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系純電紮堆上市 來晚了嗎?

文/楊铮

忽如一夜春風來,市場上忽得就多了好幾款日系合資品牌的純電動汽車。

4月26日,東風本田的e:NS1上市;27日,東風日産Ariya開始接受“盲訂”;如果再加上4月28日晚開始預售的廣汽豐田bz4X,三天的時間内,三大日系品牌齊齊拿出了自己的純電動汽車産品,仿佛一夜之間就邁入了純電動汽車時代。

日系純電紮堆上市 來晚了嗎?

東風本田的e:NS1已經在26日上市

這世界變化太快,讓人有些不适應。

三大日系品牌此前其實對純電動汽車并不怎麼感冒,豐田的當家人更發出質疑:電動汽車其實并不環保。相比之下,混合動力、氫燃料才是日系車企更青睐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特别是日系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在消費者當中有很好的口碑。

但市場并不這麼認為。前幾日網傳的4月上半月車企新車上險資料中,唯一實作銷量增長的就是已經全面新能源化的比亞迪。2021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350萬輛大關,其中純電動汽車的貢獻超過320萬輛。按照2022年高達600萬輛的預期,純電動汽車市場将是一塊更大的蛋糕。

不隻是在中國。日本經濟新聞網日前報道稱,2021年全球純電動汽車的銷量達到460萬輛,遠遠超過混合動力車型(油電混動及插電混動車型,不包括輕混車型)的310萬輛。

志在全球布局的三大日系車企,顯然不能無視這一趨勢。

最早轉變态度的是日産汽車。在去年11月底,日産汽車釋出了2030年戰略規劃稱,将在這個十年加大電驅化與智能出行的推進力度,并計劃在2030财年推出23款電驅化車型,其中三分之二是純電動車型(15款)。在中國市場,日産汽車将在五年内将電驅化車型的銷量占比提升到40%。

一個月後,豐田也釋出了其最新的電動化戰略,計劃在2030年前在全球範圍内推出包括乘用車、商用車等領域在内的共計30款純電動汽車。屆時,其純電動汽車的全球年銷量将達到350萬輛。

本田的表态是在這個月:時間點也是2030年,純電動車型的數量也是30款,銷量目标定在了200萬輛。

說實話,有點兒晚。

且不說那呼風喚雨的特斯拉和一衆遍地開花的新勢力,即便是屢屢被批評動作緩慢的奔馳與寶馬,都已經在中國市場布局了多款純電動車型,其中寶馬的iX3在2021年賣出了近2.3萬輛,對此,日系車企望塵莫及。

其實日系車企的純電動汽車早就出現在國内市場。那個最積極的日産就曾在2011年将首款純電動車型Leaf引入中國市場,并在三年後實作國産。不過,日産選擇以啟辰晨風的名義将其帶給消費者,考慮到品牌上的差距和當時并不出衆的性能,啟辰晨風很快就消聲覓迹了。

本田也是一樣。廣汽本田之前雖然有了繹樂和VE-1,但前者實質上是一輛換标的傳祺,後者更是重新開機了之前的“理念”品牌LOGO,總之與本田LOGO無緣,隻能算是廣汽本田的試水之作。而兩款車在2021年的銷量也分别隻有兩三千輛,在市場上并沒有掀起多少波瀾。同樣的,東風本田在2018年使用思銘品牌推出的X-NV和M-NV兩款電動汽車,也隻是“探路”而已。

豐田此前的選擇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E進擎”系列,不過,自家在混合動力技術上培養的口碑似乎僅适用于油電混動車型,“E進擎”系列車型的影響同樣有限。

此番三大日系品牌通過合資車企接連推出純電動車型,無論是産品規劃還是品牌方的支援力度上,都表現出了更多的誠意與決心。“認認真真”做純電動汽車的态度也和最新的戰略方向相吻合。可以期待的是,未來消費者在選購純電動汽車時會擁有更多的選擇。

日系純電紮堆上市 來晚了嗎?

長期以來形成的口碑,将是日系品牌純電動汽車的優勢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系純電動汽車蜂擁而至之際,不少自主品牌又把矛頭轉向了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北青汽車剛剛報道了六大自主品牌的新一代産品殺入混合動力汽車市場,通過以專用混動技術DHT為核心的新産品蠶食燃油車的傳統勢力範圍,這其中,日系合資品牌更是首當其沖的目标。你來我往,日系車企将面臨“兩線作戰”的局面。

在電動汽車市場,日系車來晚了嗎?确實不早。但是有句俗語是“好飯不怕晚”,倘若産品足夠給力,晚到一些也無妨。如今東風本田的e:NS1、廣汽豐田的bZ4X均已上市,人們得以初窺日系純電動汽車的實力,也有了初步的判斷。當然,要在電動汽車市場重制在消費者心中的口碑,日系車企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