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騰勢的後半生

文 | Karakush

王傳福最虧的一筆投資就是騰勢。

從2014年首款産品正式推出到去年,累計共售出2萬多輛車,累計共虧損超過52.2億元。

盡管某些企業一年份就能虧出這個金額,但是沒人虧出這個令人絕望的水準。虧得深交所一度給比亞迪發問詢函,這什麼玩意兒啊越虧越大,是不是有減值的風險?

騰勢的另一個股東戴姆勒就覺得不能更減了。去年底戴姆勒把所持大塊股份轉讓給比亞迪,雙方股比由各持50%,變更為戴姆勒10%、比亞迪90%。股權調整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比亞迪則認為還能反殺。騰勢全面迪化,原比亞迪銷售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出任騰勢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兼任微網誌品宣喇叭,圍繞新産品頻繁和大V們眉來眼去大半年了。

卷土重來的第一彈,是一款高端新能源MPV,上周騰勢公布其正式命名為騰勢D9。如果不是疫情,騰勢原計劃在4月北京車展亮相新車,并且不再作為鍍金産品擺在奔馳的一角,而是準備以獨立品牌參展。

騰勢的後半生

新的身份裡唯一一口熟悉的老味兒在于,坊間傳聞D9的售價區間或高于45萬。定價之騷,标志着騰勢第三次踏進同一條高端的河流。很多朋友大感蕪湖:這次騰勢扶不扶得起,高不高得上,又或者老王還要虧多久呢?

以失敗為鏡子

對于一個成立12年的品牌,前程要到過去的失敗裡去找。

騰勢的所有方面都遭到過無情的指摘,産品、品牌、營銷、管道……像這樣全面的失敗,并不容易,全選C都能蒙對幾項的。是以問題更可能指向政策的失誤。

首先是定位和需求錯配。騰勢一共兩代産品:其一是2014年推出的騰勢300,之後每兩年進行一次續航中改,推出2016年的騰勢400、2018年的騰勢500;其二是2019年推出的騰勢X。兩代都不得要領。

騰勢有一個誤會。不可否認,他們是最早意識到政策機遇并迅速行動的實幹者之一,2010年簽訂合資,2012年釋出品牌,到2014年出車碰上國家出台新能源車免除購置稅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時任騰勢CEO的廉玉波認為,“騰勢趕上了最好的環境,早一點或者晚一點都不是最好的時機。”

然而當時被刺激起來的其實是A00級終端低于7萬元的小車市場,就是江淮、力帆、衆泰、知豆、北汽旗下大量低端廉價電動車,高速增長持續三年,到2017年到達頂峰,在新能源市場佔有率占比超過53.3%。

騰勢的後半生

騰勢是戴姆勒出奔馳B級車身、比亞迪出三電做的油改電,官方售價36.9萬元,補貼後售價25.5萬元。很多評價痛斥其盲目貴過奔馳,是很草率的。當年官方價都是霍胖的,補貼後才講真感情。比如同年上市的A00級電動車衆泰雲100,官方售價達到15.89萬元,補貼後售價則為4.89萬元。

25.5萬元對于B級合資汽車恰如其分。和上述鐵皮相比,騰勢300續航300公裡,在普遍續航60-100公裡的2014年非常體面,在次年各個汽車媒體評選中獲得25個獎項(即便不說明産品硬核,也說明認真撒過币營過銷)。

然而在該系列活躍的2014-2018年,B級電動車份額不超過新能源市場的1%。該細分開始起飛,是在2019-2020年,兩年内份額迅速攀升至3.6%、18.7%。尤其2020年,是靠着特斯拉國産上量,加上比亞迪漢、小鵬P7等爆款,共同帶動市場膨脹。至此二十多萬的電動車才有生存空間。不過騰勢系列已經停産了。

騰勢早産六年,最大的誤判是過早地選擇從主流市場切入,沒有考慮消費接受的養成過程,完全踩空了一個産品周期。

有沒有可能不借助大勢,以一己之力站穩腳跟?就像特斯拉和寶馬i3,它們也都是在2014年入華,價高和寡,但是都找到了立足身位:前者成為科技大佬們的新玩具;後者則成為上流階層配給小保姆的代步車。相比之下,騰勢既缺乏産品魅力,也缺乏品牌号召力。

騰勢的後半生

這是源自第二個問題,合資造車理念過時。

騰勢是一個微妙的合資,是比亞迪高端化的嘗試,是奔馳電氣化的嘗試,老王說它“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實際上油改電再換殼,以奔馳百年造車經驗和标準為背書的比亞迪,作為奔馳平替很差點意思。

展現在産品上,車評其優勢是續航真實(其實是可貴的品質)……就好比你長得難看,但是難看得很真實,沒有比這個更傷人的贊美。平庸不是問題,平庸沒有标很要命。騰勢不挂奔馳标,同理的新能源品牌還有寶馬和華晨合資的之諾,你不記得很正常。

為了修正不夠奔馳的問題,直到2019年騰勢X,在比亞迪唐EV600上融入更多奔馳設計,乃至車身銘牌貼上“奔馳設計”,并且納入奔馳的銷售網絡。這款“集大成之作”,結果僅僅把騰勢的年銷量從2000多輛提升至4000多輛。

騰勢的後半生

現實是到彼時合資不再是金字招牌,更不用說擰巴的合資,尤其在新能源領域,強蹭BBA,都不如用心堆料“自主高端”更有說服力和跟進行動力。不說其他,比亞迪本身也已經能做到原本騰勢的區間。早期騰勢沒趕上“合資”最後的品牌優勢,後期“合資”成為騰勢快速調整的負資産。

是以迪化,無論從經營自裁,還是市場接受度,都是一個進步。

“騰爾法”是解藥嗎?

再來看騰勢D9,能不能解決騰勢的困境。

MPV不算傳統爆款闆塊,但是無獨有偶今年各家都準備猛上,我們在《總有那麼多人,比你媽還關心你要不要生孩子》一文中進行過梳理。根據騰勢的預測,今年是中高端MPV市場爆發的元年,接下來主流家庭車輛配置是一台大空間新能源MPV+SUV/轎車的配置。

騰勢的後半生

從目前公開的資訊而言,作為家庭MPV(或者至少宜商宜家),D9的優勢在于:

一,提供純電和DM兩種版本,分四驅和兩驅,是以價格帶會比較寬。技術層面安排了迪廠最進階的待遇,比如純電版本用上寬域熱泵,能解決電動車冬季續航衰減問題。超混提供EV、DM兩種模式,綜合續航超過1000km,以保證長途出行需求。

二,大空間,長5.2米、軸距超過3米。七座布局,“避免六座車型增加一個人坐不下的尴尬”。二三排都有非常長的滑軌,可以手動實作大四座。

三,設計比較講究。比如車身側面與滑門分縫設計,實作五個面連貫性,一條直線不同曲度,“完成了幾個世界級工程設計和工藝品質”。

四,标配比較豐富,包括雙天窗,帶雙電動遮陽簾和一鍵開關;雙側電動滑門;四門雙層靜音玻璃;以及高端品牌輪胎。

用趙長江的話總結說:“這個世界沒人能記住第二,那我們就做第一;根據最近的使用者回報、各項工作的準備和産品最終的對比!我有信心把騰勢高端MPV做到。”

盡管外圍如我,尚不能從上述資訊推斷出“第一”在哪裡,但是多少能看出在産品上的野心,在政策上吃億塹長一智的檢討,以及更接地氣的反應能力。

再比如定價。45萬區間目測針對純電四驅;插混應該可以把“比較寬的價格帶”下拉到35萬乃至30萬,那就比較香了。左手高舉高打,右手認真搞錢,認清了自主高端新品牌的底層邏輯,其實是破壞式創新遠大于品牌溢價,正确的姿勢就是要用成本效益擊穿競品。

除了D9,騰勢今年計劃将再釋出一款中大型SUV和一款中型SUV,據悉将于5月開始釋放SUV的資訊,相信是如法炮制。而光是這一年的産品線,就已經豐富過了此前的八年。

騰勢的後半生

在品牌營銷層面,騰勢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坐等賦能。貼合時髦,重建立立直營管道體系,開發APP,同時高呼“使用者共創”,打造高而不端的粉絲經濟。第一創就是3月的粉絲征名,騰勢粉的專屬姓名是“騰椒”……并不新鮮,但是看上去是對當代财富密碼的一種低成本嘗試。

騰勢尚未開展大規模campaign。不過趙長江說,騰勢品牌的聲量正在快速增長,很多熱心車主給他發了非常多的咨詢或者建議資訊,估計有幾萬條。盡管這個聲量僅展現于他的個人黃V微網誌上,仍舊令人看到希望的是,在不花什麼費用的前提下,僅憑文字、圖檔和少量視訊就能圈到第一批自幹椒;以及它有一個勤奮的高管。

這些都是不錯的開端。

騰勢遠不是比亞迪高端的盡頭,今年将是比亞迪的高端拓荒之年,在其汽車業務闆塊裡頭,由下至上将有海洋網、王朝網、騰勢和另一個高端品牌,後者的價格區間預計在50-100萬元。騰勢、新品牌,大概相當于奧迪、保時捷之于大衆的關系。

是以如果認為騰勢在貴着作死,這才哪到哪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