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業務、軍團與天才少年:求生之外,華為思考“明日之後”

“華為2021年(财報)數字看起來不錯,但是困難依然很多。”4月26日至27日,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在深圳舉辦。在26日下午的大會主論壇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這樣說道。他表示,面向未來,華為正采取積極的業務舉措,不斷增強産業韌性,有品質地活下來。

一年一度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是由華為主辦的行業交流會議。從2004年舉辦首屆會議以來,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9屆,一直是外界了解華為最新戰略動态的主要視窗之一。而在受到外部打壓、首次出現營收下降後,本屆大會自然也受到了外界更大的關注。

當值的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在演講中詳細闡述了華為在5G、終端、雲計算等領域的布局和最新進展,解讀了“軍團”這個新的組織架構,并在随後的問答環節與華為常務董事汪濤一起,回答了媒體有關元宇宙、晶片等領域的提問。可以說,讓外界對華為目前的困難和破局之道,都有了一個深入的解析。

有趣的是,26日下午主論壇的首位演講者,并不是職務最高的胡厚崑,而是讓不少人感到陌生的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伴随着奈奎斯特采樣定理、香農定律和馮·諾依曼架構這些術語,周紅代表華為釋出了“面向未來的10個問題和挑戰”,并表示希望與學術界、産業界一起共同探索,開展面向未來的研究。

在求生之外,華為并沒有停下思考有關“明日之後”的事情。

招募天才少年不限學曆學校,華為提出“面向未來的10個問題和挑戰”

受到外部不公正打壓的華為,在上一年度首次出現了營收的下降,但研發投入依然處于曆史最高水準。就在4月25日,華為官方公衆号“華為招聘”還釋出了消息,宣布了新的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的計劃。

招聘資訊中,華為表示,對應聘者不限學曆,不限學校,但要在數學、計算機、實體、材料、晶片、智能制造、化學等相關領域有特别建樹,并有志成為技術領軍人物。華為方面表示,要“用世界級的難題,吸引世界級的人才”。而此次提出的“面向未來的10個問題和挑戰”,或也将成為華為招募“天才少年”的重點領域。

在晶片制程、晶片供應上遇到困難的華為,在積極通過現有技術突破封鎖的同時,也更加強調對未來颠覆性科技的研究和投入。“面向未來,隻有大膽提出假設、大膽提出願景,敢于打破既有理論與技術瓶頸的條條框框,才能大踏步前行。”周紅在演講中表示。

這些問題和挑戰包括面向未來可以重點考慮的兩個基礎科學問題,以及8個前沿技術挑戰,前者包括認知世界和認知自身兩個方面,後者則包括新接口、新健康、新軟體、新通信等。

業務、軍團與天才少年:求生之外,華為思考“明日之後”

華為提出面向未來的10個問題和挑戰 企業供圖

周紅表示,21世紀将是人類社會全面走向智能化的時代,智能化的核心是感覺、連接配接和計算,以及由此帶來對物質和現象、生命和能量等的更高認知和掌控能力。在過去的10年中,随着寬帶通信、智能裝置、AI和雲計算的迅速發展,數字技術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從打電話、上網浏覽資訊、即時通信,到地圖導航、電子銀行、網上購物等,ICT技術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而到了今天,在工廠、醫院、港口、煤礦等多個領域,ICT技術都正在深入千行百業,使行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周紅表示,面向未來,華為認為數字技術将以超過十年百倍的速度增長,數字化将促進人和社會加速發展。

多條業務線推出新的産品和戰略,“軍團”在煤礦等領域已有産出

“目前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強化創新能力,牢牢抓住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以及人類社會低碳化發展這兩個大機遇。”胡厚崑表示,近幾年來,華為雖然面臨經營上的困難,但在研發上的投入,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加,從過去年收入占比10%,提高到去年的22%。

不過,無論華為未來能否解決這些世界級難題,它現在都迫切需要在主要業務上實作新的增長,來為更長遠的發展打造戰略縱深。本次大會上,華為在固網領域首次提出了F5.5G的産業願景,目标是将帶寬、覆寫和體驗提高10倍以上。華為雲推出的MetaStudio服務,将影視制作的剪輯、模組化、合成等全流程都搬到了雲上,無縫的異地協作可以大幅提升制作效率,讓一部電影的制作周期從幾年縮短到幾個月。

而在終端領域,雖然手機等關鍵消費産品受到較大限制,但華為正在圍繞智慧辦公、運動健康、影音娛樂、智能家居和智慧出行等場景,通過多樣方式來重塑使用者體驗。就在上周,華為消費者業務正式更名為“終端業務”,商用終端等新大陸成為華為将要經略的重點市場。

業務、軍團與天才少年:求生之外,華為思考“明日之後”

胡厚崑在演講中 企業供圖

華為在轉型過程中采取的各種舉動,也引發了行業内外的廣泛關注。其中一個新詞彙,就是“軍團”。3月30日,華為在深圳坂田基地K區舉行了第二批“軍團”組建成立大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出席了大會,為華為十個“軍團”授旗并講話。在第一批五個軍團之後,此次組建的十個軍團分别屬于電力數字化、政務一網通、機場與軌道、互動媒體、運動健康等領域。

胡厚崑解釋道,軍團實際上是一個內建團隊,不光有銷售,還有需求管理、行業解決方案開發、生态合作以及服務等資源,特點是,每個團隊針對一個特定行業,能夠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

“通過這種新的組織運作模式,我們在縱向上縮短管理鍊條,讓産品研發更好地響應客戶需求;橫向幫助我們快速整合資源,識别關鍵業務場景,把華為和夥伴的産品以及能力,整合到一起,形成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胡厚崑表示,最早成立的煤礦軍團,就已經與客戶一起完成了基于鴻蒙開發的煤礦作業系統,由于有了軍團這樣的內建性組織,華為才能夠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也能夠更快地去響應客戶需求。

“煤礦軍團在礦鴻開發過程中,從需求調研到商用釋出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這在過去是無法想像的。”胡厚崑表示,“當然,我們還處在一個初期摸索、積累經驗的階段,希望客戶和夥伴們能夠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支援。”

再次明确不造車不造晶片,要靠系統工程保證主力産品領先

“今年,我們面臨的困難不但沒有減少,外界環境的變化又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困難,比如地緣沖突,全球疫情沒有消散,全球通脹卻先到來了,大宗商品漲價,匯率波動等都是我們今年可能面臨的挑戰。”在演講之後的問答環節,胡厚崑與華為常務董事汪濤一起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業務、軍團與天才少年:求生之外,華為思考“明日之後”

胡厚崑和汪濤接受媒體提問 企業供圖

胡厚崑強調,盡管面臨這些困難,華為也采取了大量措施,讓自己提供産品、解決方案和服務的競争力不下降,而從過去兩年看,客戶總體上還是滿意的。不過,他也指出,華為也将會管理交易品質,對于低品質的交易,華為會放棄。華為的業務雖然變得更加多元,但公司也要求每個業務都要更加聚焦,如果不能實作有品質的發展,一些業務也有可能會被關閉。

而在回答華為在汽車領域布局的問題時,胡厚崑直言,今年華為肯定還有新車釋出,無論是華為智選模式還是Huawei Inside模式,都會有新的産品釋出,但他沒有透露華為與賽力斯合作的AITO品牌是否會有新車釋出。此外,他重申了華為“不造車”的定位:“我們的定位就是智能車部件的供應商,要做的事情就是聚集我們的ICT能力,基于關鍵的解決方案去幫助車企造好車。”

胡厚崑表示,華為接下來會聚焦汽車的幾個關鍵的子系統,分别是智能電動、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和智能車雲。目前,基于鴻蒙座艙與華為合作的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已經達到了300多家。

而在被問到晶片相關問題時,胡厚崑直接了當地回答:華為沒有自建晶片廠,華為相信全球産業分工。汪濤則進一步指出,晶片産業鍊條十分長,涉及的産業鍊條有數十方,任何一家公司,包括華為公司,都不可能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真正要解決晶片問題需要全産業鍊條共同合作,通過全球統一的供應鍊才能解決問題。

不過,汪濤也承認了華為在晶片3D堆疊等領域的研究,并指出這是在2019年就已經申請的專利。他表示,華為的創新手段是立體的,全方位的,是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來進行研發。通過基礎理論和軟硬體的重構,華為有信心在未來幾年保持主力産品的領先。

即便先進制程晶片依然難以獲得,但顯然華為手中的技術和業務工具箱依然有相當的深度。而華為在“面向未來的10個問題和挑戰”等領域的投入,也将讓它在其駛出風暴之後,依然是ICT領域内看得最遠、走得最快的幾個玩家之一。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許諾

編輯 白華兵 校對 付春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