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子風采|“理工男”的文學情懷

個人簡介:

黎宇,筆名:雨陌,湖北通城人,黃岡科技職業學院軟體工程學院2020級工業機器人專業2017班學生,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詩學會會員,通城縣作家協會會員,《詩鄉錄》微刊主編,汝穎文化藝術館文藝創作委員會會員,《詩·汝穎》編輯部編輯,長河詩刊簽約作家,《長河詩刊之輕笙箫玥》《長河詩刊之秋水楓盈》副主編,出版書籍《長河詩刊之千秋黎明》。部分個人經曆于北國網,鹹甯日報網,齊魯晚報,四川新聞網報道。作品散見于《河南科技報》《散文詩世界》《印度時報》《蘇大研究所學生》《鹹甯日報》《青春詩刊》《詩·汝穎》《汝穎青年作家報》等數十家雜志報紙。

學子風采|“理工男”的文學情懷

▲黎宇的部分證書

對于黎宇的了解從我們的采訪開始:

張鼎老師

我們聽說過你的一些消息,據說你的詩寫得不錯,請問你是如何走上詩歌文學的道路呢?

黎宇

很多事物都是緣分與緣分碰撞出的巧合,最開始接觸詩歌其實是在初三的時候,精煉的語言與文字内飽含的詩意使我第一眼就愛上了詩歌,于是在不斷嘗試中總算是寫出一些作品,這一堅持就寫到了現在。當然少年時期的作品更多的是小打小鬧,最初算是我用來宣洩情緒的一種方式,正如有些人用音樂,有些人用遊戲,而我的選擇是文字。文學的道路終究是坎坷的,我也曾一度想去放棄,是以學校老師的幫助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大一的時候,剛踏入大學屬實迷茫,但在我們專業周金剛老師的疏導下堅持了下來,在後面交談的過程中周金剛老師也為我指明了方向。

學子風采|“理工男”的文學情懷

▲黎宇在校期間出版的詩集《千秋黎明》

張鼎老師

是什麼吸引你報考來到黃岡科技職業學院的呢?

黎宇

無論是對黃岡的紅色文化還是對東坡文化的敬仰,都促使我想要去了解黃岡這座曆史悠久的古城,想要在遺愛湖美景下與文人氣息的熏陶裡成長,最終我選擇了黃岡科技職業學院,并堅信在黃岡科技職業學院博愛文化的孕育下,必将湧現出更多的優秀學子。

張鼎老師

作為一個理工科專業的學生你為什麼會選擇文學這樣一個偏文科的愛好呢?

黎宇

事實上喜歡文學跟專業關系不大,其實我還是蠻讨厭國文裡邊要去死記硬背的那些課文的,我會更樂意去了解裡邊表達的情感以及所描述的事件,就像有很多人喜歡玩遊戲,但很少會有人去設計遊戲,更不願意去觸碰設計遊戲所需要敲出來的一長串代碼。而且文學與高中寫的作文差別是很大的,那時候更多的被動去接受,按照一些材料去寫一些自己可能不樂意去寫的東西,但文學不一樣,你可以去寫你看到的一株野草、一朵野花甚至是一顆石子,你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剖析找到屬于你自己想要表述的東西,我覺得很多時候一個工程師是需要這樣去了解世界,改變世界,或者創造新的事物的。

張鼎老師

那你的專業學的怎麼樣呢?有沒有參加過什麼競賽?

黎宇

在學校的時間裡我熟練地掌握了CAD、SolidWorks、PLC等軟體的使用,在學院舉辦的第三屆三維設計大賽裡榮獲三等獎,并參加了2021年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與2022年全國智能制造虛拟仿真大賽,學校現在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我覺得很好,理論講解和實踐操作無縫對接,有任何想法都可以直接在實訓室用工業機器人去實踐和檢驗,還能夠通過校内外各種比賽去和其他同學、和全國的學生進行競争,讓我對自己的定位也更加的清晰了。

學子風采|“理工男”的文學情懷

▲黎宇(中間)參加2020年全國智能制造虛拟仿真大賽

張鼎老師

那你對将來的發展有什麼規劃嗎?

黎宇

我計劃将現在所學的SolidWorks、CAD等軟體做到精通,成為一名優秀的機械工程師,由于文學的道路太過漫長并且充滿坎坷,是以當作愛好或者副業或許會是更好的選擇,畢竟所有的風花雪月都建立于柴米油鹽,當生活得到保障之後再去追尋詩與遠方相信會輕松很多。最後再次感謝為我指點迷津的周金剛老師與在一路上陪伴我一起前進的同學們,以後的日子能順順利利度過也祝大家早日找尋到自己的詩與遠方。

學子風采|“理工男”的文學情懷

▲工業機器人實操

張鼎老師

咱們學校現在也處在新校區建設和職業大學建設的新時期,希望能夠跟你約稿,從一個“特殊”的學生視角,通過詩歌的形式聽聽你們現在的心情,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

黎宇

好的,其實我最近在學校看到學校現在的變化,的确有寫一些東西,剛好現在你說的這個契機,我就把這首詩獻給我的母校。

夢的伊始

黎宇

會有高樓拔地而起

在深秋這個落葉飄零的時節

那些如同禮花綻放後的絢爛

應和着微微涼風

為這抹挺拔的身姿注入生命的精彩

初識時它是粗糙的

車輛經過就會揚起一些令人窒息的沙塵

不可否認這是一塊璞玉

由無數雙粗糙亦或者稚嫩的手共同雕琢

直至蛻變成一片芬芳,書香滿園

最後在新樹的嫩葉裡

萌發一些怪誕而又遙遠的夢

博愛文化會被延續

腳下的土地也将為生平添上烙印

不論今後從南到北在外兜轉多少年

隻需輕輕踏上此地便算回歸故裡

滿園景色會悄悄勾勒出一些醇厚的記憶

可以預見這些青澀如何被孕育多年

青蔥在那些骨朵的映襯下

堅守一份春色與靓麗

假使曾經揪住心靈的是

字眼裡流露的憧憬

那如今展露的都是了卻的心願

我相信嶄新的裝置會在校園迸發出

新的青春與未來

E

N

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