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長安汽車的藍鲸iDD混動系統與EV并駕齊驅,形成完整而又各擅勝場的新能源陣營。低碳環保、動力強勁的混動系統,就是今後十年的汽車市場入場券,長安已經拿在手裡。

作者丨張敏

編輯丨大華

出品丨汽車人傳媒

企業産品戰略就像打牌,即便一手好牌,也不需要一直“大大大”,“關鍵牌”要在關鍵時候出現。

這半年來,長安汽車的産品更新速度明顯加快,很可能是看到了國内汽車産業的競争态勢,已經到達了某個關鍵點。

去年夏天才在重慶車展上釋出的藍鲸iDD混動技術,到今年3月10日,量産的UNI-K iDD就正式傳遞了。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作為“香格裡拉計劃”的一部分,藍鲸動力曾在2019年開啟了長安動力3.0時代,搭載多款長安主銷車型,憑借市場佔有率的迅速擴張,形成了“藍鲸家族”。

藍鲸NE則代表了長安汽車新能源技術布局的技術基礎。各大車企都研發了各自的車型平台,而藍鲸NE号稱國内第一個“動力子產品化平台”,其着眼點在于混動、純電在未來數年發展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去年晚些時候,工信部牽頭寫了一個報告,預測未來十幾年汽車技術的傳統能源消耗降額,其中重要的幾個節點是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将分别達到5.6L、4.8L和4.0L/百公裡油耗。

這隻是預測而非政策本身,但是鑒于工信部的行業主管地位,“預測”本身就預示了政策監管的方向。不出意料的話,這些名額很快就将進入政策指導範疇。

工程理論(材料科學、機電應用)沒有重大飛躍的情況下,内燃機的熱效率、機械效率已經日益接近瓶頸,傳統燃油車很難達到上述目标。如果燃油車以某種形式一直續存(目前純電并不能覆寫所有應用場景),就必然走混動路徑。

而從2020年之後,弱混(48V)和HEV的市場聲浪,有所減弱。原因是使用者發現了使用局限,而PHEV則聲名鵲起,成為混動市場的最強音。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這個時候,長安藍鲸iDD技術正式入場,這個時機如果不是純屬巧合的話,就是拿捏得恰到好處。

1

如何實作“四全域”的豪言

“藍鲸動力”作為長安汽車核心技術品牌,在2016年就已成型,而且率先搭載在CS95(藍鲸2.0T)上。一上手,藍鲸動力就涵蓋了多種動力比對組合。

一台發動機,內建了可變正時氣門、燃油缸内直噴、汽缸蓋內建排氣歧管,雙渦管技術,技術密度非常高,350bar高壓直噴,甚至達到高壓共軌柴油機的水準。

不過,當時藍鲸動力雖然聲稱包括48V弱混和PHEV,但當時長安的PHEV産品還未獲得明顯的市場聲浪。

直到藍鲸油電混合動力驅動技術成熟,長安才奪取了向電氣化進軍的重要關隘。其核心是國内首款P2混動系統。

這個系統簡單說,就是藍鲸混動專用發動機、電驅變速器、電池和智慧控制系統結合在一起。

至此,藍鲸動力品牌擁有了第一個子產品化平台,面向下一個時代的排放和油耗标準,全系相容48V、HEV、PHEV、REEV,可以比對1.0-1.8升所有排量發動機。這種包打天下的設計,凸顯了長安在通用化、自動化和智能化動力的重要成就。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要說PHEV界這兩年卷得飛起,一開始大家部署的都是續航40、50公裡的小電池,後來越來越大。如今續航不到100公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PHEV,後上手的長安UNI-K iDD直接飙到130公裡純電續航,已經比低端EV續航還要強了,要知道UNI-K iDD品質超過兩噸。

不過,這隻能算表面上的能力。實際上,長安在釋出藍鲸NE平台之初,就給出了長安藍鲸iDD混動系統的定位,即全域高效電氣化平台。

全域則是指“全速域、全場域、全溫域、全時域”。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全速域”意味着極緻動力響應,為使用者帶來暢爽駕駛樂趣。

藍鲸iDD動力澎湃,無論在低速起步、高速超車、極速賽道等狀态下,均能保證瞬間的動力爆發,為使用者提供舒享體驗。搭載藍鲸iDD的UNI-K iDD,迸發極緻動力,表現堪稱優異,最高車速輕松突破200km/h。

得益于毫秒級的電機峰值扭矩響應,藍鲸iDD初段加速度迅猛,強大推背感讓駕馭充滿激情。

低速狀态,響應更快、推背更強。純電起步,依托于強大扭矩,以及毫秒級電機峰值扭矩響應,在安靜之中,盡享加速快感。

高速工況,加速暢快、輸出更久。全擋位下HEV混動運作,持續輸出最大扭矩,保證加速超車動力充沛,80-120km/h仍能保持加速度,時刻為駕駛者帶來暢快加速體驗。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全場域”即無論市區通勤,還是郊遊旅行,即使系統處于匮電狀态,UNI-K iDD動力依舊澎湃。

作為兩噸級中大型SUV,UNI-K iDD匮電油耗低至5L/100km(NEDC),純電續航130km,綜合續航1100km。“魚和熊掌可以兼得”,動力與油耗做到了極緻均衡,滿足使用者美好出行願景。

而且,藍鲸iDD不再為充電條件而擔憂。UNI-K iDD支援6.6kW交流快充、直流快充,以及220V家用3種充電功能。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全溫域”是指藍鲸iDD工作範圍出奇的寬泛。UNI-K iDD可适應-35℃至55℃的環境溫度區間,緻力為使用者帶來駕乘性能的安全與穩定。得益于藍鲸iDD出色的電池組管理政策,真正做到了“未雨綢缪”。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全時域”則表示UNI-K iDD為使用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穩定與耐久,實作智能、遠端全動力OTA更新。軟體包支援随車終身智慧更新,持續為使用者帶來智慧動力之趣。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2

成熟的智能化動力平台

藍鲸iDD混動系統作為長安“香格裡拉”戰略中的“雙核”之一地位,不僅因為它擁有這些紙面上的名額,更因為它直接應用的一系列新銳技術,牽引和整合了長安正在國際化的研發力量,後者才是長安的戰略資産。

新技術應用,不過是将“資産”變現,讓所有人看到而已。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藍鲸iDD混動系統,由藍鲸NE1.5T發動機、藍鲸三離合電驅變速器、大容量PHEV電池、智慧控制系統四部分組成。

前三者是圍繞混動目标而專門研發的,無論AGILE靈活高效燃燒系統、米勒循環,還是電驅變速器(傳遞效率高達97%),雖然都足夠驚豔,但它們都依賴第四者,也是最重要的成員——“智慧控制系統”,将它們整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所有潛力,實作長安所稱的藍鲸動力品牌的核心價值——“勁、淨、靜”。

藍鲸“iDD”全稱“intelligent Dual Drive”,即智能油電雙驅,其凸顯的就是“智能”,這也是有别于其他品牌PHEV方案的特點。

智慧控制展現在所有工況下,通過對發動機、電驅變速器、電池的協調,系統一直處于最優區域内(對應五種工作模式)。即便匮電狀态下,節油效果也超過40%。同時,還可實作動力屬性的自定義,讓使用者通過調整動力參數智能組合駕駛風格。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長安的藍鲸iDD混動系統,一拿出來就是成熟技術。長安說該技術從2012年起,研發了近10年,5年前直接相關項目開始建立,但長安一直秘而不宣。

長安的外宣秉性,屬于“悶做大牌”的類型,不喜歡提前大張旗鼓地宣傳,更不喜歡将使用者當“小白鼠”,以不成熟的技術讓首批使用者“衆測”,還美其名曰“疊代”進化。

在推出之前,藍鲸NE動力平台發動機經曆了超過2.5萬小時的台架驗證,搭載整車道路耐久裡程超過140萬公裡。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從客觀标準看,一個優秀的強混動系統,至少需要高效發動機、油電兩用變速器、大電池和專門開發的控制器。

其實這四個部分,都有一級供應商提供成熟方案,主機廠可以買來整合。但長安選擇自己完成全程正向研發,這樣看似慢了半步,但後續産品上,長安可以放心大膽地衍生新技術、落地新産品。如果是買來的技術“盒子”,勢必不敢大刀闊斧地改進。

隻有自己全面掌握研發程序,産品品質和後續産品序列的節奏,才能保證。和先有系統,後填充發動機、變速箱的做法不同,長安選擇從燃油車時代積累技術,探索中小型發動機和兩用變速箱的應用,從子系統技術開始,逐漸建構混動大系統。

在開始階段,很難說哪種種方式更優。但以前無數的事實告訴我們,自己有,才算真的有。供應商的能力,就算毫不打折地提供給主機廠商,後者也不可能100%掌握。

長安藍鲸iDD混動系統是一個平台級的技術,是以也不會隻用于高端車型上。長安可能試圖在10萬元以上的燃油車型上,每一個系列都部署相應的混動産品,進而實作全系混動化,與EV并駕齊驅,形成完整而各擅勝場的新能源陣營。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新能源化、低碳化和“雙積分”,國家政策與行業監管政策一起,構成了對純燃油車越來越大的壓力。

長安汽車已經承諾2025年不再生産和銷售純燃油車,即實作100%電氣化。真正低碳環保、動力強勁的混動系統,就是今後10年的汽車市場入場券。長安如今已經拿在手裡。

【汽車人】深入電氣化,長安藍鲸iDD混動強勢出擊

今年以來的市場态勢,其實比此前業内預測得更快地接近“電氣化”。由于原材料瓶頸壓制,讓EV滲透率在達到20%之後,可能迅速走平,至少增長曲線不再陡峭。這時候擁有第二增長曲線,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長安汽車堅持兩條路走電氣化之路的戰略考慮。

而長安汽車的混動産品陣營,正在呼之欲出,長安汽車的藍鲸iDD混動系統走到今天,不僅改善了目前産品結構,還是長安汽車宣布2025年達到400萬銷量、實作全面電氣化的底氣之一。

【版權聲明】

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