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vivo X80系列釋出,有些細節可能你還沒注意到
2022年4月25日晚間,vivo方面高調釋出了他們的2022年度影像旗艦機型X80系列。
對于X80系列此次的性能表現、外觀設計,以及它全系更新的蔡司影像系統的具體表現,我們三易生活此前已經通過圖文與視訊評測内容進行了展現,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各大平台閱讀或觀看。

正因如此,今天的内容我們不準備再贅述X80系列本身的産品表現。相反,我們打算從可能很多朋友還都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上,來談談X80系列此次一個相當值得關注的變化,以及它所反映出的行業風向。
縱觀vivo X80系列的配置,會發現天玑真正“上位”了
首先,不妨先來看看vivo X80系列此次的硬體平台資訊。此次X80系列隻有兩種型号,分别是X80和X80 Pro。其中,X80全系采用了聯發科天玑9000平台,搭配vivo自研的V1+晶片;而X80 Pro則有雙版本可選,分别是高通骁龍8 Gen1平台搭配V1+,以及聯發科天玑9000搭配V1+。
老實說,這其實并非今年首款提供了“雙版本”SoC配置的旗艦機型,但與此前的這類産品相比,vivo的X80系列又有兩點很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是X80系列無論在天玑版本、還是骁龍版本中,都搭載了自研的V1+晶片,用于額外的影像和遊戲畫面處理。相比之下,此前的一些同類産品,天玑版本是沒有配備額外增強晶片的。
圖檔來自vivo官網
其次,則是在X80 Pro的産品序列中,“入門款”的8GB+256GB版隻有骁龍平台可選,而天玑版卻反而是從12GB+256GB的中配起步,提供了中配(12GB+256)與高配(12GB+512GB)兩種選擇,且價格與對應的骁龍版完全相同。相比之下,此前行業中其他同時提供天玑9000與骁龍8 Gen1平台可選的旗艦産品,“天玑版”的價位幾乎總是要更低一些。
于是乎這也就意味着,vivo X80系列雖然并不是首發天玑9000主要的機型,卻是業界第一款成功為天玑9000适配額外輔助處理晶片的機型。同時這也代表着在vivo方面看來,他們所調校的天玑9000已經完全具備了與骁龍8 Gen1“平起平坐”的産品力,甚至定位上可能還要再略高一點。
放棄“首發”,近一年聯合研發換來了獨家體驗優勢
為什麼vivo方面會對他們調教的天玑9000平台如此自信,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到其他家做不到、在天玑9000上外挂自研晶片的設計?關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在X80系列釋出前的兩場前期技術溝通活動中,vivo與聯發科方面就已經給出了解答。
事實上,vivo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經與聯發科定下了深度調校、适配天玑9000的計劃,為此雙方共同成立了一隻300餘人的團隊,用了超過350天的時間對天玑9000的性能、AI、影像、遊戲、通訊、多媒體等,多個領域的體驗進行了獨家調校和深度适配。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要為天玑9000獨家适配vivo的自研晶片V1+。而且這個“适配”并不僅僅是簡單地讓V1+可以在天玑9000平台上運作起來,而是要将兩款晶片發揮出“1+1>2”的效果。
舉例來說,V1+本身就具備“遊戲插幀”的功能,而天玑9000此次也擁有基于GPU+APU異構計算的“遊戲畫面超分”特性。于是乎,vivo與聯發科通過深度聯調,成功地将兩顆晶片的這兩大遊戲功能結合到了一起。
在vivo X80與vivo X80 Pro天玑版上,天玑9000的GPU、APU可以與V1+協同工作,先由GPU渲染低分辨率遊戲畫面,再由APU對其進行超分增強,最後再經過V1+插幀。進而實作更低功耗、更高流暢度的遊戲體驗,而這無疑是此前其他機型、包括其他搭載天玑9000平台的産品從未具備過的功能。
大放光彩的“天玑開放平台”,成為X80系列背後的大功臣
當然,除了長期的聯合調校以及雙方技術的互相融合外,在vivo此次與聯發科的合作資料中還有一個名詞也極為常見,那就是聯發科的“天玑開放架構”。
天玑開放架構是什麼?簡單來說,這是聯發科方面自天玑1000系列就開始執行的一項差異化設計。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它主要指的是聯發科會為天玑平台的部分内置硬體模組,預留一些可自定義的應用程式接口。是以手機廠商既可以直接套用聯發科所提供的軟體功能,也能改用自研的算法或軟體來“對接”這些硬體模組,進而發揮出不一樣的使用體驗。
比如說在vivo X80系列中,聯發科在天玑9000的錄像硬體鍊路中新增了AI-ISP開發架構接口,而vivo就用自研的AI成像算法、AI白平衡算法對接了這個接口。結果就是實作了遠超其他機型的“黑光夜視”效果,以及專業級的白平衡表現。
又比如說在天玑9000裡,本身就內建了顯示鍊路校準的相關硬體子產品。而vivo方面則為其适配了自研的校準算法,進而為X80系列實作了低功耗的“千屏一色”高準度螢幕色彩表現,讓旗艦影像機型從拍攝到回放的效果更為還原,更加符合專業人士的需求。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據聯發科方面透露的資訊顯示,“天玑開放架構”是具備向下相容性的,同時手機廠商基于天玑開放架構開放的差異化性能或應用,知識産權都屬于自己。這也就意味着對于手機廠商來說,他們在“天玑開放架構”上開發出的功能越多,未來産品的體驗差異和優勢就會越大,而且這種差異還會逐漸積累、且難以被複制。
結語:一次意義重大的技術合作,或将改變手機市場的版圖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再回頭來看vivo此次與聯發科的深度合作就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雙方都能從中大為獲益的案例。
一方面,vivo表面上看起來是花了更多的成本,卻沒能搶到首發。但實際上,他們在“天玑開放架構”的架構下,積累了遠勝其他競争對手的獨家功能,且這些功能是不能被聯發科或其他手機廠商“借用”的。再加上vivo依靠獨家的深度聯調,實作了其他産品做不到的性能釋放和“雙芯協同”體驗,雖然上市時間晚了一點,但産品的市場競争力卻是實打實的要強得多。
另一方面,對于聯發科來說,憑借與vivo X80系列的深度合作,他們終于擁有了一款可以揚眉吐氣、真正在市場定位上超越現階段競争對手的“超頂級旗艦”機型。而且這款産品還具備諸多難以被複制的獨家功能體驗,在性能、功耗、影像,乃至機身質感上都絕對“能打”。
如果說此前面世的天玑9000機型,還隻能證明聯發科新款旗艦主要在能效比方面優勢巨大的話,那麼vivo X80系列的釋出,可能才真正讓天玑9000在頂級旗艦市場站穩了腳跟。而這一點對于聯發科來說,顯然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