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世界》系李辰冬《紅樓夢研究》一書的第四章。《紅樓夢研究》是李辰冬的一部紅學專著,也是其在法國巴黎大學的博士論文,寫于1931年到1934年間。原文為法文,1934年由巴黎羅德斯丹圖書公司出版,後改寫為中文,1942年由正中書局出版。

李辰冬《紅樓夢研究》法文版
結合相關材料來看,這應該是世界上最早以《紅樓夢》為論題的博士論文,至少是最早者之一。
該書運用西方文藝理論,在世界文學發展演進的大背景下,對《紅樓夢》的思想藝術進行全面系統的探讨,據作者介紹,“這篇論文的用意,隻在解釋它在世界文學的地位”,“研究方法,全以歐洲第一流批評家研究他們第一流作品的結果,來與《紅樓夢》作個比較,就是說把他們認為第一流作品必具的條件,看看它是否據有此種性質”。
運用西方文藝理論來探讨《紅樓夢》,将其與國外文學特别是歐美文學進行橫向比較,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啟其端,此後不斷有這方面的著述,如吳宓的《紅樓夢新談》、李長之的《紅樓夢批判》等,這些都是單篇文章,受篇幅所限,隻能就其中的一些話題立論,相比之下,李辰冬的《紅樓夢研究》作為一部專著,内容更為全面系統,涉及到《紅樓夢》思想藝術的各個方面。
這類研究雖然不及胡适等人的新紅學那麼受人關注,但代表着紅學研究在思想藝術方面的進展和成就,因而也是不能被忽視的。畢竟《紅樓夢》是一部小說,不管是作者的探尋還是版本的考索,都隻是手段,其目的在更好的了解和欣賞作品。
李辰冬
全書分五章,分别是導言,曹雪芹的時代、個性及其人生觀,紅樓夢重要人物的分析,紅樓夢的世界,紅樓夢的藝術價值。
《紅樓夢的世界》一文主要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探讨《紅樓夢》的認識價值,意在分析《紅樓夢》所寫“四百四十八個人物所組合的社會”。在作者看來,“讀一部最有價值的文化史,你知道的教育、家庭、社會、政治等問題,僅是它們的制度和沿革;這些制度的精神,還得往藝術裡去找”。
衆所周知,《紅樓夢》除了講故事外,還用了相當多的筆墨詳細描繪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一幅色彩豐富的社會生活畫卷。其目的交代人物、故事的背景,營造一種逼真的氛圍,這也是使用寫實手法的小說作品特别是世情小說的一個特點。
《李辰冬古典小說研究論集》
《紅樓夢》是一部帶着自傳色彩的小說,在此方面的描繪更是突出。因而作品除了審美特點外,還具有史料價值。盡管書中的人物、情節是虛構的,但對吃穿住行、風土人情、節慶民俗的描寫往往是真實的,這些史料可謂無意識史料,其生動細緻的特點恰恰是曆史著述所缺少的,其價值不可替代。在《紅樓夢》研究中,對這類問題的關注不夠,在閱讀欣賞作品時,這些都是需要留意的。
全文分家庭、教育、政治與法律、婚姻、社會、宗教、經濟等七個方面進行探讨,打開了《紅樓夢》的世界,可以說是從《紅樓夢》看中國社會,也可以說是從中國社會看《紅樓夢》。
作者認為“《紅樓夢》所表現的社會,恰恰與《水浒傳》的相反,一是紳士社會,一是平民社會”,也就是說《紅樓夢》重點表現的是“士紳社會”的世界,這也是其特點所在。畢竟一部文學作品篇幅有限,有其特定的題材,不能寫盡社會的各個方面,肯定有其限定的觀察角度,反映的隻能是某些領域的生活。
《李長之 李辰冬點評紅樓夢》
具體說來,在家庭方面,“賈府的家長為賈母,是以全家三百數十人,從上至下,沒有不以賈母的意志為意志,賈母的喜悅為喜悅”,“維持家庭治安之唯一法條,就是服從”,這是總的原則,但與此同時,“賈母确是大家庭主婦的典型人物,隻因偏愛寶玉與鳳姐,就引起邢夫人、趙姨娘的忌妒”,“治理大家庭本來很難,對付奴婢尤難”,對于後者的展示,作品用了更多的篇幅。
在教育方面,賈府“男性的家庭教育有點兒女性化”,“不但态度女性化,而且裝飾與容貌,也以女性為準”,這隻是現象的一面,另一面則是“父親對兒子的嚴厲”,這在賈政身上表現得尤其突出。
總的來看,“《紅樓夢》的教育精神是保守的、服從的”,作品中也寫到學校,但這裡隻能“造出一般庸碌之徒,隻以作官為求學目的”。值得關注的是,“《紅樓夢》裡的重要女性,除鳳姐外,沒有不是知書識字,才情高超”。
李辰冬《詩經通釋》
在政治與法律方面,“以外表論,它提到暹羅國進貢的茶葉,和西蕃國女王進貢的汗巾,足見政治勢力的遠及”,“談到内政,最足注意的,是世家的頌上”,《紅樓夢》在此方面着墨不多,“中國政治的組織,實際也就是大家庭制的擴大”。
至于法律,《紅樓夢》寫得更多的是賈府主要成員如王熙鳳、賈赦、賈珍等人的違法亂紀,“這些世家,因富而且貴,不但把人命不算回事,且拿法律作兒戲”。
在婚姻方面,《紅樓夢》所寫“家族主義制度下的婚姻,無所謂自由,全由父母包辦。婚姻選擇與嫁娶等事,都由父母作主。婚姻的結合,不關戀愛,而關父母的喜悅”。作品還寫到平兒、趙姨娘等妾的形象,“至于妾,大多為買的貧女或丫頭,其地位待遇與奴隸一樣。婚嫁隻用于妻,而不用于妾”。
在社會方面,“《紅樓夢》的社會由世家、平民、奴隸三種階層組合而成”,在這三個階層中,“關于平民的描寫,非常的少”,重點在世家與奴隸的描寫,這與《紅樓夢》的題材有關。
《三國水浒與西遊》
在宗教方面,“《紅樓夢》幾次提到西洋的貨物,而未涉及基督一字”,“至于佛教、道教,這是對曹雪芹影響最大的宗教,然對迷信,似又反對”,這表現了曹雪芹對宗教态度的兩面性。
在經濟方面,《紅樓夢》主要講消費,“所講不關生産與交換,而隻關敗落的情況”,這與《金瓶梅》不同。此外,“曹雪芹所描寫的社會,多為社會的衰敗方面”。
通過上面七個方面的梳理和歸納,可見《紅樓夢》内容之豐富,涉及面之廣,該書被稱作百科全書自有其道理,并非偶然。
閱讀《紅樓夢》不僅可以獲得審美愉快,而且還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拓展眼界,了解兩百多年前人們生活的情景和狀态,增強對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的了解。畢竟現在與《紅樓夢》所寫有二百多年的時間距離,在家庭、教育、婚姻等問題上,現代人和古人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閱讀《紅樓夢》必須了解當時的社會文化語境,才能對作品有更為深入的把握,否則很容易隔靴搔癢,乃至用現代人的觀念去苛求古人。
李辰冬題贈沈從文《紅樓夢研究》
通過這種梳理,還可以看到曹雪芹對這些社會文化問題的認知,準确了解《紅樓夢》的思想,在作品中,作者的很多看法不同俗流,個性獨具,頗有啟發性。了解這些方面,有助于更為深入的了解和欣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