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月車市遭“脖斬”,是沒人買車了,還是經銷商沒車可賣了?

4月還沒過完,有路邊社消息傳出來,截止到今天銷量下滑幅度超30%,咱不能說腰斬,至少“脖斬”是沒問題了。

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有信号,因為疫情的原因生産遇到了小小的問題,上海以及東北兩個汽車重地輕輕的按下了暫停鍵,4月份本身的車市凄冷以及不少消費者無法移動的現狀,讓4月車市非常冷清。

4月車市遭“脖斬”,是沒人買車了,還是經銷商沒車可賣了?

車市冷清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因為賣車不僅僅是車企的任務,也是物流、供應商、保險、貸款等業務的任務,少賣一台車就會少一套配套産業發展,對于整個乘用車市場來說,拯救汽車産業非常有必要。

因為晶片的短缺、電池的緊俏,其實很多人選擇暫時不買車,尤其是3、4月份油價居高不下的環境中,買車如果不是一件非常緊張的事兒,等一等是可以的。

是以,4月份買車的節奏就下來了。

4月車市遭“脖斬”,是沒人買車了,還是經銷商沒車可賣了?

銷量下滑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一定是成本上漲,4月份聊得最多的事兒就是漲價,電動車漲價,燃油車收緊優惠,能不買就不買,另一方面的确生産也遇到了問題,就算是産能大戶大衆、豐田、通用這些企業生産量也受到限制,一些車型沒車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

同時,一部分消費者閉門不出也成了阻擋賣車的一個因素。

新車銷量不好,就會影響物流、保險行業,同時也會影響各種零配件産業的營運,減産必然會造成效益的下滑。

其實傷害最大的還是經銷商。

4月車市遭“脖斬”,是沒人買車了,還是經銷商沒車可賣了?

雖然目前來看新零售講的挺多,但實際上跟着企業打拼幾十年的經銷商不能說扔就扔,賣車這件事兒仍然要靠經銷商推動,原本汽車行業利潤下滑就非常嚴重,4月又是當頭一棒。

一位二線合資品牌投資人表示:

從去年開始銷量下滑非常嚴重,再加上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今年開年本來能賣100多天車,其實也就賣了70天,大概1/3的時間無法正常賣車。

4月車市遭“脖斬”,是沒人買車了,還是經銷商沒車可賣了?

但人員工資、房租等開支一樣不能少,這就為原本困難的經銷商造成大幅度的營運擠壓,其表示如果說去年是勉強盈利的話,今年必然是負債狀态,又遇到一部分車型無法正常供應,終端降價幅度收窄的情況下,消費者更不願意進門。

如果可以,他不再想投資這家經銷商,因為原本挺好的品牌和行業,如今的表現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而他周邊的一些品牌同樣不好過,甚至一天來看車的人都沒幾個,日子越來越難過,開支一樣不少,但賣的車越來越少了,而一些品牌還不願意給經銷商釋放壓力,仍然是正常的考核标準。

4月車市遭“脖斬”,是沒人買車了,還是經銷商沒車可賣了?

賣車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獨立存在的工作,它關系到的是産業的發展,位于C位的賣車工作一旦受到波及,整個産業都将受到擊打,目前來看這種情況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