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幫忙帶娃10天,跟兒媳婦吵架3次,老人:我不伺候了

幫忙帶娃10天,跟兒媳婦吵架3次,老人:我不伺候了

前幾天刷到一位老人自述的關于婆媳相處的故事,看完很受感觸。

7年前,兒媳婦生下一名小公主,楊阿姨宰了5隻老母雞,不遠千裡到兒媳家伺候月子,幫忙照顧孫女。

結果在2年時間裡,楊阿姨和兒媳間沖突頻發,後來被氣得回了老家。

因為兒媳是順産,楊阿姨擔心她着涼,月子裡落下病根,千叮咛萬囑咐不要洗頭洗澡,可兒媳婦嘴上答應的挺好,轉頭不管不顧,既洗頭又洗澡,楊阿姨氣得夠嗆。

兒媳婦奶水少,楊阿姨特意拿老母雞煲了湯,結果兒媳婦嘗了一口就說實在喝不下去,白費了楊阿姨的一番苦心。

幫忙帶娃10天,跟兒媳婦吵架3次,老人:我不伺候了

楊阿姨帶娃出去時,生怕凍着孩子,包得裡三層外三層,每次兒媳看到都嫌穿得厚,數落她半天,楊阿姨感覺很不了解:難道擔心孩子着涼也有錯嗎?

就這樣,楊阿姨實在不堪忍受這樣的日子,賭着氣回了老家。

後來兒媳婦又懷了二胎,生下一個男孩,楊阿姨本打算再去兒子家幫忙帶娃,誰成想卻吃了兒媳婦的“閉門羹”,兒媳将親生母親請到家裡來,沒打算讓楊阿姨再過去。

楊阿姨雖然氣不過,但看在小孫子的份上,還是給兒子發了一個大紅包。

7年後再幫帶娃,10天吵架3次

眨眼7年時間過去,因為疫情的關系,兩個孩子都待在家,夫妻倆又都要出去工作,楊阿姨不得已又要“出馬”,幫忙帶娃。

眼看兒子兒媳言辭懇切,兒媳又再三保證好好相處,楊阿姨也就放下了心裡的芥蒂,來到了兒子家中。

幫忙帶娃10天,跟兒媳婦吵架3次,老人:我不伺候了

然而事實證明,7年時間婆媳關系并沒有任何改善,短短10天,婆媳倆就吵了3架。

這麼長時間沒看到孫子孫女,楊阿姨去超市買了兩大包零食,還買了各種玩具,兒媳婦看到後卻挑挑揀揀,說這個孩子不能吃,那個孩子吃了不好,楊阿姨聽完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心裡很不是滋味,當場就和兒媳吵了一架。

有一天兒媳婦下班回家,看到兩個孩子正在美滋滋地看電視,又數落楊阿姨半天,說道:“孩子這麼小,天天看電視,長大還得了?”

周末早晨楊阿姨起來做早飯,收拾家務,兒媳婦反倒有了起床氣,抱怨道:“媽,好不容易休個周末,你幹活聲音小點不行嗎?”

幫忙帶娃10天,跟兒媳婦吵架3次,老人:我不伺候了

于是本就一肚子氣的楊阿姨,掃把一扔,扭頭就回房間收拾行李,不顧兒子的挽留,對兒媳大吼“我不伺候了”,轉身回了老家。

等楊阿姨走後,兒子和兒媳又大吵一架,兒媳帶孩子們回了娘家,本來好好的一個家,鬧得“四分五裂”。

為何現在的婆媳沖突這麼多?

看完了楊阿姨的自述,我能深刻地體會到她内心的委屈,同時也認為她跟兒媳婦的沖突是一種必然。

大多數的婆媳沖突,說白了就是兩代人之間的觀念沖突。比如楊阿姨和自己的兒媳婦,一個認為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一個根本不在乎;一個認為老母雞有營養,一個不屑于去吃;一個生怕孩子被凍着,一個則怕孩子被捂着。

這兩個人裡我沒有看到一個“壞人”,他們都是為了對方好或者為了孩子好,但行為方式卻可能截然相反。

幫忙帶娃10天,跟兒媳婦吵架3次,老人:我不伺候了

婆媳倆人之間的教育背景不同、成長環境不同、生活習慣不同,這樣來自“兩個世界”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出現沖突沖突幾乎是必然的結果。如果都能克制忍讓一些還好點,如果倆人都是直性子,那基本無法避免出現家庭大戰。

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痛點,在之前幾千年的傳統社會裡,因為社會進步的速度慢,是以婆媳間的育兒觀念、生活習慣還能大體保持一緻。但最近一百多年裡,社會在現代科技驅動的車輪下滾滾向前,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代人之間的差異猶如鴻溝,才讓婆媳沖突變得更加無法調和。

幫忙帶娃10天,跟兒媳婦吵架3次,老人:我不伺候了

那麼,在我們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婆媳相處時該如何改善關系呢?

保持距離,是改善婆媳關系的關鍵

對于婆媳關系的相處,我很贊同明星孫莉的做法。

孫莉認為:“大多數的婆媳關系不和,基本上都是因為生活在一起,我和公婆關系特别好,是因為我們保持了一定距離。”

确實,在很多家庭裡,婆婆和兒媳都是抱着積極心态來相處的,甚至渴望變得像“母女”一樣,但現實證明,這樣根本行不通。

舌頭和牙齒都免不了磕碰,更别提本就“不熟”的婆媳了。

幫忙帶娃10天,跟兒媳婦吵架3次,老人:我不伺候了

是以如果條件允許,婆媳之間最好還是避免住在一起,即便需要老人來家裡幫忙照顧孩子,二者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比如生活上尊重彼此的生活習慣,盡量考慮他人的感受,不去指責批評,教育孩子時,出現沖突理性對待,溝通時控制好情緒等等。

隻有婆媳之間注意保持邊界感,做到“彼此尊重,求同存異”,才能真正地和平相處,化解沖突和沖突。

幫忙帶娃10天,跟兒媳婦吵架3次,老人:我不伺候了

歪媽結語:

婆媳兩個“陌生人”,是因為同一個男人才走到一起。

是以要想婆媳間相處得好,兒子表現如何也很重要,作為夾在中間的“調和劑”,一定要懂得維護好母親和妻子間的關系,否則婆媳沖突肯定少不了。

今日話題:你對楊阿姨的遭遇怎麼看?

我是@歪媽,家有萌寶一枚,專注于孕期、育兒方面的知識研究,更多的幹貨内容,請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