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一季度,混動汽車成為了新能源領域最熱議的話題。而享受這份紅利的除了豐田與本田等高舉“混動大旗”的日系車企,也讓我們看到了民族自主品牌的興起。
知料汽車發現,扛起阻擊合資品牌大旗的,是宣布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比亞迪。該企業無論是2021年全年,亦或是今年一季度,旗下的混動車型銷量增速,都遠遠超過了純電動車型。
“比亞迪推出DM-i混動一年就超過了日系雙田”,這是行業内對其的驚歎。而正是看到了比亞迪在混動車型這塊大蛋糕的誘惑,長城汽車與吉利汽車兩大自主品牌,紛紛加碼混動車型,大有偷襲比亞迪混動的“珍珠港”之勢。
01
比亞迪混動增速超過純電3倍,
已經成為豐田和本田混動最大對手
在上篇文章《讓特斯拉都羨慕的國産混動,去年賺得盆滿缽滿,今年能持續麼》中我們提到,混動汽車在2021年的增速已經超過了純電動汽車,而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增速,甚至可能讓特斯拉都有些羨慕。而在混動市場,前些年呼風喚雨的兩大王者豐田與本田,在去年和今年一季度,也被比亞迪吊打了。
根據官方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比亞迪全年的汽車總銷量為730093輛,同比增長75.4%,混動汽車銷量達到272935輛,同比增幅高達467.6%!這個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比亞迪的純電動品牌銷量。後者去年的銷量增幅為同比增長144.9%,混動車型銷量增幅超過了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長的3倍以上。
盡管在總銷量中不及兩大日系品牌豐田和本田的任何一個合資品牌,但無論是在同比增速和混動汽車銷量增速上,都遠遠超過了這4家合資品牌。甚至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兩大學田合資品牌2021年全年混動汽車銷量總和,也不及比亞迪的混動車型銷量。
号稱“混動一哥”的豐田系,也在與比亞迪的對比中敗下陣來。2021年,一汽豐田與廣汽豐田的混動車型銷量分别為201597和182060,也不及比亞迪混動車型的銷量總數,增速盡管不錯,但相比比亞迪467.6%的增速也有些黯淡無光了。
而到了今年一季度,4大日系合資品牌的混動車型,再次被比亞迪吊打。
根據4月各大車企釋出的産銷資料,知料汽車統計發現,今年一季度,比亞迪混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速達到了857%,達到了141514輛。這個數字也大幅度領先豐田與本田的合資品牌,且領先優勢有擴大的趨勢。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比亞迪的混動汽車銷量占比,已經達到了48.57%,接近于其總銷量的一半左右。這個占比遠遠高于日系合資品牌混動與總銷量的比例。
可以說,在混動市場的較量中,比亞迪給國産汽車自主品牌打了個樣。也讓更多對手開始躍躍欲試。
02
長城與吉利終于醒了,
高喊“優于日系”卻是對比亞迪合圍?
比亞迪吊打豐田與本田混動的現象,不是沒有引發國内其他自主品牌的關注,同為國産自主品牌的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可能就是最嫉妒比亞迪的兩個品牌。
今年4月26日,吉利汽車宣布帝豪L 雷神Hi·X正式上市,綜合補貼後售價為12.98萬-14.58萬元。知料汽車發現,這是吉利汽車自去年推出全新混動技術“雷神智擎Hi·X”之後的第二款車型。今年3月,吉利汽車推出了星越L雷神Hi·X混動版,随後被很多車主們調侃“算不上新能源汽車”。與之不同的是,帝豪L 雷神Hi·X這款車可以上“綠牌”,享受新能源補貼優惠政策。
吉利汽車混動技術“雷神智擎Hi·X”曾宣稱全面優于日系
去年10月31日,吉利汽車對外宣稱,“雷神智擎Hi·X混動核心技術全面優于日系”。但時間過去半年之久,卻僅有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混動車型上市,确實吉利汽車在混動市場上的動作過于緩慢了。
2015年,吉利就喊出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到總銷量的90%”這樣宏偉的目标,但2021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00126輛,僅是總銷量(1328029輛)的7.54%,這不得不讓人大跌眼鏡。
而反觀曾是吉利汽車最大對手的長城汽車,在混動市場上則是用“車海戰術”加速行駛。
2020年12月,長城汽車釋出了“檸檬混動DHT”技術,宣布在HEV/PHEV兩種架構下比對三套動力總成,以實作“加大混動投入,擴大混動市場”的目标。在随後的一年之中,長城汽車就先後推出了5款搭載檸檬混動DHT的車型。
長城汽車“檸檬混動DHT”技術
在去年的“長城汽車2025戰略釋出會”上,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魏建軍更是表示,在混動領域,長城汽車将繼續發揮“車海戰術”,推出拿鐵、瑪奇朵、赤兔、哈弗XY等混合動力車型。
這是長城汽車在混動上的“亡羊補牢”。曾對新能源不屑一顧,在2016年認為“長城隻做新能源行業的追随者”的魏建軍,盡管早在2008年就嘗試釋出了新能源概念車型,但過去10年依然抱着燃油SUV不放,導緻長城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有掉隊的迹象。
這一次混動之戰,長城汽車不想輸,而這位“起了個大早趕了晚集”的創始人,準備精準打擊。
(資料内容來自國泰君安相關報告)
來自國泰君安的資料分析顯示,國産品牌全面混動化的号角已吹響。在2022年自主品牌推出的新一代混動車型中,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和比亞迪成為了最激進者。
知料汽車發現,在這份表單中,長城汽車将在今年推出多達8款混動車型,吉利汽車也有3款上市,它們似乎與比亞迪開始了混動車型的“釋出競賽”。這在以往是非常少見的。
而另一個非常明顯的現象是,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的多款混動車型在定價上,均主要集中在10-15萬元,以及15萬-20萬元之間,這與比亞迪王朝系列的唐、秦和宋的混動車型定價非常吻合。
這是一種定價的巧合,還是有意為之呢?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看到了去年比亞迪憑借兩款新車就拿下了混動汽車市場的第一位置,長城汽車與吉利汽車心有不甘,自去年開始在混動車型上大舉投入。而在高喊“優于日系”和“加大混動投入”的口号聲中,這兩家曾對混動汽車不算積極的自主品牌,或許早已經各懷鬼胎,已經想好了對比亞迪進行合圍。
03
日系、德系與自主品牌的混動大戰,
2022年必将殺得難分難解
除去比亞迪、長城汽車與吉利汽車之外,其他國産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也将混動市場視為2022年的必争之地。
來自西部證券的分析認為,目前混動市場的多種解決方案并存,以豐田 THS、本田i-MMD和日産e-power代表的日系主導雙電機油電混動,而德系PHEV主要以48V輕混技術的P0電機和P2單電機結構為主,主攻單電機插電混動。大陸自主品牌則是多方案布局,雙電機成為主流。
日系、德系和自主品牌混動技術不同側重點對比(資料内容來自西部證券研發中心)
相比日系與德系品牌,西部證券認為,自主品牌在混動領域的優勢主要展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成本控制優勢。因為自主品牌大量核心零部件如電池、電機均為自供零件(如比亞迪電池、長城蜂巢動力),有利于規模化降本;第二,産品布局優勢。自主品牌新一代混動技術圍繞着雙電機、多擋,技術方案已經和日系處于同一梯隊且計劃今明兩年投放市場。考慮到研發、試驗、起步生産、 産品上市等階段,自主品牌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
但在已經甚嚣塵上的混動市場,無論是長城汽車、吉利汽車、比亞迪等自主品牌,還是豐田、本田等日系産品,都将在2022年短兵相接,厮殺得難分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