因為這件事很繁瑣,并且上司要求非常高,每次都會提出不同的意見。

我帶着情緒工作了一整天,到了下午,發現報表裡幾個資料是錯誤的,一賭氣就丢了一下滑鼠。頓時,電腦黑屏了,來不及儲存的報表,也無法找回了。

那一天,我不得不加班到夜裡兩點——為自己的情緒買單。

情緒是精神上的内耗,而我們卻在不知不覺地把情緒帶入了工作中。

其實,當你可以自覺去工作的時候,你的表現會讓上司刮目相待,即便犯錯誤了,也會看在“态度很好”的份上,得到原諒。

停止“内耗”,是一種高層次的自律

04

第三,人際交往:需要發自内心的善良。

有一個叫金代的禅師,非常喜歡蘭花。

有一天,禅師外出,請小弟子管理卧室裡的蘭花。弟子不小心,把花盆打碎了。

禅師回來時,小弟子吓得瑟瑟發抖,害怕被責罰。

禅師拍了拍弟子的肩膀,說:“養花是為了開心的,如果你不開心,我不開心,那就幹脆别養了。”

小弟子頓悟,站在一旁,笑了。

做人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要記得“人性本善”的道理。

善良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隻要你不弄丢,那麼你就一輩子都在為這樣東西而自律,令人敬佩。

善待一切,你的心胸就開闊了,即便是小人,也會被你感染,然後感激你,成為你的朋友。

人際交往的時候,凡事都往好處想,即便被人算計了,也堅持以德報怨,你會特别高貴,别人需要仰視你才行。

05

第四,生活習慣:需要無需提醒的自覺。

有一個道理,叫“繩鋸木斷”。即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隻要你堅持做了,就會有明顯的效果。

一個人要睡懶覺,就是高分貝的鬧鐘擺在床頭,也沒有用。鬧鐘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一個人不願意奔跑,就是十頭牛拉着走,也隻是順地滾動,不會健步如飛。

一個人喜歡抱怨生活,就拿美味佳肴堵住嘴巴,也不行......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需要自律,誰能做到,誰就少傷害自己。這樣的自律,是不需要任何人來提醒的,隻是久而久之,就習慣成自然了。

停止“内耗”,是一種高層次的自律

06

學會停止“内耗”,你自律的層次就進階了。

自律的根本要義,就是“自覺去做某件事”。是以,從内心深處去改變自己,讓自己不帶着任何情緒活下去,人生就真正展現了“至柔至剛”。

作家王欣說:“你所看到的那些惬意、閑适、無拘無束、不受金錢困擾的慢生活,其實都是人生給予自律的獎賞,是生活某一個甜美的瞬間,并不是全部的日常。”

你連自己的内心都不放過,你還談什麼自律?

一個人的自律,不是做給别人看的。真正決定你是否自律的,是你的言行舉止,是否遵從了你的内心,是不是打心眼裡接受了,并且做到了。

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你的自律就會特别出彩。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