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好,請收回表演式共情

你好,請收回表演式共情

截圖于4月26日微網誌

你好,請收回表演式共情

文/孫策

前幾天翻看朋友圈,發現一個行為藝術現場秀。點開了解到是新褲子樂隊的一個成員在北京某畫廊直播14天吃喝拉撒睡的行為藝術。這兩年“14天”已經有了特定的含義,于是明白了其所指大意是什麼。想起來上次禽流感時一位藝術家在畫廊裡表演溜雞秀還是上一次。作為一個畫家(有人形容為藝術家中的右派)我向來對這種藝術中的肉身體驗不是很 care,為了避免自己的偏見,在朋友圈冷嘲熱諷之後也沒有再進行評論。

你好,請收回表演式共情

截圖于4月26日淩晨12:29

昨天一位朋友發來了一個相關評論,我想還是應該叨叨幾句。

首先,我覺得不應該用藝術的好壞來看到這件作品。特别是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殘忍的”是什麼意思?以前有什麼大災難,有朋友就好心跳出來說,哎呀,好殘酷呀!但對你們藝術家是好事,你可以畫下來!就是一個好作品!每當遭受這種對待我都會尬笑,然後心裡罵到,你丫有病!

名偵探柯南裡有一個笑話是說,柯南看多了,不明白到底是柯南到哪哪裡破案還是柯南到哪哪裡犯案?如果想消滅柯南宇宙的犯罪最好的方法是消滅柯南。

苦難的意義什麼是?這是一個沉重的問題。但苦難的意義一定不是為了産生他媽的一個什麼藝術作品。如果是那樣的話,我甯願沒有藝術作品,而不是苦難。如果這種苦難是别人的苦難,那真的是更加令人痛恨。

是以把苦難作為一個題材,要千萬小心。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美醜的問題而是一個善惡的問題。不要試圖賦予苦難以意義,苦難本身沒有意義,它是意義的深淵。

你好,請收回表演式共情

圖源某策展人/批評家朋友圈

你好,請收回表演式共情

圖源某空間主理人朋友圈

表演式共情

對于苦難的表現(盡管我痛恨表現這個詞)的基礎是共情。

恻隐之心,有良心的藝術是一種真正的共情,就是看到别人痛時,自己也會痛。看到别人受到不公對待時自己仿佛也受到侵犯。真正的共情是傷痛後的耳鳴,震驚,對傷口的舔舐。真正共情是人類的自然反映,是不考量的良心,是感到生命的脆弱,人類的卑微。

可能有人說這太脆弱了吧?

是的,脆弱不就是生命的真相嗎?而且我想僅僅這個脆弱才有可能生發出悲憫,生發出愛,生發出一切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不是嗎?

回看這個行為藝術,正方形的白色高台,造型别緻的讀書椅,擺放整齊的礦泉水和紅酒。流行蒼白的行為藝術形式感。

特别狀況下的母子分離,對饑餓和死亡的恐婚感,對剝離到不确定地點的恐懼,對有病無可醫治的恐懼被後極簡的審美風格擠出了。

至于勇氣!我不覺得比大眼的文章更有勇氣和風險。

你好,請收回表演式共情

圖源網絡

至于引發思考,并不比現實更引發思考;或者說并未引發什麼真正的思考,而是在用一種虛假的儀式感掩蓋真正的思考。

之前看到一個問答印象很深,大意是說,藝術家在面臨重大災難後應該如何反映。一個回答是這樣的:像人一樣悲傷,像人一樣痛哭。然後(不要期待這個然後)才像人一樣思考。

你好,請收回表演式共情

保羅·策蘭(Paul Celan,1920—1970)德語猶太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