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在紅旗LS7還沒有正式開始試駕和上市之前,很多人都願意把坦克500稱之為當下的國産最強SUV。何謂“國産最強”?我認為首先最核心的因素點,它得是國産。那國産品牌現在有沒有能拿得出手、叫得上号的3.0T V6渦輪增壓發動機呢?目前來看,坦克500是這裡面唯一的“選手”。更何況,除了3.0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坦克500還有自研的縱置9AT變速箱,這你受得了?是以至此也就讓我不禁想問:坦克500真是國産最強SUV嗎?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前幾日,坦克500在長沙舉行了區域媒體試駕會,作為受邀媒體,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對這台熱門SUV為期一整天的試駕當中。在試駕之時,帶着對它的思考與審視,也本着對咱們消費者負責任的态度,我發現了坦克500許多優秀的點以及尚不完美的地方。下面就話不多說,趕緊開始今天的正文。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1、長城自研3.0T+9AT的表現如何?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先來跟大家說下坦克500的硬體參數。坦克500全系都是搭載的一台長城自研的3.0T V6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具備米勒循環、雙VGT可變截面雙增壓、雙噴射、內建式水冷等技術。在資料方面,發動機最大功率354馬力,最大扭矩500牛·米,并且熱效率高達38.5%。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傳動比對的也是長城自研的9AT縱置變速箱,速比範圍為8.843,并且采用了水晶擋把。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首台國産自主研發的9AT縱置變速箱,是以也實屬不易。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車身是硬派越野車所使用的非承載式車身,底盤則采用了前雙叉臂、後整體橋懸架的設計。另外,坦克500采用了博格華納的第三代智能四驅系統,并且提供了低速四驅、坦克調頭、前後橋差速鎖等配置。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坦克500的“智能全地形系統”,系統能夠通過對周遭物體的信号反射、輪速、油門開度等等信号,自動判斷現在正處于什麼地形中,在Auto模式下能夠自動切換行駛模式,降低駕駛難度。另外,在4L、4H模式下都能鎖止,并可實作2.64倍的扭矩放大。總之,從硬體水準上來看,坦克500的實力确實是很強,那它實際開起來之後的表現又如何呢?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我們此次試駕的路線全程是120公裡,裡面包含了大部分的高速路段以及小部分的城區道路。從實際駕駛感受上來看,3.0T V6發動機在驅動這台整備品質接近2.5噸的中大型SUV之時,根本不會感覺到動力不夠用。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無論是标準、運動還是舒适模式,它都能給到你六缸發動機的那種從容,而這無疑是大排量所帶來的樂趣。不過,在高速上行駛時,我覺得挂到運動模式的表現明顯更好一些。需要超車之時,轉速攀升得更快,變速箱的邏輯也會有一些變化。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說到變速箱,長城自研的這台縱置9AT變速箱整個的換擋過程還是比較平順的。高速上隻需時速90km/h就能挂到九擋,同時多數情況下它也是保持“高擋位低轉速”的行駛,這點對于車輛的油耗表現會有幫助。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當然,這台變速箱的缺點也不是沒有,在标準模式下,變速箱的降擋明顯不是特别積極,反而是依舊循序漸進地完成車輛的加速,這點我覺得略微有點偏保守,主要可能也跟坦克500主打舒适與商務豪華的原因有關。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至于制動效果,總體而言坦克500的制動踏闆腳感不錯,整體比較線性,制動力也來得比較早,正常情況下刹車到中段的時候也就可以完成所需的刹車動作。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不過,初上手時你會覺得刹車有一點點的虛位和偏軟,等到适應了一段時間後,你便會覺得踩起來挺舒服并且很有信心。有意思的是,坦克500的刹車腳感可以調節,分别為舒适、标準和運動三種模式。正常情況下,标準模式也足矣。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底盤方面,坦克500整體的調校以舒适為主,而且在加入了主動電磁懸架之後,懸架可以根據駕駛模式和駕駛行為進行适配。即要舒适懸架可以變得更軟,而要運動,懸架則可以變得更硬一些。不過話又說回來,由于坦克的懸架行程較長,是以在快速過彎時車輛還是會有一定的側傾,這肯定是正常現象,畢竟它是一台車高超過1米9的硬派越野風格SUV。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最後是車内的NVH表現。從硬體上來看,長城給坦克500的前後車窗都配備了雙層夾膠玻璃,另外包括車門、發動機引擎蓋等很多地方都配備了高等級的吸音棉以及ANC主動降噪功能,是以硬體水準杠杠的。實際體驗來看,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風噪和路噪抑制地都很不錯,底盤隔音也比我預料中的要好,是以完全配得上40萬級國産豪華SUV的水準。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總之,坦克500整體的駕駛感受是讓人滿意的,作為長城首款自研3.0T+9AT的動力總成,它用優秀的行駛品質告訴着消費者,國産汽車品牌也能夠造出好的動力系統。而對于咱們國人來說,這套3.0T+9AT動力總成的推出,也能夠激發老百姓響應國潮的熱情,畢竟,在此之前我們國産汽車品牌并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3.0T發動機,這很難得。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用長遠眼光來看,未來長城旗下更高端的車型應該都會用上這套動力系統,是以隻要如今在坦克500車型上開了一個好頭,那接下來的車型銷量隻會“順風順水”。

2、外觀、内飾有何亮點?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坦克500黑武士版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坦克500高端定制版

坦克500目前一共有運動版、商務版以及基于運動版打造、限量1000台的黑武士版和基于商務版打造的高端定制版等四種車型可選。其中,主銷的運動版和商務版主要差別在于前臉設計不同以及車尾有沒有“小書包”(外挂式備胎)。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坦克500運動版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坦克500商務版

我個人覺得,運動版的外觀更好看,不僅僅是因為多了一個後挂式備胎,最主要的是它在豪華和簡約之中取得了一個較好的平衡。至于商務版,則會更适合那些經常有商務需求的使用者。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車内配置方面,12.3英寸液晶儀表盤和14.6英寸的超大中控屏已經是現在中國品牌必備的配置,是以坦克500肯定有。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其次,像前後座椅通風、加熱、按摩,Nappa真皮座椅、12揚聲器燕飛利仕音響、香氛系統、空氣淨化系統、多色氛圍燈、後排7英寸控制屏、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等功能,在坦克500身上也都通通有,是以關于配置層面上的問題大家也都無需擔心。

3、坦克500的購買群體都是哪些人?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至于坦克500的購買群體,一是對越野車的基本常識有一定了解,平常對霸道、陸巡、牧馬人這種車型比較向往,但是買不起,同時又關注過坦克300和哈弗H9這類産品的人群。畢竟,長城在越野車領域已經積攢了一些名氣(長城是做皮卡起家,而且H5、H9都好評如潮),是以隻要坦克500的價格不離譜,那肯定就抓緊下單了。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二是那些想要買大車,對比過什麼漢蘭達、途昂、探險者、攬境這類産品的人群。畢竟,前者要不就是配置低、要不就是動力不滿意和價格貴,是以,當現在來了個坦克500的時候,大家看着外觀、内飾、配置、動力、氣場什麼都不錯的情況下,自然也就會想要直接沖了。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三是那些想要購買一台豪華SUV但卻猶豫不決,手裡頭又握着35-40萬預算的中年消費群體。畢竟,新出的坦克500光是憑借強大氣場,就能夠秒殺小區裡絕大部分的車型,是以這類人群肯定也是坦克500最直接的潛在使用者。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寫在最後:從産品力上來看,坦克500确實無愧為當下國産“最強SUV”。不管是外觀氣場、内飾設計、用料做工,還是動力性能、配置豐富度、實用性、NVH表現,它都做到了30-40萬價位區間裡堪稱“天花闆”級的水準。

試駕坦克500,長城自研3.0T+9AT動力表現到底如何?

是以,面對這樣一台既有硬派越野SUV霸氣外觀、又有城市SUV高舒适性,以及動力配備3.0T六缸發動機+9AT的國産商務豪華中大型SUV,咱們有錢人還有什麼理由可放棄它的呢?總之,坦克500是一款我願意去推薦的車型,未來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國人用實際行動去支援我們的國産汽車品牌。(文/優視汽車 大卓)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