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兒童溺水進入高發期,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溺水并正确急救?

氣溫逐漸升高,玩水的孩子也是越來越多。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兒童溺水進入高發期,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溺水并正确急救?

前段時間,深圳就發生了一起溺亡悲劇,一名8歲的小女孩溺于小區的景觀湖内,搶救無效身亡。

2021年6月,深圳一位1歲半的幼兒在家中溺水。家裡人習慣把用完的水儲存起來沖廁所,誰也沒想到,僅僅20厘米深的水就讓孩子溺在其中,雖然經搶救後性命保住了,但還是造成了嚴重的腦損傷。

根據公安部和國家衛計委統計,溺水已成為大陸兒童意外死亡的頭号殺手,每年全國約有5.7萬人溺亡,其中14歲以下的兒童高達56.04%。

另外,有一半以上的兒童溺水地點距離家長不超過23米,距離最短的僅僅隻有不到2米。

家長,是保護孩子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兒童溺水進入高發期,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溺水并正确急救?

溺水最直接的後果是缺氧,後續還會影響大腦、心髒和其他器官組織。

而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孩子溺水後,無法掙紮和呼救,家長很難發現危險狀況,進而錯過最佳的救助時間。

是以,當孩子在玩水時,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家長一定要注意:

遊泳時不停拍打水面

在很多人的想象裡,兒童溺水就會沉在水裡,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在發生溺水時,孩子會努力自救,一般情況下會口鼻在水面上,努力地進行呼吸。與此同時,身體筆直地立在水中,用手臂本能的拍打水面,這個畫面看起來很像是在玩水。而家長們看見孩子的口鼻并沒有被淹住,完全不會往溺水的角度去考慮,以至于悲劇降臨。

杭州就有一名6歲的兒童,在上1對1私教遊泳課時發生溺水,當時場内有4個救生員,離他最近的一個不過3米,可始終沒人發現,直到溺水4分鐘後,孩子的外婆才發現了異常。

呼喊名字沒有回應

如果家長不确定孩子是在玩水還是已經溺水了,可以通過呼喊孩子的名字來進行試探。

因為如果孩子真的發生了溺水,那麼由于慌亂和誤吸(水進入孩子的氣管),通常是沒有辦法回應也無法呼救的。

需要注意的是: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戴救生圈遊泳的嬰幼兒,他們在泳池中翻轉後,手臂沒有辦法拍打水面,但仔細觀察,會看見寶寶有掙紮的動作。是以,救生圈不是真的萬能“救生”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因為孩子戴了救生圈就認為萬事大吉,而忽視孩子的狀态。

兒童溺水進入高發期,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溺水并正确急救?

發現孩子溺水,家長要怎麼辦?

盡量不要慌亂

孩子溺水,家長肯定會方寸大亂,這是正常的,但如果你不會遊泳,千萬不要奮不顧身地跳進水裡去救人,可能救不了孩子,還會給救援增加難度。

檢查孩子的情況

在孩子被救出來之後,家長要立即檢查孩子的反應和呼吸,同時呼叫救護車或直接送往就近的醫院。

可以通過拍打孩子的肩膀(1歲以上)或者足底(1歲以内)和呼喚名字,來判斷孩子是否還有反應,并仔細觀察孩子的胸腹部有沒有起伏來判斷呼吸。

有正常反應時,等待救護車或自駕送往醫院都行。

沒有反應但有呼吸時,讓孩子保持側卧的姿勢,防止因嘔吐物堵塞而窒息。

沒反應沒呼吸或隻有瀕死樣喘息時,這種情形特别危急,需要立刻進行心肺複蘇。

兒童溺水進入高發期,如何及時發現孩子溺水并正确急救?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所有經曆過溺水的兒童,無論是否發生過呼吸心跳停止,都要在第一時間送到醫院進行檢查。

而且,兒童溺水後,不論是什麼形式的“控水”都是絕對錯誤的做法,這不但會延誤做心肺複蘇的時機,還會增加誤吸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