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作者|王雲朋

出品|汽車大觀

2015年,作為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的Honda(本田),在英國投放了一條聖誕節廣告。

畫面中,ASIMO機器人、CBR機車、轎車,SUV、跑車、F1賽車、Honda Jet本田噴氣式客機、Honda Mean Mower除草機、Honda Riding Assist-e平衡系統、Honda Transcooter電動滑闆車……先後登場。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再加上“Dare to do the things other only dream of”這句直擊靈魂的文案,即便是普通消費者,也大機率會被Honda撩撥得熱血沸騰。而中國消費者,就是将Honda這種情緒轉換成購車訂單的最佳踐行者。

2017年,Honda在華累計銷售新車144萬輛,創下當時的曆史新高。随後,Honda在華銷量更是節節攀升,2019年155萬輛,2020年163萬輛,2021年為156.15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不斷交出亮眼成績單的同時,Honda中國在電動化這條新賽道上也開始逐漸提速。2021年上海車展期間,Honda中國就聯合在華的兩家合資公司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本”)和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本”),攜旗下全系電動化車型及智能化領域最新技術成果亮相。同年10月,Honda中國又帶上了廣本和東本,一起開了一場釋出會,推出了e:N純電動品牌。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時間來到今年,Honda中國的電動化步伐再次加速。4月25日晚,Honda中國一口氣推出了兩款車型——e:NS1和e:NP1,并分别給到了東本與廣本進行本地化生産。兩款純電動車型的正式推出,也意味着Honda中國已正式開始快速推進自己的電動化産品戰略。

“e:NS1和e:NP1是我們以絕對自信推出的第一彈車型,是賦予消費者銳氣與極緻樂趣的EV,e:N必将重塑EV駕趣。”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常務執行董事兼本田中國本部長井上勝史在“Honda e:N品牌之夜”上表示。

提速,提速,再提速

“此前,Honda對電動車的态度較為冷淡”,這或許是消費者和業界的共識。

不過,在筆者看來,這一觀點并不準确。

回顧Honda的造車曆史,1993年算是其衆多裡程碑節點中的一個。因為,這一年Honda在東京車展上展出了第一款電動汽車——EV-X。

1997年,EV Plus在Takanezawa工廠完成試裝,EV車型的布局規劃正式開啟。1999年,Honda又開啟了對混合動力的探索。不得不提的是,正是20世紀90年代的布局,為Honda後續在中國汽車市場探索電動化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自誕生以來,Honda便以追求出色的環保性能與極緻的駕控樂趣為目标,很早開始投身汽車電動化技術的研發和積累,與時俱進,不斷推動電動化技術的更新。我們希望能夠一如既往地秉持Honda獨有的基因,憑借在新能源領域多年積累的深厚技術和經驗,研發并提供充滿駕駛樂趣的純電動車。”井上勝史曾表示。

從井上勝史的表述不難看出,自1993年以來,Honda在電動化這條路上從未停止探索的步伐。隻不過一直困擾Honda的是,該不該向“完全電動化”轉身,以及何時轉身。而也正是這一糾結,讓外界誤以為Honda無心于電動化。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時間來到2017年,Honda開始不再糾結了。當年的12月12日,Honda在華電動化戰略正式公布。在此之後,Honda在華的電動化步伐完全可以用“提速,提速,再提速”來形容。

那麼,Honda在華的電動化推進速度究竟有多快?細細算來,從推出遠期規劃,到e:NS1和e:NP1兩款新車正式推出,僅用了一年時間。

2021年4月,Honda正式為自己的電動化戰略定下了遠期規劃。根據規劃,Honda将在2040年實作旗下所有車型的電氣化覆寫,即EV和FCV(燃料電池車)車型在全球市場銷售量達到100%,進而促成品牌在2050年實作碳中和目标。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一般來說,遠期規劃的實作要靠穩健産品戰略,但Honda并未拘泥于過往的經驗。在釋出遠期規劃半年後,也就是2021年10月,就攜兩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推出了e:N純電動品牌。

在那場釋出會上,Honda除了明确自身的新能源目标(2030年達到40%,2035年達到80%)外,更是明确了至2027年将在中國市場導入10款電動化産品。

值得一提的是,時間又僅過了半年,Honda中國便正式釋出了e:NS1和e:NP1兩款純電動車型。

如今,産品有了,Honda中國将如何在銷量上實作“不斷提速”?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在生産領域,Honda始終以打造‘120%的良品’為目标,嚴格把控産品品質。在EV時代,Honda将在成熟的造車技術和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品質管控,特别是針對電池、電機等電動車核心部件,采用特有的嚴苛質檢标準,用更嚴謹的态度讓消費者感受到來自e:N的精益品質。”井上勝史表示。

與此同時,據Honda中國介紹,其還将加速全新銷售模式的更新與發展,同步推出線上雲展廳體驗店,同時線下實體店也将進行全面更新。具體而言,廣本将首先在北上廣三地推出電動化銷售服務店和商超店,東本将會在現有特約店中設立“e:N品牌專區”。而在售後方面,Honda将通過現有的遍布全國的1200多家特約店網絡提供服務。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此外,随着新能源投入步伐的加快,Honda還計劃增加投入63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以進一步加快産品的研發,并同步推進電池、燃料電池、電動産品服務等諸多領域取得新突破。

可以說,從戰略到産品,從制造到管道,Honda中國在不斷按下電動化的“快進鍵”。

更理性的“觸電”

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說:“未來已來,隻是尚未流行。”但就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現狀而言,“未來已來,并正在流行。”

當下,電動化浪潮席卷而至,包括BBA、大衆、豐田等傳統車企頭部品牌,都不約而同地在推出新車型、展示新技術,以期擁抱變化。

不過,相比其他傳統汽車在電動化道路上采取的“激進”打法,Honda顯得更為理性。具體而言,在推進電動化戰略的過程中,Honda始終秉承“尊重人”的理念,創造自己理想中的汽車。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借用井上勝史的表述,即在EV時代,Honda初心未改,依然堅持技術以人為本,不依靠于單純的參數堆砌,旨在不斷呈現超越顧客期待的獨特價值及獨一無二的移動樂趣。

以e:NS1和e:NP1兩款車型為例。雖然兩款車型都為純電動,但并未摒棄本田的駕駛基因。如在動态層面,兩款新車采用了全新的智能高效前置前驅純電架構“e:N Architecture F”純電架構,該架構最大的特點就是專為電動化開發,擁有極高的內建性。高效率高功率的驅動電機,大容量高密度的電池,基于純電架構的車身布置,不僅讓整個電驅動系統實作了最小的空間占用,還讓整個車身的前後重量配比更加均衡。

換言之,誕生于智能高效前置前驅純電架構“e:N Architecture F”架構的e:NS1和e:NP1先天就有均衡的重量配比和更低的重心,再結合出色的性能,更容易讓消費者體驗“貼地飛行”的駕馭感。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與此同時,為了更加貼合中國消費者的日常使用場景,e:NS1和e:NP1在電控程式中內建了高達2萬種以上的控制場景算法,可以完美解決當下在售的電動車型容易引起的眩暈感問題。而在行駛性能上,兩款新車不僅能實作人車一體,車随意動的駕駛樂趣,還增加了Honda EV Sound加速聲浪,為駕駛者提供更刺激的加速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在凝聚Honda 70多年造車基因和品牌信念外,e:NS1和e:NP1兩款車還融合了中國先進的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動力方面,兩款車型提供兩種動力的前部驅動電機,最大功率分别為134kW和150kW,最大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

相較于動态駕駛,在智能化方面e:NS1和e:NP1表現得同樣“理性”。具體而言,兩款車型在座艙功能區隔方面頗為簡潔明了,但在功能方面卻非常的豐富和智能。據介紹,兩款車型均搭載了本田最新的“e:N OS”全棧智控生态系統。該套系統融合了Honda CONNECT、Honda SENSING以及最新的數字座艙技術。再結合高算力、高智能化的全新電氣架構,兩款車型在智能互動和智能安全等方面的表現可謂頗為出衆。

汽車大觀|Honda中國:在創新與理性中“滿電”前行

除此之外,e:NS1和e:NP1的整體空間布局也延續了Honda的MM理念,并通過輪圈和獨有的NVH降噪技術,從噪音源頭有效抑制高中低頻噪音,全方位為消費者打造更具靜谧性、舒适性、安全性的智能駕駛空間。

Honda電動化的故事并非始于中國,但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領域的不斷創新,并引領全球風向的中國汽車市場,它的目标已非常明确:用最快的速度、最合理的方式,完成向EV時代的轉變。

在筆者看來,Honda電動化的不斷提速不僅是為了e:NS1和e:NP1培育新優勢、增添新動能,更多的也是其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的肯定。接下來,随着e:N品牌每年都将迎來全新産品的加入,Honda距離2030年在全球市場推出30款純電動汽車,以及2050年實作“碳中和”的終極目标,也将越來越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