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著名表演藝術家石維堅去世,他曾說“演員是一輩子,院長是一陣子”

作者:藝綻

著名表演藝術家、電影《天雲山傳奇》主演石維堅5月1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9歲。記者從石維堅好友處核實了此消息。該好友透露,石維堅最近幾年深受疾病的困擾,行動不便,但是家人對他盡心盡力地照顧。12日早上他的身體突然不适,送到醫院後不久去世。

“從江蘇淮安城外的小戲迷,到藝術界人人稱道的老戲骨,這種蛻變的條件不是時間,是冰與火的淬煉。從大銀屏上書生意氣的羅群,到觀衆心中指點江山的孫中山,這種跨越的前提不是扮演,是靈與肉的互換。你因舞台而生,又用汗水為舞台添彩,你用一生的努力告訴我們,沒有小角色隻有小演員……”這是2018年3月31日播出的CCTV《中國文藝》“向經典緻敬——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石維堅”節目贈給石維堅的緻敬詞。

石維堅1935年3月出生于江蘇淮安。1951年考入上海人民藝術劇院,1956年被招入中央實驗話劇院。石維堅1951年進入上海人藝,之後被招入新成立的中央實驗話劇院,參演的第一個戲是實驗話劇院的建院劇目《同甘共苦》,在劇中扮演一名隻有一句台詞的通訊員。後來他陸續在話劇舞台上扮演過50多個不同的角色,包括曾引起一時轟動的《桃花扇》中的侯朝宗、《一仆二主》中的弗羅林多等。

1977年,他與李默然、鄧書田、顧岚、浦克等人主演了反特片《熊迹》,他在其中飾演男一号。1980年,他在電影《天雲山傳奇》中飾演羅群,讓無數影迷為之感動。1983年,石維堅在《秋瑾》中飾演孫中山,成為第一個塑造孫中山形象的演員,并且在之後的影、視、劇中多次出演這一角色,包括在《孫中山倫敦蒙難記》中成為第一個在舞台上扮演孫中山的演員。1991年3月,石維堅被國務院任命為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院長,他的名片上,“院長”倆字印在了“演員”後面,石維堅說:“對我來說,演員是一輩子,院長是一陣子。我是演員,我追求的是藝術,不是名聲。”

任何一個角色隻要認真去創造都可以出彩,這是石維堅藝術生涯中始終遵循的理念。他一生出演了50多部話劇、20多部電影、數百集電視劇,诠釋了近百個藝術形象。他直到晚年還依然活躍在舞台上,即便是去遠窮困的山區進行慰問表演,他也樂此不疲。

2014年,北京人藝排演朱旭老伴宋鳳儀的劇本《理發館》,原本劇中有個人物是以朱旭為原型創作的,朱旭也答應了要演,但他突然生病住院,演不了了。北京人藝是以邀請了79歲的石維堅來演這個角色,石維堅當時表示,自己曾在中央實驗話劇院、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工作過,如今又與北京人藝合作,能在這三個劇院演戲,是話劇演員莫大的幸福。這個角色也成為他在話劇舞台上塑造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

著名表演藝術家石維堅去世,他曾說“演員是一輩子,院長是一陣子”

當時在《理發館》劇組擔任場記的北京人藝從業人員王甦對那段日子至今難忘:“當時我們一起排練了幾個月,石維堅老師每次都會在家裡就提前背好台詞,再到排練廳裡和其他老師一起對戲。他永遠會把劇本背得一字不差,非常認真,也非常謙遜,讓人感受到他對舞台的熱愛。演出時,他也總會來得特别早。聽他們老藝術家在一起聊以前話劇界的一些往事時,真的感覺他們就是行走的中國話劇史。”

著名表演藝術家石維堅去世,他曾說“演員是一輩子,院長是一陣子”

讓王甦特别感動的是,《理發館》演出後,她自己寫了個話劇《無果花》,邀請石維堅和李玉芙夫婦二人來看戲。“其實作品挺稚嫩的,但是兩位老師看完後,給了我很多鼓勵,至今想起來也覺得非常溫暖。”後來石維堅去人藝看戲時,還特意送給王甦自己寫的書,并且簽上了名字。“他記得我喜歡看書,說讀書的習慣非常好。”王甦當時還把自己和石維堅老師的合影發在了朋友圈,“結果好多叔叔阿姨都來留言,說對石老師當年演的《天山傳奇》等電影印象非常深刻,說他年輕時候超帥!”

著名表演藝術家石維堅去世,他曾說“演員是一輩子,院長是一陣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